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美工艺品公司总经理黄典东:二十余载编织壮大传统工艺

玉林日报 2018-02-25 12:17 大字

在每年广交会的编织工艺品展馆里,广西博白东美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美工艺品公司)的展位前都摆放着各种家居编织品、园艺装饰品和民族艺术装饰品,前来参观的群众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在总经理黄典东的带领下,东美工艺品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多次获得表彰。该公司从2008年起,以每年出口额均超过200万美元,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利税额超过200万元的业绩为博白县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博白县的税收重点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广西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单位、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教师转行传承民间工艺

当谈起为什么从事编织工艺品行业时,黄典东坦言:“我以前是一名小学教师,有一次在农村接触到传统的编织工艺品行业时,传统的编织技艺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产生了做编织工艺品外贸生意的念头。”1992年,黄典东毅然放弃了教师这个当时在人们眼里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决定和妻子一起搞编织工艺品生意,开始了自主创业生涯。

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可当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创业之初,对于当时对编织工艺品还不太了解的黄典东来说,资金和技术问题摆在他的面前。于是,黄典东选择先虚心向当地掌握编织技艺的农户学习,然后做起了小本的夫妻档生意,逐步发展到通过口岸外贸出口工艺品,至今产品已远销欧美、日韩及中东国家。

黄典东于2007年8月成立了东美工艺品公司,公司利用当地的竹子、藤蔓等自然资源,结合博白传统的手工编织技术和现代化的流水线生产技术,专门生产各种家居编织品、园艺装饰品和民族艺术装饰品,主打出口产品有洗衣箩、木片篮、水草篮、水葫芦篮、铁线篮等2000多个品种的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从事编织工艺品行业二十几年来,黄典东领导公司与多家外国企业合作,将我国的手工编织品远销国外,弘扬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精神。

创新研发,拓展企业规模

经过多年在商海摸爬滚打,黄典东深刻地意识到,在编织工艺品行业,只有不断探索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才能做到人有我优,产销两旺。他出差在外,经常停留于各大商场和编织品材料市场,潜心学习借鉴别人的设计灵感,研究新材料的使用方法。

在厂里,黄典东经常带着工作人员,亲自出手设计,测试新材料,编织材料也由竹子、藤蔓,变成了稻草等多种品种,其样式琳琅满目。每年的广交会,东美工艺品公司开发设计的新颖样板都能受到不少国外客户的青睐。

在黄典东的领导下,东美工艺品公司管理制度完善,做到了诚信合作,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公司规模由小变大,发展迅速,现有厂房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购置有80多台(套)生产机械设备。

致富思源,热心回报社会

据了解,为了解决博白县一些农户的经济来源问题,东美工艺品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将一如既往地以技术、资源优势,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坚持走农林产业化道路,积极扩大工艺品生产出口。

在东美工艺品公司,有一大部分的员工是博白县的农户,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但仅靠务农收入较少,而东美工艺品公司的“公司+农户”模式,与农户合作,将编织材料送到农户家中,让农户在家按照公司的设计样板进行手工编织,再将编织品收回厂房进行加工和包装,这样一来,农户既可以在家里工作,又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至今,已有3000多户农户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黄典东的建议和努力下,东美工艺品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先后为农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天网”工程及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价值达1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曾与家人失联20年的覃丽,今年第一次回故乡过春节 回家,一次跨越21年的阖家团圆

去年3月,覃家拍了20年来人最齐的全家福2月13日,博白县亚山镇潭岸村村民覃宏祥、李永秀夫妇终于盼到儿孙们陆续回家过年。而在850多公里以外的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汛洲村,大女儿覃丽也早早打电...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