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山如命 生命如山

玉林日报 2012-05-29 05:27 大字

新华社南宁5月28日电(记者邹婷玉)茫茫云开大山,有位名叫庞祖玉的老人,他昔日垦荒辟地,今日守山如命,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庞老义务巡山护林二十七载,生命如山,坚韧不拔。

头戴草帽、肩扛柴棍、手提弯镰,见到庞祖玉老人时,他正弓背走在熟悉的山间小路上,看到杂枝果断砍掉。日复一日的巡山,已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岁月在他脸上刻满皱纹。

身形瘦削的他,今年88岁,步伐却出奇地轻快,记者跟在后面,一不留神就被他甩得老远。虽是大热天,他穿着齐膝短裤,脚下却是一双高筒雨靴。

“穿着它巡山可以防草刺、虫咬,还防滑,一年四季都离不了。”庞祖玉告诉记者,他的第一双高筒雨靴是子女买给他的,在他眼里是最有用、最满意的礼物,“这比买多少芝麻糊都好!”。

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出身于广西博白县亚山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却有着令人叹服的往事。

20世纪50年代,是个热火朝天的岁月。1953年庞祖玉加入农垦大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垦荒者,“在农场成立的时候,中午工人休息,庞队长还在担水淋橡胶树。”一位农场退休职工回忆称,当时不管是冒着腿被烫伤的危险给农田撒石灰粉除虫,还是暴雨时在齐胸的水中给农田堵缺口,庞祖玉总带头冲在前。开垦梯田中,庞祖玉创造的“上挖下垒”法使劳动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很快成为当地知名劳动能手的他,曾任长春农场的第三生产队队长。

1956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劳模,先后三次进京,受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集体接见。最难忘怀的一次是:1959年10月1日,这一天,他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当年珍贵的邀请函,至今保存完好。

农场领导曾经数次想提拔他当领导,但都被庞队长婉拒了。他坦诚地告诉自己和他人,自己没有文化,做不好领导,怕对不住国家,还是把活干好。

都说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奉献一次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奉献。面对党和国家给他的荣誉,庞祖玉总是内心充满感激。1985年,劳模到了退休的年纪,该安享晚年了。可是,习惯了日夜相伴的山林,他并不想就此安享晚年,而是上山义务管护橡胶树。

1998年,长春农场调整产业结构,砍掉橡胶树种果树,并实行分户经营。当时已74岁的庞祖玉带头响应场里的号召,带领家人换种上果树700多株。

为方便管护果园和农场林木,这一年,庞祖玉在山上建起一座30平方米的红砖小屋,这一住,就是15年。后来场里砍了果树,大规模种植速丰林,他每天担当义务看管。

山上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公路,周围人烟稀少。庞祖玉的小屋里,有一张挂着蚊帐的床、一面桌和一个简易的灶台。平日,他很少下山,在屋前山坡,种了些蔬菜瓜果满足基本需要;偶尔下山买点米、肉和生活用品。每天用水是最大的难题,山下有一口泉,他每次用水桶担水,天黑时他靠小煤油灯和手电筒照明。

每天早上天刚亮他就起床,8点左右出门巡山,呼吸着亲切的山风,他像精灵般穿梭在青山翠林之间,鸟叫虫鸣为他作伴。1000多亩的漫漫山林,庞祖玉巡完一次要走2公里以上。为保护国家财产,看到有人乱砍树,他从不怕得罪乡亲上前制止,在乡亲心目中他反而越来越有威望。渐渐地,大家都知道山上有个“老劳模”坐镇,偷偷上山砍树的人越来越少。(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广西百货纺织品商业协会“玉林金城商厦杯”第五届运动会开幕

本报讯(记者潘燕)5月30日,为期两天的广西百货纺织品商业协会“玉林金城商厦杯”第五届运动会在玉林市东方世纪大酒店球馆开幕。共有17支代表队参加此次运动会。  ...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