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 感受生活
本报历时4个多月的“黄河沿岸看发展”“走进白于山区”“今日长城行”三大系列采访活动,在社会上颇有口碑。呼东荣、高鹏被评为优秀编辑,薛春生、李狮、葛蕃、马龙、王丹、刘晓丽被评为优秀记者。本刊二、三版发表他们8人所写的采编感悟文章,以飨读者。
本社今年组织的“黄河沿岸看发展”“走进白于山区”“今日长城行”三大系列采访活动,对年轻记者是个锻炼,其实对我这样一个从事了20年新闻事业的“老兵”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锻炼?作为这三大系列采访活动的编辑之一,我也受益良多。
久坐办公室编辑稿件,渐渐变得“理性”有余而热情不足。由于“近水楼台”的缘故,我常常首先看到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路边桥畔、家庭院落采访的一篇篇“水灵灵”且又带着泥土香的新闻稿件,有农民收获的喜悦,上学难的困惑;有多彩的人文景观,有感人的生活故事……自己先倒高兴起来,同时又恨自己未能随行采访,少了耳闻目睹、切身感受。来自一线的新闻就是精彩,相信读者也会有同感。
如10月30日本报一版发的《秋到柏树渠》。记者通过见闻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秋天到了,记者乘车行驶在横山山区农村乡间路上,下了一道坡,又爬一道梁,拐十几个弯,就上到了峁上。一片金灿灿的谷子印入眼帘,谷穗随风翻腾,一浪接着一浪,煞是好看;谷子之间窸窸窣窣的摩擦声,好像在交流如何增收的经验。一位阿姨正在地里弯腰收割,那熟练的手法,匀称的脚步……仿佛是踏着浪花独舞。”文尾“我们一起一边吃,一边开心地笑着,这笑声越过山沟,跃上山峁,飞向远方。”一句,给人以言犹尽而意无穷之感。
如《长城脚下访农家》一文,说的是记者在长城沿线采访途中路过横山县塔湾镇芦沟村,不经意间来到村民许建忠家看到的风景如画的“黄土小院”,这里“一棵大苹果树下,2只小猪娃和20多只白绒山羊在各自的圈中悠闲地溜达着,五六只大红公鸡在树下的草里觅食,不远处玉米已经黄灿灿地可以收获了,几棵小苹果树、梨树、枣树、葡萄树上,结满了红、黄、绿、紫各色果实,好像等着人来摘似的,一只大白狗看到有人来便使劲地叫着。”这里“只见不远处成片的苜蓿地里一个人背着大捆苜蓿走来,果然他就是小院的主人。”这里“‘快、快,摘果子去,你们想吃什么就摘什么。\’老许虽然在割猪草的时候闪了腰,可还是跑前跑后地给大家摘果子吃。”一个纯朴厚道的庄户人形象跃然纸上,细致感人,真实可信。文章还配着一张绿山环绕着的院落里干净整洁而又鸡羊成群的照片,好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浓墨山水画。
还有如《大山深处的移民新村》《黄河岸边织女星》以及老艄公、致富能手、养羊大户等方面的报道,都反映了五彩缤纷的生活,以及记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生活,只有深入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才能挖掘到新闻的宝藏。让我们继续在生活的海洋里漫游吧!
呼东荣
新闻推荐
编者按:榆林从何而来?民间和志书都有不尽相同的说法,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着漫长争论。陈智亮老人写下《“榆林三迁”初考》一文。文中写道: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陕西榆林府同知谭吉璁,重修明万历三十五...
横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横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