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伦龙:只想做公益幕后的“隐形人”

玉林日报 2022-03-08 06:55 大字

凌伦龙在民乐镇疫情防控服务点值守。

他投身公益十余载,助人为乐,不图回报,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他积极筹款资助弱势群体,多次帮助有创业志向的人梦想成真。他就是北流市民乐镇商会秘书长、北流市民邦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凌伦龙。

在民乐镇,记者初见凌伦龙,他脸上常洋溢着笑容。今年57岁的凌伦龙是民乐镇会众村人,高中毕业后前往广东深圳打工,经过几年的磨练沉淀,2008年回到家乡创办了玩具服装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在朋友影响下投身公益,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矢志不渝

十余年如一日做好事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不懈做好事。在凌伦龙的人生信条里,只有一直坚持做好事,人生才会更有价值,而这样的人生信条他践行了14年,从未间断。

2008年,凌伦龙正式投身公益事业。他做的第一件慈善事,是通过联系深圳多乐慈善会筹集了36万元善款,为民乐镇元常小学修建了4间教室、2间办公室、390平方米的教学楼,解决了该校教室紧缺的问题。之后,他和几个商人朋友一起,共同出资资助本地11名贫困学生从初中至大学毕业。2015年8月,北流市民邦公益协会成立。2017年,凌伦龙牵头成立北流市民邦公益协会民乐分会。

在得知民乐镇养老院洗澡条件困难,老人们洗澡需要自己挑水、烧水的情况后,凌伦龙马上多方联系组织筹款,给养老院的每间房子都引好自来水,装上独立卫生间,大大方便了老人们的生活。此后,他们每年都会前去探望关注养老院的老人。“感谢他们每年都想着我们,给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在养老院住得最久的陈奇寿爷爷和黄绍清奶奶感慨道。

默默奉献

甘做公益行动“隐形人”

头几年,他们做好事时并不希望被人知道,凌伦龙说:“担心闲言碎语,做好事的本质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只要能帮到人,我甘愿当个幕后的‘隐形人’。”十多年来,他好事一件接一件地做,像长流的细水慢慢浸润着人们心田。

“龙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收到民邦公益协会志愿者送来的慰问品和慰问金,都不知道感谢谁?只知道有一个叫龙哥的人一直在帮我!”2021年1月,民乐镇南庆村的凌桂华老人终于见到了凌伦龙。

多年来,凌伦龙带领党员和志愿者积极投身民乐镇乃至北流市的公益事业,参与北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各项活动。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民乐镇商会代表将一批价值7.2万元的矿泉水、方便面、蛋黄派等物资分配到该市一线值守防控点。

在北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凌伦龙带领民邦公益协会志愿者在北流城区和民乐圩镇走街串巷,向居民宣传创城知识。在行动中,他带着孙子一起,不怕脏不怕累,拾垃圾、拣漂浮物、清理小广告,脚趾头磨出了五个顽固性硬结,疼痛难忍。志愿者劝说他休息好再行动,可他说,“我能坚持做,希望孙子能和我一样坚持做好事。”

扶持创业者

号召更多人加入爱心队伍

除了坚持做公益,凌伦龙还积极扶持本地创业者。他通过给有创业志向的人牵线搭桥寻找资源,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厂家投资落地。宏金利玩具厂的老板原是从湖南来民乐镇的一个普通打工者,凌伦龙获知了他的创业规划后帮他找厂房、联系业务。在他的帮助下,玩具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四年间从一个厂扩张至三个厂。至今,经凌伦龙牵线搭桥引进到北流投资的企业有20多家。

凌伦龙通过表率作用,吸引了一批同样有着奉献精神的人加入。他说通过做好事,让他看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也将结合商会和自己的能力,带头帮助更多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爱心队伍。

新闻推荐

渐行渐远的报刊亭

没拆除前的工业品市场门口报刊亭。报刊亭,曾经被誉为城市流动的文化风景线,马路旁,《读者》《知音》《ELLE》,大标题与色彩艳...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