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云山游记

榆林日报 2010-01-31 13:28 大字

佳县在陕北黄河边的一个山坡上,地势险要,远观犹如一座山寨。四周的城墙还基本保存,由下往上望去,又如一座城堡。这城堡里唯一的一条街道,依然铺着石板,两旁的房屋,新旧参差不齐,偶而还有一两间窑洞,看起来很不协调。其实,佳县四周都是悬崖,因为它是建在一座山顶上的,而且又只有长长的一条街。现在,原来的城门洞早就没有用了,新开的路口是拆开城墙后修的,这新路口也是县城最热闹的中心地带,长途汽车站也在这里。佳县依然是个贫困县,碧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鲜红的太阳,把大地烤得焦黄,这就是红、黄、蓝基本色构成的一幅贫困图。

第一次去佳县白云山是1984年夏天,当时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包一辆客车集体去旅游。前一天晚上,我身体感觉不适,但还是抵挡不住白云山的诱惑。到过之后,觉得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如果把宗教比喻成母亲的儿子,那道教才是亲生的,佛教算是从小抱来的,还有已成人了的洋教,他们在共同吸收着母亲的乳汁,同时也在为母亲贡献着文明。佳县黄河边上,这亲生的、过继的,都汇齐了。

这次来到白云山,是第五次了。说也奇怪,黄土高坡一片黄,唯独这白云山上生机不断,大约神仙居住的地方都是这样。

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普渡众生,被百姓尊为玉凤真人。白云观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开始修建的。后几经扩建与修葺,占地8.1万平方米,观中建有以道教为主,兼有佛、儒教庙宇54座,各类古建筑99处,并存有雕塑、壁画、书法、音乐等丰富的文化精萃。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颁施圣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从此白云山名声大震,后当地大兴土木,经历代续建补葺,建成了以道教为主兼有儒、释庙宇各类建筑100余处、占地200余亩的宏大宫观,白云山是西北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从白云山底到山顶的道观,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台阶,有些泰山十八盘的气势,爬起来挺累人,可是游客和香客络绎不绝。也许神居山顶,为的就是看众生的这份虔诚。随后,我们来到真武祖师大殿,大家求神拜佛……

白云山风光迷人,且早已闻名遐迩,成为秦、晋、蒙、宁、甘等地旅游观光的热点风景名胜区。鳞次栉比的庙群布局,古朴典雅的建筑工艺,精湛的雕塑、冶炼、绘画艺术,合成丰富珍贵的艺术宝库,引来无数乡间诚客、学者名流。庙里供奉的神仙也包罗万象,东岳大帝、送子娘娘、千手观音、魁星、财神、土地等等。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白云观的对联,正门的对联写道:“白云千载正演绎三界神社灵威浩浩荡荡有余韵,黄河九曲似解读万古道法玄机洋洋洒洒无尽头”。另有一副写着:“求本命求天命命在自求,行小运行大运运终己行”。仔细琢磨这里的哲理内涵,不禁佩服写者的匠心独运。

白云山满山的庙,满山的“神”,其中以道教系列神为主,儒、释、道三教交汇,既供华夏大地皆供的传统神,也供地方形成的民间神,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山,这在全国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

□田砚林

新闻推荐

西大暑期实践服务团佳县支教调研

本报通讯员李宗琦摄影报道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筑梦佳园”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近日进驻佳县通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及调研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筑梦佳园”...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白云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