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区孩子撑起希望的蓝天 记博白县沙河镇山桥村小学校长
李能和学生在一起。
在博白县沙河镇山桥村小学,有一位教师,为了孩子走出大山,放飞梦想,他放弃留在城区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的学校任教,用自己的汗水和爱心呵护山里的孩子,改变昔日落后的山区学校。他就是山桥村小学校长、博白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玉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李能。
扎根山区任教,只为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李能出生在博白县沙河镇山桥村一个农村家庭,自幼家境贫穷,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4岁时,父亲不幸离开人世,兄弟姐妹5个全靠瘦弱的母亲拉扯长大。
李能从小勤奋读书,成绩一直很优秀,他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三餐能吃饱,兄弟姐妹有书读。小小年纪,李能就努力干活为家庭分忧,但无论怎么苦怎么累,都没有放弃学业。1999年大学毕业后,看到家乡缺少教师,李能就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于是放弃留在玉林城区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沙河镇一中当一名普通教师。面对艰苦的山区生活环境,他没有半点抱怨,一心一意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只为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
在沙河镇一中,李能从班主任做起,他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大。但他并不满足,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节衣缩食继续进修深造。凭着出色的表现和独创性的教学能力,2016年12月,李能被提拔为该镇山桥村小学校长。
李能一度有机会调到其他条件较好的单位,但为了农村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他放弃离开大山的机会,继续留在学校拿起教鞭和粉笔……李能的决定自然遭到亲人的反对,也招来风言风语,但他并不在乎。他说:“我对这里的孩子很有感情,每当看到他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和天真可爱的笑脸,我就想让他们通过学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舍不得离开他们,更舍不得离开教师这个岗位,能为山区孩子做点事,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做教育筑梦人
这些年来,山桥村小学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其中有李能校长的一份功劳。
李能刚任山桥村小学校长时,学校校园环境差,校门没有完善,运动场不达标,校道没有绿化也没有硬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为了尽快改变学校落后的面貌,李能到全村各自然村发动群众和当地经济能人捐款,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先后建设好学生食堂、舞台、凉亭、篮球场、文化长廊、校道和跑道,种下各种花草树木。如今山桥村小学是花园式的校园,教学楼别具风格,在绿植和鲜花的点缀下,平添了一份勃勃生机。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校打造“孝”“善”结合的特色校园主题文化,通过图文并茂展示“孝善”的经典故事、名人名言,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孝”与“善”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励志他们奋发读书。
李能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以“爱”为导航,教育学生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人,同时把文明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家庭和社会感受到学生的文明,体验到学校的教育成果。
帮助困难学生,用心托起孩子的求学梦想
从教22年,李能不管在哪个学校工作,背后一直都有家人的默默支持。李能的妻子也是教师,十分理解知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李能担任校长后,工作更忙了,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妻子就主动承担更多照顾家庭的责任,孝顺长辈,照顾孩子,让李能能够安心工作。
山桥村小学地处大山脚下,当地村民居住在山区,许多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为了这些留守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李能想方设法做他们的“知心老师”。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经常面对面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学生档案,精准帮助每一位学生。
该校有一名学生李某,学习优秀。然而,不幸的是,李某父亲患了严重的精神疾病,苦苦挣扎几年后还是离开了人世。随后,不堪重负的母亲也远嫁他乡。年幼的李某缺乏亲人的关怀与照顾,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李能知道后,主动上门找到他,亲切地和他谈心,帮助他解决生活难题。没有伙食费,李能给他;没有资料费,李能帮他垫付;购买学习用品,李能帮他付钱……李能这样的爱心行动一直延续到李某小学毕业。而从教这么多年来,李能已经不记得做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他说:“关爱和帮助学生是我最大的快乐,不论付出多少,我都愿意……”
李能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从教22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获得玉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和粉团备馅料包成团蒸、煮、煎,看完了“落水狗”的花式吃法,小伙伴是不是都流口水了?为了不让大家的口水白流,可乐姐姐特意向...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