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府州折氏在保卫西北边境、各民族生业和维护国家统一有卓著勋劳。府州折氏族源系鲜卑族,并被多方论证确认,然今时一些专题文章依然认定折氏是从青藏高原迁来的党项羌族。本

榆林日报 2017-06-17 08:51 大字

杨国威

在本世纪前,多数史学家、历史教授、文史爱好者,大都依据宋代邓名世撰写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和《新五代史·党项附录》等史籍,认为府州折氏族源就是党项羌。2009年,折氏后裔折旺礼先生,依据在山西临汾发现的清乾隆二十八年,由山西阳曲县南沟村贡生折遇芳纂写的《折氏简谱》考证并撰文,使折氏族源这一千古谜团大白于世,并澄清了折氏一些鲜为人知的族源真相和家族变迁。折氏后裔于2012年发起成立了府谷折氏文化研究会,开始搜集、整理出了不少颇有影响力的相关资料。研究会在2015年又邀请了国内一些著名的历史专家、教授和部分文史爱好者参加了折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同时也对折嗣伦的碑文进行了认真考证,对折氏的族源鲜卑族进行了确认。

1、折氏族源真相

折氏族源毫无疑问是鲜卑族。

鲜卑是古老的一个族名,为东胡族的一支。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他们居住在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秦汉时游牧于今呼伦贝尔和东北松花江、嫩江一带,过着氏族社会生活。初附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居住在鲜卑山的一支东胡人以山名改称为鲜卑,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均在今辽宁省)一带进入匈奴故地,并余众势力渐强。未迁走的匈奴人为生活方便,开始也称为鲜卑人。

东汉桓帝时,鲜卑首领檀石槐在今张家口建庭立制(建立典章制度),输入汉人铁器和工具,促进了鲜卑的社会发展,并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个部落,各置大人(部落首领)率领。

三国时占据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五原(今内蒙古包头一带)。时部落有慕容、乞伏、秃发、拓跋、宇文等部较强大。

公元258年,鲜卑拓跋部建立了部落联盟,授折掘为“代北鲜卑折掘部”,因以折掘为姓。

两晋时,鲜卑族拓跋部从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南迁,定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建兴三年(315),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建立代国,境域有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乘机复国,改称魏,因前三国时有曹魏,故史称北魏。

公元471年,拓跋宏为北魏孝文帝,其即位时只有5岁,由很有作为的孝文皇帝祖父的皇后冯太后临朝称制(替君主管理国家、处理政务),冯太后极力主张参照南朝汉人的典章、制度、朝仪,来改革、完善、巩固其统治。

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推行改革。十八年迁都洛阳后,开始改革鲜卑人的服装、风俗、语言,并奖励与汉人通婚,改鲜卑姓氏为汉姓。于是这位皇帝率先改拓跋姓为“元旦”的“元”字为姓,其意是“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这样,孝文皇帝“拓跋宏”的名字就改叫成了“元宏”(除皇族外其余拓跋氏则改为拓姓)。此时折掘氏为顺应时势,表示赞同和支持,遂改“折掘”姓为“折”姓,并开始汉化。

2、迁来府谷原因

孝文帝死后,499年,他的儿子宣武帝(元恪)继位。由于其生活腐化,嬉戏无度,不亲视朝,特别是不加管束地放纵贵族、地主、寺院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引发了各族人民的大起义。经10多年的动乱后,533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被迫逃到关中,投靠其将领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了孝武帝,扶文帝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魏。领有今洛阳以西的原北魏领土及益州、襄阳等地。

恭帝三年(557),西魏为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的北周政权所取代。“宇文”源出于匈奴,为南匈奴远属,后加入鲜卑联盟,逐渐鲜卑化,遂称鲜卑宇文氏。公元561年,宇文邕接位,是为武帝。周武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加强、巩固其政权,在位时改革了北魏遗留下的许多弊端,如整顿吏治、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地主等。特别是取缔了享有特权、奴化人民的颓风恶俗的佛道二教,不仅烧毁了寺院内的大量佛像、佛经,还强制三百多万僧尼还俗,没收了寺院占有的大量田地等。此时折氏不仅仍为北周的鲜卑贵族,并占有大量田地和侍养着大批奴婢,而且其族人又多为佛门弟子,每年耗费着大量民脂民膏,因而极力反对改革,直接面对皇帝进行谏诤,以企阻止新政的实施。故周武帝对其的打击和惩罚最大,以此杀一儆百,警诫反对者。不但迫使折氏僧尼还俗、释放奴婢、没收其田地,并责令折氏举族从富饶的云中郡阴山一带迁徙至亦属云中郡的银城县(今神木县境内)东北角长城内贫瘠的蕃汉杂居的府谷。

遭到贬斥后,时为折氏族长,并精通星相、占星、相宅基等方术的折华,先期在府谷察勘了地形、地脉,确定了居住地和坟墓地后,举族于北周建德五年(576)迁来府谷。定居后,作为族长的折华,即着手整顿、治理族群、族规,从严管教子弟,克勤克俭,整肃家风、家训,在当地渐渐赢得了声望,树起一帜,逐步成为当地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的权力土豪。

唐末朝廷的统治已虚弱不堪,各地一些刺史、节度使纷纷称雄。折华之孙折嗣伦在这种混乱局面中正感势单力薄时,被晋王李克用收录帐下,“凡力所不能制者,悉命统之。”于是折嗣伦乘机扩大地盘,加强政权建设,奖励耕牧,团结部族,因此蕃汉人民都很支持他,使他牢牢掌握了麟、府二州的统治大权,开创了占有这一地区的基业。随着时间的演变,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折氏又先后依附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确立了臣服关系,接受了册封和爵禄的世代传袭,成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3、两块碑文考释

折氏的族源问题,在《刺史折嗣伦碑》和《折克行神道碑》记中即有记述这一族史的文字记载。

在《刺史折嗣伦碑》文中,有这样几句含义深邃的字句:“……祖讳华,云中人也,永西伯之苗裔,大魏之后,宇文之别绪,……魏孝文帝二十七代之孙也……”

这段中“祖讳华”,“华”即指折华。“云中人也”,“云中”,秦代所置,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的云中。也就是说,云中是折氏的世居地方。而青藏高原是没有云中这个地名的,所以这与党项羌族的原驻地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再一句是“永西伯之苗裔”,“永”是永久、久远的意思。“西伯之苗裔”,却有学者认为“西伯”是指商末的周文王姬昌,按此说法,折氏便成了姬昌的后代了。但《辞海》的注释是:“西伯,即锡伯族。史称席伯、西伯、席北。是古拓跋鲜卑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和东北松花江、嫩江一带。”而现在居住在新疆伊犁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则是清乾隆年间,被清廷从东北征调属于八旗的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3000余人,前往新疆伊犁河南岸驻防(防漠西的蒙古族,特别是防准噶尔部族叛乱),统称锡伯营的后代。这就说明折氏即是史上称为“西伯”或“席伯”的古拓跋鲜卑后裔,而非周文王姬昌的后代。而“苗裔”,据南宋哲学家朱熹注:“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依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为远末子孙之称。”

“大魏之后”一句,“大魏”应该是对北魏的解读。北魏是拓跋部建立的,而折氏则是拓跋部分出的一支有着血缘关系的折掘部落,所以把折氏称为“大魏之后”也就无可非议了。

“宇文之别绪”,“宇文”源出匈奴,为南单于远属,后加入鲜卑联盟,逐渐鲜卑化,遂称“鲜卑宇文氏”。这样,折氏和宇文虽均为鲜卑族,但并没有相近的“胞族”(兄弟)或“氏族”血缘关系。所以才有“别绪”一说。“别”即是不同之处,或另外的意思;“绪”为头绪,即事情的条理或线索。

至于“魏孝文帝二十七代之孙也”,这句就无需多加解释了。因为清楚了前文折氏是从拓跋部分出的、有着血缘关系的一支族群,自然也就理解了按辈数计算,折嗣伦就是孝文皇帝远房的二十七代之孙了。

再就是《折克行神道碑》记载着:“公字遵道,出河西折掘姓。五世祖从阮唐末为府州刺史……”这里的“河西”,就是指山西与陕西的黄河南段之西。今对岸保德称府谷为河西,因而此处所说的“河西”,应是专指府谷。

“折掘”姓。前文已交代折氏原为“代北鲜卑折掘部”,因以“折掘”为姓。后又随时势、顺潮流,将“折掘”改为“折姓”,这是合情合理的,不应有任何疑虑和怀疑。

从上述折氏的族源和两块碑记中,我们既然清楚了它的族史渊源和碑文的含义,就应予以认定,不应再有任何没有根据的疑虑和臆测。

4、党项羌的误解

为什么国内一些文史学者和部分历史教授及个别读者,直至今日仍然会认为折氏的族源是党项羌?这主要是在宋代以前,折氏虽然已活动在历史舞台上,但在五代时期,折氏还没有能够决定历史命运的显著人物,况且在不断改换门庭中,只是一些短命朝廷的守边将领,又没有什么特殊贡献,所以未能引起历代史官的注意,从而被忽略。直到宋代邓名世撰写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中,才记载了折氏的族源:“羌族有河西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族,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节度使……”又,宋欧阳修撰写的《新五代史·党项附录》一书称:“……其大姓有细封氏、费听氏、折氏、野利氏、拓跋氏为最强……”

依据以上这两种宋代史籍,致使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教授及专题研究折氏家族的人员,对折氏的族源产生了不少误解和歧义。

宋代为什么会对折氏族源有如此差异的记载,笔者根据折氏碑文的探析,归纳了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供读者考证。

一是:十六国期间,吐蕃征服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势力渐渐北上,迫使四川、甘南、青海一带大批党项羌及其他少数民族纷纷迁徙到内地的宁夏,及陕北的夏(今靖边县)、麟(今神木县)、府(今府谷县)、晋宁(今佳县)等州一带散居。当时羌族诸部虽迁来的人多,但“部无君长,不相统一”,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团结群体,而是各自以家为单位,过着独立自主的、分散的生活。折氏迁来府谷时间虽然较羌族晚,但当时府谷地域为北周所置的银城县境,凭折氏与北周宇文氏同为鲜卑一族,是居住在府谷羌族的统治阶级,又以其族群观念,在与各族杂居中是一个人多势众强大的团结族群体。其后太山公者(折嗣伦),又是麟州军政大员,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望,为生活方便,人们便“争相依附”,依折氏为靠山。而折氏在和党项羌群众共同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变,在生活、习俗等方面也逐渐与党项羌融洽在一起。特别是折氏在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就迁来府谷,到北宋建国时已是960年,这时折氏已与党项羌族一起生活、居住已300多年,因此宋代的史学家认为折氏就是党项羌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古代除汉族外,对邻邦异族统称“蕃族”。“蕃”同“番”。折氏在融入当地党项羌的生活后,在地方上逐渐集结成了以折氏为主体的一股新兴势力。晚唐时期,折嗣伦为麟州刺史,虽然“人争依附”,但在风雨飘摇、时局混乱的局面中,仍感势单力薄,孤掌难鸣。这时恰遇晋王李克用为扩充势力收折嗣伦入帐下,经五代十国动乱,折氏以其剽悍善战、吃苦耐劳的战斗功绩,统领了麟、府州的番兵大权。而北宋称麟、府州少数民族聚居地为番地,其兵为番兵。宋时番为羌的别称(见《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这样,宋代一些史籍称折氏为党项羌族也就顺理成章了。

新闻推荐

榆林市着力构建以市县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园区服务平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报记者宋炜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以市县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园区服务平台为两翼的...

府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府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