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林明长城概述

榆林日报 2009-12-04 13:38 大字

府谷县清水乡长城遗址

横山镇马家梁长城遗址

榆阳区麻黄梁镇长城遗址

长城沿线是榆林市多民族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地区,是蕴藏各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地区,是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最迅猛的区域。本报今日长城采访组历时4个月遍访榆林市长城沿线的乡镇、村庄,在长城遗址寻访古迹往事,领略了长城的雄伟壮丽,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象征的内涵。

榆林自古是边关要地,是我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地区之一,榆林境内长城遗址有战国、秦、隋和明长城,其中保留下来的明长城遗址最长,也最为壮观。榆林市境内的明长城是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明成化十年,即公元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率4万军士,在原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筑起了东起府谷黄甫川,西至定边盐场堡的延绥镇长城,也称榆林镇长城。榆林镜内的明长城全长880多公里,横穿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六县区,有40个城堡,93个墩台,890个崖寨。

榆林境内明长城修筑时“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挑堑”,有的夯土为墙,有的外砌砖石,用料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的筑于连绵起伏的黄土山梁,有的筑于平坦的沙漠草地,景观多样,独具特色。

榆林明长城有两条:一条为“大边”长城,另一条是“二边”长城,亦称“铲削二边”,与“大边”并行,在“大边”南边,比“大边”早一年修筑,由于“二边”长城修筑粗糙,一年后便停止修筑,现在基本都已毁圮。现在遗留下的明长城遗址基本都是“大边”长城。

榆林境内的战国长城、秦长城、隋长城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只留下少量遗迹。距今500多年的明长城,地处险隘偏远之地,沿线人烟稀少,长城遗址保留较好。部分地段尚可领略到长城雄伟壮观的景象。不过,绝大多数长城的外包砖石被人剥走,夯土墙风雨侵蚀严重,加上修路穿越长城等人为破坏,加强管理保护迫在眉睫。

虽然经历了长久的岁月和人为破坏损毁,但长城仍然是我国古代最巨大壮观的工程。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因险制塞,呈现着千姿百态、无一类同的奇丽景观,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建筑上的艺术才思。长城内外各族人民长期的碰撞交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长城作为我们中华伟大文明古国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文/本报记者李狮

靖边龙洲乡长城遗址

本版摄影/张晋国

横山赵石畔镇长城遗址

横山三道沟镇长城遗址

定边安边镇长城遗址

新闻推荐

丢失钱包被送回举手之劳暖人心

丢失钱包被送回举手之劳暖人心本报记者王婷报道12月1日,府谷县新民镇派出所郝茂荣找回了自己三天前丢失的钱包。钱包内的重要证件和卡一个都不少地被送回来,这让他很感动,“一个小钱包温暖了我的心...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榆林明长城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