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退休老人的书写人生

榆林日报 2017-12-27 09:43 大字

程继宏正在抄写《红楼梦》

文图/本报通讯员杜倩

核心提示

第一次见到程继宏时,伏案疾书的他精神矍铄,让笔者怎么也想不到他已经是71岁高龄的老人……

程继宏是定边县一位退休老干部,曾在该县统计战线上工作了20年,从2003年离岗到现在,程老已赋闲在家十余载。

走进程继宏老人的家,一眼就看到客厅东墙上悬挂的“书香之家”牌匾,这是2013年定边县委宣传部和书香办联合颁发给程老的。

程继宏从小生长于书香之家。程老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有一间房子,堆满了各种书籍,但那时太小,不懂得珍惜,等懂事一些的时候,好多书已被遗失或损毁了。”程老不由得露出惋惜的表情。随即,程老从书架上取下一个包裹,打开展示给笔者看。原来这是程老曾祖父母的一些遗物,小到印章、毛笔,大到衣物、书籍,程老都仔细地包裹保存着。程继宏的曾祖父程振翰,为肤施县(今延安市)人,清末秀才,1916年迁居定边并创立了安边高等小学,任校长,亲授国文、史地、社会等课程。1922年起,又兼任安边工业职业学校、贫民夜校、女子学校、贫民教养所教员。程振翰在安边任教三十余载,一生兴学育才,由于师徒相传,树人数代,可谓桃李芬芳,《榆林市教育志》称其为“近代三边教育家”。同时,程振翰饱读诗书,颇有才学,一生著作丰厚。在程老有限的记忆里,曾祖父是一个淡泊名利、愤世嫉俗、乐善济众,备受乡民敬仰的人。怀着对曾祖父的敬仰,程继宏从2006年开始,花了10年时间整理出版了《程振翰诗文墨迹选》和《程振翰书金刚经上下卷》。据了解,现在这两本书在陕西省各县图书馆均有珍藏。

在程老的书房里,笔者还见到程老的日记。扉页上写着“从今日起恢复写日记的好习惯,帮助记忆——2008年11月”,想来那不正是程老正式退休的那一年嘛!日记里还写着程老每天的时间安排:有阅读健康指南、学一首歌曲、背诵一条温馨的短信、练毛笔字等,总共罗列了9条。说到练毛笔字,程老还拿出他在老年大学学习毛笔字时的一些习作。提到老师表扬他学习毛笔字进步特别快时,他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般。

凭着对书法和古典名著的热爱,从2015年开始,程继宏有了手抄《红楼梦》的想法。其实这也是笔者最初接触程老的原因。《红楼梦》全书共3卷120回,计100多万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这一抄就是两年,光厚厚的笔记本就抄了8本。程老说:“现在再有8回就抄完了,我想赶紧抄完,有精力的话我想把中国四大名著里的诗歌整理出来,还想再手抄《三国演义》。”

“你看,我退休十来年就干了这两件事。”说完,程老便爽朗地笑了起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诗:“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是啊,谁人会不老,谁又不怕老。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但晚霞还可照得满天通红、灿烂无比呢!在程老身上,那种暮年之际依然认真对待生活,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新闻推荐

文艺队进村宣讲十九大

近日,定边县砖井镇创新思路,发动全镇文艺爱好者,创作推出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暨***政策宣传”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文艺宣传队通过小品、快板、秧歌、舞蹈等形式多样、群众喜爱、接地气的宣传方式...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