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学佳县县委的安贫乐道

陕西日报 2015-12-07 20:38 大字

王兰

看到一则清风扑面的新闻:到陕西佳县县委办事的人,会惊讶于这里办公条件的“寒碜”:县委各部门坚守在3排57孔窑洞中办公,至今已有41年。

面对疑问,一位在佳县县委工作多年的干部说,“之前几任县委书记都曾有过给县委新盖一栋办公楼的想法,当时中央还没有发布停止新建楼堂馆所的通知,但县委班子斟酌再三,最后还是搁置了盖新楼的动议,决定把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近年来,修路、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农村敬老院、为全县中小学盖起学生食堂和太阳能浴池,新建成22层佳县中学宿办综合楼成为佳县“楼王”……显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佳县县委在给自己盖楼还是为民谋利这道选择题上选择了民生。这样的“安贫乐道”权利观令人感佩。

安贫乐道,就是安于清贫的生活,乐于自己的信仰。

安贫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操守与追求。春秋时期,儒家推崇“安于贫而乐于道”的生活方式;三国时期,诸葛亮留下的千古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汉代马融认为:为官者应“立身惟清,清则无欲,方可廉己治人”;唐代王勃有“君子安贫”之说;方志敏有句名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更是感染教育了无数革命者。回顾我们党的峥嵘岁月,千百万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者,正是凭着这种“安贫”的高尚品德,影响和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践行着党的纲领。

乐道是君子所追求的人生目标。“道”可以理解成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把道视为神圣、超远、为人所仰止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乐此之道,不但精神上得到满足,心灵上得到慰藉,人格上得到升华,行动上得到振奋,还将产生超出常人的毅力。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的“道”,我们的干部就应恪守宗旨意识,恬淡如水,守望好精神家园。

安贫与乐道是相辅相成的。最重要的不是安贫,而是乐道,乐道是安贫的目的。只有乐道才能甘于安贫;唯有安贫也才能成就乐道。人一旦有了精神追求,心中就有了指引,就会看轻物质利益。然而,道与现实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这其间,有诱惑、有清贫。经不住诱惑受不了清贫的,都会迷失方向。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人的欲望犹如烈马,必须有理性的骑手来驾驭”。也正因为如此,在诱惑多多而又手握权力的时候,佳县县委却依然能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这样的“安贫”才显难能可贵,这样的“乐道”更见志向高远。

当下物欲横流、诱惑四伏的社会环境,对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清贫”本色是更为严峻的挑战,“定力”稍差,便极易迷失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中,从而作出权为他所用乃至丧失官德的事来。倡导安贫乐道的人格修养及权力观,不是要我们一味地过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要“心存敬畏如履薄冰,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在新的时代,操守具有时代特征的安贫乐道的权力观,不忘初心,始终固守心中的“道”,不与民争利,权为民所用。尤其是,保持好淡泊名利的心态,维护好公道正派的形象,在新时期,已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乐道”方能“安贫”,“安贫”成就“乐道”。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古代先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来涵养我们“与其浊富,宁比清贫”的心胸,完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唯此,才能忍受寂寞、甘于清贫,才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才可完成我们崇高的事业追求。

新闻推荐

佳县一乡政府协管员吸毒被拘

华商报讯(记者李玲)近日,榆林市榆阳警方抓获一名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经了解后得知这名瘾君子竟然在乡政府上班。据了解,冯某今年27岁,佳县人,当过兵。6月6日,冯某从佳县来到榆林,6月7日...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