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乡路上的流动菜摊
庞汉(左)的流动菜摊很受沿路群众欢迎每天,他用一辆三轮车拉着蔬菜、水果、粽子等沿着博白县博白、浪平、双凤、福绵区樟木、沙田五个乡镇叫卖,每天跑140多公里的路。他方便了村民,充实了自己。他叫庞汉,博白县博白镇绿珠村人。
无意之间,发现商机开辟市场
庞汉在博白县城开有一间蔬菜店,夫妻俩一起经营,但勤快的妻子几乎承揽了所有工作。庞汉除了进货,几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庞汉于是想到了要将自己从店里“精简”出去。
一次,庞汉到福绵看朋友,无意间发现,一些山村离圩镇较远,村民们到镇上买菜,要跑很远的路,而村里大多只有老人小孩,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买菜成了老人们最头痛的问题。他想,要是把菜拉到这些山村来卖,既方便这些老人,自己也可赚点辛苦钱。
庞汉将自己的想法跟妻子一说,妻子举双手赞成,觉得这样一来相当于多开了一间店,多一份收入。“那时我们的小孩都在读书,生活压力大,单靠在县城的蔬菜店挣钱挺吃力的。”庞汉说。
第一天,庞汉不知行情如何,只拉了一点青菜探“市场”。沿路村民第一次见到有人拉菜上村出售,纷纷围上来。有的见蔬菜新鲜,价格也不贵,便掏钱购买。不过更多的人只是观望。第一天没有空手而归,算是一个“不好也不坏”的开头。
庞汉认准了这个市场,他觉得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得到村民的认可。“为了给村民一个好印象,我进货时尽量挑最好的。如果在卖的过程中发现有烂菜叶,哪怕是一丁点,我也会剥下来丢掉。”庞汉说。
由于庞汉服务态度好,蔬菜物美价廉,很快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偶尔,庞汉因家里有事不能拉菜来卖,村民会打电话给他,问他怎么不拉菜来了,什么时候能来。
诚实厚道,与沿路村民成了朋友
日前,在福绵樟木镇石龙村,庞汉的三轮车前,几名村民在选购豆角,庞汉一边忙着过秤,一边给村民们介绍当天的蔬菜:“白菜是新鲜的,马铃薯也不贵,青瓜是昨天下午下乡收购的,个小但没农药,可以放心吃。”
记者发现,庞汉的三轮车俨然一部小货车。在三轮车车斗上,他焊制了一个铁架,这样一来三轮车就有了两层货架,上层可放菜筐,还可为车斗里的菜遮阳,可谓一物两用。小小的驾驶室成了一个“多功能室”,电子秤、小水桶、保温盒,车头顶棚上挂着装菜用的塑料袋。打开保温盒,里面有一只米粽,还冒着热气。“这是我的中餐。”庞汉说。
庞汉边卖菜边和村民开着七荤八素的玩笑。庞汉告诉记者,他从2004年起用三轮车拉菜卖,至今10多年了,与沿路村民都成了朋友。
庞汉卖菜价格实在,质量不错,很受村民欢迎。“我们村到樟木圩有20公里,大老远的去买菜,不值得。庞汉拉菜到村里卖,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石龙村一名村民说。
庞汉说话一直笑哈哈的,记者要给他拍照,他摆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很充实
庞汉每天凌晨4时许就起床,到市场进货,然后沿路叫卖。每天,他要拉着满满一车菜跑140多公里的路,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他与沿路不少村民成了朋友,有时车上的货太多,坡陡上不去,路过的行人会上来帮他推一把。
一次经过一个山坳时,他的三轮车爆胎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满满一车菜,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将车推到下一个村子。他急得不知所措,几名村民路过,帮他把车推到了10公里外一个修车铺。修车师傅修好了车,一分钱也不肯收。庞汉过意不去,送了修车师傅几把新鲜青菜。
有时忘了带饭,村民会拉庞汉到家里吃饭。“村民们都很热情,见我没带饭,就会拉着我到家里去吃。”庞汉说,每次吃完饭,他会给人家留下一些青菜或水果作为答谢。有时,见到一些年纪大的老人来买菜,庞汉会免费送给他们。
庞汉拉的一车菜,几乎每天都能卖完,有时甚至在半路就卖光了,遇上这种日子,庞汉会与当地村民下一盘象棋或打一会扑克。这是他难得的悠闲。不过这种日子很少,他经常要到晚上9时甚至11时才能回到家。
这个本小利薄的生意,让他过得很充实。“无论干什么工作、什么生意,只要你用心去做,你就会有收获,就会感到快乐。”庞汉说。
新闻推荐
博白群众参观成果展示...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