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二月二”及其神秘的“穿令” ——博白龙潭镇流传久远的二月初二民俗活动

玉林日报 2013-03-20 04:01 大字

我国民间里有个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各种各类的民间传统乡俗活动,在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的民间传统习俗里也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节庆——二月初二“老爷出游”。

据当地的老乡介绍,每次庆典都共有9位“老爷”出游,他们都是观音堂里的“神仙”。二月初二一早,龙潭镇的观音堂的善男信女们把庙里的神祇(乡亲们通称这些崇拜的神为“老爷”)用桂枝、清水举行“淋浴”仪式,然后毕恭毕敬地“请”了出来,“坐”上早已装点一新的轿子上。在锣鼓彩旗的引导下到镇上游巡,游行也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因此,二月初二这天也成了龙潭镇里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3月13日正值今年农历二月初二,记者有幸到龙潭镇体验了一次这一份浓重的客家乡俗。

到了现场,让记者感到与其他地方民俗活动有所不同的是龙潭的“二月二”多了一个令人惊讶、称奇的场景。一些扮演“神灵”唱着客家方言贺神歌谣的人员,头上都系着一枝铜制布满花纹的物件,当地人称为“令箸”。再看“令箸”像针一样的前端恐怖地从每个演者的嘴巴右侧穿入,从嘴的左侧穿肉而出,露出了尖尖的“令箸”尖刺头,演者就这样一直这样穿着“令箭”进行着各种唱、跳、舞活动。这种民俗当地人称之为“穿令”,又名“穿腮”、“穿面颊”,是龙潭镇这一方民众“元宵节”、“二月二”等节庆期间当地民间常有的习俗。

据说这“穿令”习俗是从傩戏、原始神巫渐渐演变而来;也有人说,“穿令”时所用的“令箸”是“龙须”的象征,是我们华夏民族龙崇拜的一种原始形式。翻阅资料,我们发现,这种“穿令”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相同的崇拜形式,而放眼地界范围,在东南亚、印度、非洲的土著人里,相类似的形式都有迹可寻,是人类婴儿期一些普遍的原始宗教形式残留。

在龙潭镇活动当天,游行队伍每到一处,先请“老爷们”端坐神龛上,演“神灵”人也端在神龛前,接受信众的贡品和礼拜,随后,这些“神灵”的演者们进行了“贺神”的歌唱。歌是用客家方言唱的,粗犷、朴实;节奏短促,旋律简单。记者咨询了一下群众艺术馆从事美声唱法专业的梁雪梅老师,她说,这些听起来像客家山歌又像彩茶调又像本地土剧“勾嘴”即兴的舞蹈,应该属于朴素的原始宗教里的歌舞仪式的残存部分,想要划分属那一类型要等收集这些素材后再慢慢进行对比才好评论。

龙潭镇这些“穿令”者的行为,得由我们民俗学、原始宗教学的专家慢慢去给我们解读。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在这样隆重的节庆里,这些“神”的替身们,在为一方民众祈福,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其实就是龙潭镇客家人一方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盼吧。

新闻推荐

玉铁铁路博白段征地拆迁进展顺利

...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