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家人失联20年的覃丽,今年第一次回故乡过春节 回家,一次跨越21年的阖家团圆

玉林晚报 2018-02-14 09:57 大字

去年3月,覃家拍了20年来人最齐的全家福2月13日,博白县亚山镇潭岸村村民覃宏祥、李永秀夫妇终于盼到儿孙们陆续回家过年。而在850多公里以外的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汛洲村,大女儿覃丽也早早打电话回来说,正月初四,将回博白老家看望父母。这是时隔21年后,覃丽第一次回故乡省亲。阖家团圆,对覃家而言,这个春节意义非同一般。

返乡需转4次车,即将踏上幸福之旅

2月12日清晨3时许,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汛洲村,覃丽与丈夫郑炎洲来到海边。郑炎洲启动自家渔船,覃丽坐到船上,夫妻俩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出海捕鱼之旅。

撒网、捕鱼、收网。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夫妻俩当天收获几十斤海鱼、蟹等,其中以海蟹居多。覃丽拿出绳子,动作利索地捆绑海蟹,以便渔船靠岸后,把鱼、蟹卖给收购商。

夫妻拍档出海捕鱼的日子,每天如此重复着。临近过年,覃丽的脑海里满是父母慈祥的面容。她知道,自己思念父母,而远在博白的父母也同样在想着她,盼着她与丈夫、孩子第一次踏上省亲之旅。

覃丽早早计划好了:正月初四,她将与丈夫、儿子一起回博白老家过年,和家人团聚。她在潮州待了21年,这是她首次回博白过年。

回想往事,覃丽的心里五味杂陈。1997年3月,当时年仅22岁的她在桂林打工期间,被人骗去广东,钱没了,身份证不见了,后辗转来到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汛洲村。这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地方,当时通讯也不发达,身无分文的她,纵然想家也回不去。

覃丽嫁给当地村民郑炎洲后,养育了两个儿子,日子过得相当拮据。汛洲村四面被大海包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覃丽与丈夫努力工作,出海捕鱼。经过奋斗,他们还完债、建房子、买渔船,日子逐渐好转。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大儿子出社会工作,小儿子读高中,覃丽终于有条件开始寻找她失联20年的家人。

去年2月,在本报的帮助下,覃丽终于与20年未谋面的父母联系上,并在去年3月赶回博白老家,与父母及5个弟妹团圆相聚。

相聚的日子总是特别短暂,告别父母与弟妹们,覃丽与丈夫返回了潮州,从此多了一份牵挂。“想念爸妈时,我就会打电话给他们。”覃丽说,她时不时会跟父母联系,聊聊家常,关心问候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大家有说有笑,挺开心的。

“我以前因为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去年回博白老家补办了户口和身份证,现在出行方便多了。”覃丽说,去年坐班车回博白,一路颠簸,她呕吐不止。这次,她与丈夫商量好了,坐高铁出行。从家里坐车出发,到潮州坐高铁到广州,然后换乘动车到贵港,再坐车回博白。期间,要转4次车,虽然辛苦,但她表示,这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们这里没啥特产,就是海鲜多。这次回家,我要给家人带些海鲜回去。”覃丽已经按捺不住回家团聚的喜悦之情。

逢年过节盼女儿常回家看看

覃丽归心似箭,今年73岁的覃宏祥与60多岁的李永秀何尝不是盼着她早日回家呢?他们掐指算着女儿的归期。

在博白县亚山镇潭岸村,覃宏祥与李永秀在家里打扫卫生迎春节。“年货买好了,就等十九妹(注:覃丽的乳名)一家回来了。”夫妻俩笑着说。两位老人的眉宇间,透着快乐幸福。

女儿覃丽失联20年间,夫妻俩郁郁寡欢,心里始终牵挂着她,盼她早日回家。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他们不仅找回失联多年的女儿,还多了一个老实、孝顺的女婿及两个外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对此,覃宏祥的大儿子覃仕锋说,如今,他的父母比以前开心多了。以前,父母在家经常若有所思。找到大姐后,他们一想女儿就给女儿打电话,人变得乐观、开朗了,整个人也精神多了。“我们三兄弟都在外面打工、挣钱,帮家里盖好了房子。”覃仕锋说,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他们不让父母再下地种田。但老人勤劳一辈子,老了还是闲不住,即使不种田,还是种淮山、种菜,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去年3月,覃丽、郑炎洲回博白。覃家宰了一头猪,邀请亲戚好友与覃丽的初中同学前来团聚。这个春节,是覃丽出嫁后第一次回家省亲,覃家做了什么准备,迎接这个特殊时刻?覃宏祥夫妇笑着说,他们家里养有土鸡、土鸭,其他也不懂准备啥了,女儿爱吃什么就给她准备什么。去年,女儿、女婿回来团聚、敬酒的场景,他们仍历历在目,以后希望逢年过节,女儿及家人能常回家看看,全家人欢聚、闲聊,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记者陈君铭

新闻推荐

玉林市三人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讯(记者唐劲梅)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表彰379位全国劳动模范和376名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玉林市的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入源、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