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年,青春洒在乡村教育上

玉林日报 2013-02-26 03:44 大字

    从1983年开始,在30个年头里,他一心扑在山村教育事业上,自1989年至2012年连续23年获得各类先进称号。去年,他又被评为博白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玉林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博白县亚山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宇。多年来,“先进教师”、“先进个人”、“十佳教育工作者”、“八桂优秀乡村教师”、“园丁奖”等厚厚的一沓证书放在他的办公室橱窗内,对他来说,这是奖励,更是动力。

艰苦环境,在磨砺中锻炼自己

1983年7月,陈宇高中毕业,毫不犹豫选择考回老家和平村小学当民办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和平村这块偏僻的土地上一干就是13年。

这里离县城30多公里,是亚山镇最边远山区学校。他刚参加工作时,月工资只有33元。每天白天要上4节课,晚上还要点着煤油灯批改作业。刚到学校没多久,家里人劝他去考工职,想到艰难的环境,他有点动摇,但是这所学校有600多人,十几个老师,老师的缺乏,让他坚定地留在这里。青春的激情在艰苦的岁月中点燃,工作在不断地求索中进步,勤快和努力让他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学校教学骨干,并担任了学校的数学科组长。 

陈宇爱生如子,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穷或学习困难而掉队。他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曾多次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资助困难学生。

 研究课题,摸索提高教学质量新途径

陈宇很喜欢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积中,他撰写了一篇名为《对小学目标教学新授课结构的尝试与体会》。这种新授课结构促成了他的教学成就。1995年博初招生考试,亚山镇考上4人,其中他教的班就占了3人,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浅谈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管理对策》、《六步骤—实现新课优质高效》、《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一篇篇科研成果见诸于如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等国家级杂志的报端。新方式、新方法的探索,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1年,他又探索出“三环节”备课的新课题,去年8月被玉林市“十二五规划”列为一类课题。这个项目,主要通过“个人备课”、“实体备课”、“个性化处理”三环节,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该课题在该校实施一年半时间里,该小学在2011年秋季期博白县语数综合比赛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寻求突破,摸索环境育人新理念

走进亚山镇中心小学,一所生机勃勃的小学呈现在面前。3000平方米4个花圃点缀在校园的操场,标准化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一应俱全。2条百米文化长廊彰显着该校环境育人的新理念。

天道酬勤,2008年2月开始担任亚山镇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职务的陈宇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学校的卫生管理、学生的个人习惯让他倍感担忧。二话没说,想尽解决的办法,在基础调查和与同事探讨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新的环境育人的新理念。

他以抓校园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健全了卫生管理机构。落实一名副教导主任分管,班主任主要负责,小卫士监督的管理网络,制定了卫生工作一日常规和小卫士轮值要求等制度和措施。还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多一份爱心,少一片垃圾”、“弯腰行动”等,让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美德在校园扎根。通过在思想上强化、在习惯上养成、在行动上要求,学校的校园变得干净、整洁了。

另外,对于安全工作他也常抓不懈,每天安排老师在楼梯看守,由值日老师、领导检查值班情况做记录;每天放学由最后一节课的老师在教室排好队并护送学生下楼一直到校门口,然后才返回中门,到值日老师手上签名。这样的工作在该校已经属于常规化管理的一项,如今该校教育教学管理环境变好了,学生成绩提高,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陈宇的努力下,亚山镇中心小学先后获得了“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中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区义务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殊荣。

30年的教学生涯,30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如今他还在坚守,无怨无悔!

新闻推荐

离家的孩子,回家吧

2月28日21时,博白县黄凌镇而水村村民朱某强,在两名记者带领下,在玉林火车站见到了自己失踪多日的侄女、侄子——13岁的阿兰、12岁的阿盛,他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料,两个小孩却倔强地不愿跟他...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