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留住乡愁的根脉

玉林晚报 2016-05-16 18:12 大字

张家口。--"我想用线条与色彩,勾画出绿珠女美丽的传说,并让她的故事永久地活在人们心中。"朱光葳。--"博白崇文重教的传统很浓郁。我只是想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王保威。--"我没有太多其他的心思,只想着把这门技艺传承好,让它的艺术生命可以更长久。能有更多人喜欢喃嘟管,令它薪火相传,这就是我的愿望。"莫承振。--"博白编织历史悠久,是博白人在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民间工艺,我想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博白的记忆。"一方水土孕育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文化精神滋养一方水土。这种文化精神,是一个地方千百年无穷无尽、不竭不息的前进动力。博白的文化精神,便在那坚固的客家围屋层层垒起的砖瓦中,在白州千年不息的喃嘟声声中,在缠绕指尖的跳跃芒草中……留住它们,就是留住博白的文化,就是留住了乡愁。

用画笔记录文化与历史

绿珠一直被博白人民奉为圣洁女神,她永久地活在传说里。在时隔一千多年后,有一位老人,他将自己的艺术与这美丽的传说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带着深厚历史的巨卷,他就是农民画家张家口,《绿珠女》画卷的创作者。

“我只是个农民,画得不好,你们不要见笑。”随即,张家口将他的宝贝展示给我们看,但是由于画卷实在太长,最后不得不挪到博白县中学操场,方得一窥这巨作的全貌。

《绿珠女》画卷全长30米,每一幅都有一个小情节,每个情节都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的面貌、表情跃然纸上。

张家口告诉记者,此卷为《绿珠女》画卷第一卷,他计划今后每年创作一卷,完成5卷共100个场景,以这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绿珠女一生的故事。“这是我的宝贝,我要用全部的精力去创作,展示绿珠女不平凡的一生,让后来人铭记绿珠女的精神。”

在博白县博白镇护双村,我们找到了张家口的家。一个简陋的画室,四壁挂着些他的书画作品,书桌上,凌乱地摆放一些简单的工具:铅笔、染料和几支快要秃掉的毛笔。已经73岁的张家口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画正勾勒着绿珠女的形象。

张家口是个农民,先后成功举办过4次个人画展,他的作品先后获得自治区、市、县各级奖项近100项。在他决定创作《绿珠女》画卷后,每天都要花5个小时来作画。

在张家口的画作中,我们总能看出一种莫名的失落,他的作品格调总偏向黯淡。老人这一生,确实过得不容易。十几年来,他先后失去两个儿子和爱人。改变的东西太多了,唯一不变的,只有他对于艺术的那一份执著。如今他更想在余生将绿珠女这幅作品完成。为了能有资金装裱他的作品,他不得不省吃俭用。“这是我最后的宝贝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它。”

为家乡的教育尽绵薄之力

1942年1月,祖籍博白县松旺镇的朱光葳在重庆出生,他跟随身负抗战重任的父亲朱为鉁将军奔波在抗日战场上。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朱为鉁解甲归田,在郁林县州珮乡(现玉州区玉城街道州珮社区)定居。

随后,朱光葳开始了刻苦求学的经历。1982年,朱光葳从电大毕业后,开始了在广西大学机械学院埋头苦干的20多年。这期间朱光葳写了不少论文,作了不少报告,给大学生讲过好几门课程,出席过各种全国、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参加过规格极高的国际学术年会。参加了为国防科大、北京航大、兵器部52所、四川东方电机厂等单位的《超声波振动切削装置》的研制项目。他还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承担了广西区经委下达的《超声波除垢器研制》和国防科大委托的《超声波材料合成》装置等科研项目,并在1992年获高级工程师职称。

2002年他正式退休,同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那时我就在想,退休后不应当是我求学生涯的终点。相反,这是另一个起点。”

2011年,朱光葳回到故乡博白,同时带回了价值近30万元的教学器材、办公设备和数百套课桌椅,捐赠给博白县松旺镇中学和松旺镇小学等学校,并每年组织大型的博白县朱子后裔学子奖学资助大会,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博白崇文重教的传统很浓郁。我只是想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如今,已经74岁的朱光葳教授正打算进一步修缮朱为鉁将军故居,他计划再立一座朱为鉁将军的铜像。事实上,他早在2011年就开始为修建朱为鉁将军故居奔波,在他们几兄弟的合力之下,朱为鉁将军故居建成了,目前正逐步地完善。

“这里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基地,也是我们兄弟姐妹永远铭记父亲教诲,对记忆的一种追寻。”朱光葳教授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目光。

古老喃嘟管焕发新生命

王保威赋予了喃嘟管另一种意义——艺术生命。在他之前,喃嘟管只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四的傍晚用以悼念先祖的乐器。那时的喃嘟管还很简单,只能简单发出三个音来——“喃、嘟、嗬”。

如今,王老已经76岁了,他接触喃嘟管已有50多年。这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喃嘟管的革新,最终让这桂南古老的乐器大放异彩。2011年,王保威被认定为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喃嘟管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从小就非常着迷于音乐这种艺术。1961年我进入文工团工作,遇见了冯承华老师,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乐手。”王保威说,冯承华不仅将他的吹奏技艺倾囊相授,还把制作乐器的法门也毫无保留传授与他。

1986年前夕,自治区准备举办全区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其中有民间器乐的参赛项目。自治区群艺馆的作曲家苏以淑访问博白文化馆时,让王保威当场吹奏喃嘟管。“他听完我的演奏之后,就说必须要革新喃嘟管,传统的喃嘟管只能发三个音,太过于单调。”王保威回忆道,“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一定要做出能分出音色的喃嘟管,才有可能让这种古老的乐器登上艺术的舞台。”

王保威在经过无数个日夜之后,终于做出了第一代能吹奏三重奏的三支喃嘟管和一支独奏管。1986年10月,以他为主奏的三重奏小组参加了全区民间音乐舞蹈大赛,独奏《吹起喃嘟我心花开》获得了演奏三等奖,王保威还获得民间乐器喃嘟管改革奖。1986年12月,苏以淑为其量身定做喃嘟管三重奏《喃嘟乐》。带着新作品和改造后的喃嘟管,王保威和他的合作者进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并获铜奖。这个古老的乐器开始有了“艺术生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当年跟着王保威一起进京的木箱子,王老仍一直带在身边。他通过不断的实践,将喃嘟管逐步发展成较完美的高、中、低三种不同音高、音色特点的可独奏、重奏的“喃嘟管”,外观也更美观。

“民间的乐器,要想登上文化艺术的大雅之堂,是离不开革新的,也离不开对后继人才的培养。”王保威说。2007年在博白县第二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中,他在博白县中学成立了由40个人组成的吹奏表演喃嘟管乐队。后来,玉林师范学院把喃嘟管改革成果选入该学院的民族音乐教材,让喃嘟管为更多的学子了解和演奏。

“我没有太多其他的心思,只想着把这门技艺传承好,让它的艺术生命可以更长久。能有更多人喜欢喃嘟管,令它薪火相传,这就是我的愿望。”王保威笑着对记者说。

让芒编工艺在世界舞台绚丽绽放

在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芒编产品展示厅里,3万多件展品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是编织品的艺术王国,是对外展示博白芒编技艺的窗口,它记录着广西编织工艺美术大师莫承振传承先辈编织工艺、四代传人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

真正令芒编走向辉煌、走出国门,是在莫承振这一代人身上。

1972年,莫承振家族祖传制作的竹编提箱在广交会上展出,成为博白县外贸公司第一个获得出口的编织工艺品,远销欧美、日韩、中东及港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后,整个博白掀起了一股“编织热”的旋风。

1976年,打小跟着父辈学习编织技艺的莫承振,成为博白镇城东村莫屋东队成立的编织工艺厂厂长。“当时,这个小厂的生产资金非常少,手工编织技术还停留在那种单调乏味的层次上。要在编织行业里站稳脚跟,就不得不进行改革创新。”莫承振回忆道。

1980年,莫承振独立承包经营城东村莫屋编织工艺厂,并命名为“莫屋编织厂”。

在数十年时间里,当年的小厂一步步成长为驰名中外的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1990年“莫屋编织厂”更名为“广西博白县民族编织工艺厂”;1997年,他的工艺厂荣获自营出口贸易资格;2002年以来,荣获国家授予的产品专利权31个,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注册了“桂博·MBC”、“振强·MOZ”、“美博艺·MBCO”商标,2013年“桂博·MBC”荣获广西著名商标;2004年,荣获世界零售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绿色供应商资格……

这一路上,莫承振几乎经过所有精彩的历程。他不仅继承了编织工艺的技术,而且开创了编织工艺新天地。他把原来单一的竹编生产发展到竹、芒、藤、草、麻、木等天然植物及钢、铁等五金材料的手工编织工艺产品,使产品远销海外。2007年,他荣获广西首位编织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在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上,莫承振亲手编织的作品“八桂宫灯”和“龙舟赛灯”分别荣获金奖和优秀奖。

“博白编织历史悠久,是博白人在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民间工艺,既是地域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也是博白人适应环境并逐步个性化的结果。”莫承振深有感触地说,“我想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博白的记忆。”(本报记者张钰斌/文 陈东/图)

新闻推荐

博白检察官关爱服刑人员子女

陈丽秋慰问时的情景。...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留住乡愁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