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刘怡玲:“金融女”返乡承包荒山种果树
刘怡玲在果园
一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女孩,放着城市白领不做,回乡承包山地种植果树……
做出这一“惊人”举动的女孩叫刘怡玲,80后,是博白县东平镇富山村人。2014年,她放弃了在南宁的一份财务管理工作。当时公司为了留住她,给她开出了20万元年薪的待遇,但她却不为所动,毅然选择自己开餐馆创业。
一年后,她回到老家博白,承包荒山种起了果树。如今,她的果园面积达300多公顷,年产柑橘100多万公斤,产值800多万元。目前,她还成立了水果种植合作社,吸纳大量贫困户入股,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放弃20万年薪,选择自己创业
2007年,刘怡玲从广西财经学院毕业后,进入南宁一家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由于她专业知识过硬,人又勤恳,很快就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获得公司高层的赏识和信任。她在这个岗位如鱼得水,一干就是6年。就在父母以为她会在工作稳定、待遇不错的岗位上好好发展时,她竟来了个“华丽转身”,要自己创业。
“那时公司上市,我因此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股金。”刘怡玲说,获得这笔钱后,她才发觉自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开始动了创业的念头。但当她提出辞职时,公司不肯放人。为了留住她,公司领导给她开出了20万元年薪的待遇,但她却丝毫没有动心。
当被问及当初为何坚决地拒绝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时,刘怡玲笑着说,“因为我爱折腾。”辞职后,她很快就在南宁开了一家餐馆。“只要你喜欢干,我们支持你。”父母了解她的性格,对她的选择无条件支持。可惜,她在餐饮业领域没有任何经验,不足一年,她的餐馆就倒闭了,投进去的钱亏得一干二净。
“当时很沮丧,没想到人生的第一次创业竟以这样的方式收场。”但刘怡玲后来却觉得,“这是上帝打算为我开另一扇‘窗’,所以才关了这扇‘门’。”2014年,刘怡玲到朋友的果园参观,吃到了“很甜的柑橘”,于是萌发了自己种植果树的念头,这让她重燃创业的激情。
不管别人怀疑,埋头山里“开荒”
“其实我当初的想法就是搞一个小果园,自己一个人干。一开始以为家里人会反对,没想到父母一致给我投了赞成票。”一个女孩上山种果树,往往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剧本,刘怡玲却并非如此。她家境殷实,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在别人看来,我这么做,简直就是在自讨苦吃。”爱折腾的她挡下了朋友“三思而后行”的劝阻,“屏蔽”了一些村民“你能行吗”的质疑,说干就干,开始筹划起了租地事宜。
“其实开始的时候一点也不顺利,单是租地,就碰了不少壁。”刘怡玲庆幸,村里的干部都很支持她。“地荒着也是荒着,出租给她还有租金收,何乐而不为?”村支书刘德力整天跑上跑下,第一年就协助她顺利租下了20公顷荒山。
“之前这里全是荒地,草长得比人还高,而且连路都没有。”租地之后,刘怡玲就把自己“关”在了山里,带着工人一起除草、开路、买果苗、种果苗……事事亲力亲为的她吃在山里、住在山里。当时不少村民对她抱有极大的怀疑,“看吧,不出两个月她就要跑回城里了。”但几个月过去,山上的杂草清除干净了,路也开通了,她还是留在山里。村民这才对她另眼相看,“看来她还真是铁了心要在这里当‘山民’了。”
果园越做越大,质优水果俏销
“别人都是掌握了技术才种植果树,而我是种植果树之后才开始学习技术。”租下山地后,刘怡玲就四处拜访附近的水果种植户,从施肥、防虫、修枝、剪叶等基础活学起,天天跟着别人待在果园里。开始种植果树后,她还聘请了桂林柑橘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师傅担任顾问,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全面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自制有机肥技术、生物驱虫技术等。
“那个时候,我既是老板、工人,又是技术员、管理员。”当时的刘怡玲整天风风火火地在山上奔忙,活脱脱一个“女汉子”。
第二年,刘怡玲发现,这里种植的沃柑不但比南宁武鸣等沃柑主产地要早上市一个多月,而且品质非常好。到了2018年,上门求购水果的客商络绎不绝。这时,刘怡玲决定放开手脚,扩大种植。她家原来就承包了不少山地种植速生桉,她让家人砍掉,全部换种上沃柑和沙糖桔等果树。
后来,刘怡玲成立了博白县富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富山、富新及分新等村200多农户吸收到合作社里来,使合作社的水果种植面积一下扩大到300公顷。
“2019年,合作社的柑橘产量就达100多万公斤,产值达800多万元。”如今,在刘怡玲的努力下,博白县富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是一家集种植、研发、销售、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先后获评“广西县级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玉林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水果也因品质优良畅销全国各地。2019年12月,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前来报道。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全靠一个‘熬’字。”刘怡玲坦言,当初遇到各种困难时,她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合作社里还有这么多社员,她就觉得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现在,她打造了一支有技术、有经验的年轻的管理团队。“我的愿望,是把合作社生产的水果打造成一个品牌,销往世界各地,让我们的水果成为一枚枚‘金果子’。”
(记者 王耀前)
新闻推荐
耄耋之年仍不忘摄影年过八旬的秦国声老先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历任玉林地委宣传部干部、玉林地区台办副主任兼玉林地区台...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