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党建模式 打造坚强“堡垒”

榆林日报 2009-11-28 13:39 大字

新民镇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魏丽娟

2007年以来,府谷县新民镇镇域生产总值连续3年以年均90.7%的速度增长,增速居全市、全省第一,成为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建设的“桥头堡”。同时,该镇还建起另外一座“堡垒”,那就是依托党建促经济发展。

该镇创新性地开展以“三培、四创、五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活动,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创建五好党支部、党建示范村、党建示范基地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开展党员学习管理、制度建设、扶贫帮困等五项活动,深化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先进镇这个载体,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该镇被授予“党建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百姓眼中称心的主任

“换仁一向都是自己上门给我们这些老人办理手续,坐在炕上就能享受待遇。”在沙梁村,从86岁高龄的宇文方狮老人口中,记者认识这样一位“三培养”出来的干部。提起村主任孙换仁,老人竖起大拇指。

沙梁村是纯农业村,农民致富能力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2008年2月,该村致富能手且拥有高利润砖厂和楼板厂的孙换仁当选村主任。上任伊始,孙换仁先修通了从府店公路至新民中学和沙梁村小学长1.3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带动70多户村民从事房屋租赁,使他们年收入增加了1500元。他还引资给全村通了自来水。“我能致富就是靠党和政府的关怀,现在当了村主任,特别是今年7月还被培养成为党员,就更要为当地的百姓做好服务。”

“‘三培养\’活动开展后,我们从基层挖掘致富能手,培育新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温掌艾带民致富,党员杨永忠出资45万多元为寨峁村修路,这些党员既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又真正地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据了解,今年该镇共发展新党员45名,培养党员村干部15名,培养党员致富能手28名。

企业“龙头”还需党建“车头”拉

新民镇党建工作要领是点上突破、面上提高、创新亮点、整体推进,而“四创建”就是其工作中的重点。但是,创建示范点能达到为经济服务的效果吗?

在该镇新尧兰炭生产综合利用工业集中区,“龙头”企业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石治宽评价说,新尧矿区联合党支部经常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联合支部更是组织学习,发动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次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争创“党员先锋岗”“示范岗”“示范区”以及技术攻关、技能竞赛等活动,为企业应对危机、加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尧兰炭生产综合利用工业集中区早在1997年便成立企业联合支部,随着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今年,该镇又创建新尧矿区联合党支部示范点,所辖9个煤矿和2个集中区,共有党员57名。

自2008年底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新民镇党委作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建引领、应对危机、走出低谷、共克时艰”活动的决定。新尧村村支书兼矿区联合支部支书高在仁说,作为新民镇重点发展的2个集中区所在地,矿区联合支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增进企业主和员工的联系沟通,协调处理好单位、职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心员工生产生活,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基层党组织,联合支部积极主动向上级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遇到的矛盾问题,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政府干预、政企共度难关、共担风险的互动运作机制。实施限价保供,增加原煤产量,减负降价贴息,循环运作等机制,帮助企业走出低谷。同时深入推进“村企共建”和政企“统筹共建”活动,加强政府干预,加强企业与农村、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优化企业生产要素,借助外部力量,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添后劲。

“人们说,我们是龙头企业,不过这‘龙头\’还需党建‘车头\’拉才能持续发展啊!”石治宽对“车头”作用十分肯定。

据悉,目前“四创建”活动中,该镇“五好”“五型”党支部达85%,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共创建温庄、陈庄、新民、芦草畔4个党建示范村和新尧矿区联合支部党建示范服务基地;创建新尧、龙王庙、丈八崖、高山四4个矿区联合党支部党建示范点。

“五活动”装扮“西大门”新景象

有人说:“党建工作就是开开会”,而在新民镇孙家墕村村民孙占平的眼中却完全不同:“我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正是在村支书孙荣彪、镇党委书记王乃彪这些党员的关怀下,我才能活到现在。”

2004年得知孙占平得病的消息后,刚担任村支书的孙荣彪便给予他特别的关注,不仅自己时常捐赠钱物,还帮助孙占平与民营企业家孙彦彪“结对帮扶”。从2004年开始,孙彦彪多次救助孙占平,资金为3000元至1万多元不等。去年,镇党委书记王乃彪看望孙占平,并与之“结对”,落实1万元的资金用于治病。今年该镇又拿出2万元予以补助。“除了大病补贴,村上和镇上都给我不少补助,拿着这些钱,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他们。”孙占平说。

孙占平只是“五活动”开展以来的受益者之一。通过“双百帮扶”工程、扶贫助困等形式,该镇共确定贫困病残户71户,由全镇26名副科以上领导、15个机关单位结对帮扶,43个企业重点扶助,落实帮扶资金110万元,发放救济资金11.4964万元,党员为群众办实事586件。还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包扶贫困户活动,全镇共落实包扶贫困户246户。

扶贫帮困只是该镇“五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五项党建专题活动旨在加强农村党组织思想阵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该镇通过建立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狠抓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举办培训班、上党课、建立中心学习组、举行集体学习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党员管理方面,为各村印制并发放统一格式的《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和《党建明白卡》,实行“三卡合一”“一人一卡”,做到党员底子清、党建知识明。今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也全面完成,目前投入100余万元,新建新民等12个村标准化、规范化的两委会活动阵地,维修龙王庙等5个活动阵地。现今,该镇一类支部占30%,有12个农村支部被市、县、镇命名为“党建示范村”,杨茂成、温掌艾、孙荣彪、李伟虎等村干部被市上命名为先进文化传播户、“双带户”和科技示范户。

该镇还全面实施“双百”帮扶工程,推行“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四助”联动机制,落实“双百”帮扶意向资金500万元,建设项目19 个。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新民镇党建工作的总思路。今年,新民镇党委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培育、新农村建设、重点镇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项目带动,狠抓骨干项目建设。目前,全镇共落实重点工程项目40个,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抓,任务已完成95%。安全饮水工程全面铺开,3个兰炭综合利用工业集中区基础工程建设热火朝天,部分项目已投入生产,煤炭资源整合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重点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道路建设进展良好,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即将竣工,机关面貌大有改观,农村社会面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孙家墕村村支书孙荣彪与村民商讨村两委办公场所建设事宜。魏丽娟摄

新闻推荐

榆林明长城概述

府谷县清水乡长城遗址横山镇马家梁长城遗址榆阳区麻黄梁镇长城遗址长城沿线是榆林市多民族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地区,是蕴藏各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地区,是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最迅猛的区域。本报今...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