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忆中的柴老师

榆林日报 2010-09-30 13:04 大字

张峰

上世纪60年代,柴如玉是我在佳县城关小学上五六年级时的算术老师。他那独特的讲课形象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他不仅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而且使我应用知识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那个年代,老师们上课大部分声音高亢,表情严肃,生怕学生听不懂,满堂灌。柴老师却独具匠心,把启发式、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完美地应用到算术课堂上,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应用题,在他的讲解下变得幽默而动听,浅显而易懂,而且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博学而记忆过人的柴老师,常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特喜欢给学生讲经典而幽默的故事。比如,“走马观花”、“聪明媳妇不说九”和精彩的民间故事。我们在笑声中得到放松,同时还能明白一些道理。

初中毕业后,我就到农村插队落户。从民请老师到代教,再到公派教师。人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我一方面到处借书学习,为自己桶里不断添“水”;一方面我把柴老师的讲课艺术灵活地应用到课堂上,不断锤炼语言、变换表情,力争让学生爱听,易懂、易记。从农村小学、社办中学、再到县办中学,我代过小学语文、算术,初中语文、政治,高中政治。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的讲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同行的肯定。

后来,无论在党政机关写材料,还是在国企为干部作辅导,我一直效仿柴老师的讲课技巧,力争使自己的写作感人,辅导动听,富有吸引力。

新闻推荐

唢呐,奏出陕北人的心声

□本报通讯员白洲生一个陕北人,一生最少与唢呐吹奏打三次交道。一是出生满月,唢呐声声迎来哇哇啼哭的新生命;二是婚嫁迎娶,唢呐声声喜庆新郎新娘喜结良缘;三是死亡埋葬,唢呐声声迎送亡灵走完人生最后一...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记忆中的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