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屈自超遗墨》序

榆林日报 2010-01-17 13:31 大字

□王亦群

屈自超先生作古五十馀年矣。其间,世道沧桑,不啻霄壤,人事更替,自不赘述。于今知先生何许人者,寥然无几,惟不亡者先生之所遗笔墨手迹而已。

余闻屈先生书名甚久,早在上世纪60年代,故友张程鹏好闲侃,每于学暇时常聊及佳县书星首推屈自超,人称“屈八分”云云,盖知先生以擅隶书而名重一时也。今睹王焕立同志送来所收屈先生墨迹若干,始信名实确然。屈先生于书道,可谓功力深厚,底气十足焉哉。即从旧传,以隶书为第一,次及北魏碑体楷书,又次“屈笔柳面”楷书,至于行草书亦具面目,自成一家范式。细审屈先生之书作,惟觉其笔力雄强,气势逼人,截铁断金,独得魏碑“锋利”二字之旨趣。所书尺幅、斗方,或学生描红之仿格,笔笔不虚,字字见力,且墨色浓重,阳刚气盛,自有一种卓然兀立挺拔不群之气概,此乃善用中锋运转之结果。先生之隶书,似本《司晨碑》,杂糅融合《封龙山碑》或《张迁碑》笔意所成,故字形缩横伸竖略呈长方,可谓豪婉同体,独树一帜。先生之楷书,得乎柳体之劲媚,超乎柳体之筋骨,惟在其笔力也,可曰:“屈笔柳面”。先生之行草书,运笔则方圆并用,刚柔相济,率意而为,近乎化境,诚然不凡之手笔。统览先生之书,特色独富,魏体为胜。观其结字趋于方整,字形似邙山诸元墓志,运笔则如龙门多家造像,能于平淡处造奇险,可在古朴中寓巧丽。千古一体,洵足至观,启示来者,垂范后学。

或问曰:先生之书,可有疵乎?余答之有,不但有疵,尚须吹毛。譬魏体之捺画,无论横、侧、斜、曲头皆笔有过位,且于尽处收锋每以翻笔上卷为之,字露尖毫游丝,如此着意造险,收锋失所,此一疵也。又,折画,无论横竖皆有四种,另加撇折两种,多有不精心处。右上横折多用两折笔,未免雷同过甚,失之尖刻。虽可强化力感,然多狞厉之气,少中和之趣。左下竖、撇折处置亦显呆板,不见灵气,此一疵也。从章法、结法、笔法、墨法,试作总体考量,屈先生之书作,劲气弥满有馀,宽绰洒脱不足,且多市井气,而绝少庙堂气。凡作不能雄浑古朴,端庄肃穆,只得霸悍张扬,狞厉奇肆。惟笔力独任,堪匹古人。至于用墨之法,屈先生惯用浓黑,不使浅淡,只求光彩,不计韵味,况常书仿格,字同初学,此又极偏也。上述“两疵一偏”,乃余之陋识浅见,以俟世评。

屈自超先生终生坎坷,寄居乡野村坊,为生计熬煎,卖字糊口,仅粗得温饱,故难究于学,更不可潜心书艺,精进不舍,摄养不已,铸升华,创造力作。况天夺英才,哲人其萎,中道崩殂,不待功垂大成,未就一代方家宗师,此屈先生千古之憾耳!

呜呼,先生之躯,千秋卧草;先生之心,万古空月。今值屈自超先生遗墨付梓即将面世,鄙人斗胆,妄议前辈,以答同好,亟待公论,是为序。

新闻推荐

佳县整治城区市场秩序

本报通讯员暴海雄崔永平报道1月18日,佳县对城区市场秩序进行集中整治。该县在县城粮食局院内设立临时综合市场,将所有临街占道经营的肉食品、蔬菜、瓜果、粉条等全部集中在临时综合市场内经营;由市...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