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支书的教育情结
千辛万苦发动群众集资建校,四处奔跑呼吁成立“教育奖励基金”,不计个人得失把学校的事情看成比自己的事情还重要……提起博白县文地镇河滩村村支书周德松,河滩村小学的师生和该村村民赞不绝口,没有一个不对他竖起大拇指的。
今年53岁的周德松是博白县文地镇河滩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当过村民小组长,村委治保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自2006年担任河滩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河滩村的各项工作均走在文地镇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个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的人,为了本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不辞辛苦,四处奔波集资建校
博白县文地镇河滩村总人口3600多人,在校小学生近300人。该村离圩镇仅两三公里,是该镇除文地村外离圩镇最近的一个村子。但由于历史原因,河滩村小学原来校园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教室多为砖瓦结构,校园地面没有一处是硬化的。长期以来,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是该镇的一所薄弱学校。
看到村小学的情况,河滩村党支部书记周德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学校!”为了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周德松经常深入村小学,与学校领导一起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到上级项目支持,新建了两栋教学楼,使该校彻底告别了砖瓦结构的教室。2010年秋,周德松又与村小学新上任校长黄宏桂等学校领导商量,决定发动该村的经济能人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建校。除了寄发捐资建校倡议书,周德松还利用自己在村里的威望,逐个打电话给该村籍在外地工作和经商的成功人士,向他们推心置腹地介绍村小学的情况,号召他们尽己所能,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此外,他还不辞辛苦,多次带领村主任杨桂能等村干部和学校领导一起远赴玉林、南宁、广东等地发动该村籍的经济能人踊跃捐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共筹集到近20万元资金,用于硬化、绿化和美化校园,使该校的校容校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谋求发展,设立“教育奖励基金”
河滩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善后,学校的领导、老师的心安定下来了,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近两年,在全镇乃至县里举行的各类学生学术竞赛和小学毕业质量检测以及教师各类技能大赛中,河滩村小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学校的态度也有了180度的大转弯。由过去的失望、抵触,变成了关心、支持。
而作为村支书的周德松,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村小学教育的良好势头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经过反复思考、酝酿,他向村委会成员和学校领导提出了设立“教育奖励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工作、学生勤奋学习的设想。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2012年春季期开学不久,首届“河滩村委教育奖励基金发放仪式”在河滩村小学操场隆重举行,该校杨永秀等12名在2011年秋季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以及数十名学生获得表彰和奖励。而这次发放的近5000元奖金全部由河滩村委负责筹集。据了解,“河滩村委教育奖励基金”是文地镇首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个村级“教育奖励基金”。
“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
近年来,周德松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没事都爱到村小学里走走、看看。除了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还经常过问学校还缺少什么、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河滩村小学河村教学点附近一村民在平整土地建房子时占用了该教学点的少量土地。教学点的老师多次交涉无果,只好向总校领导汇报。周德松接到学校领导的电话后,二话不说,马上赶到现场处置。周德松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说服该村民退回了占用的学校土地,使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同样,浏滩村教学点在与该村村民发生土地纠纷时,周德松也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008年,周德松主动与玉林市环保局联系,通过该局争取到“广西环保春芽助学行动”资助项目,由博白县宏宇化工公司每年资助河滩村小学每位学生一套校服。
问及周德松为何如此倾情教育,周德松坦言自己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在实际生活中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自己关心教育其实就是关心自己的子孙后代,关心本村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博白讯12月24日晚,由中国第一支残疾人艺术团——北京市心灵之声艺术团主办的“拼搏启迪人生,爱心点亮世界”励志文艺晚会在博白县三中温情上演。 &n...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