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个记者节 听记者讲那难忘的抗疫故事
林声远
陆小青
詹丽萍
禤 繁
蒋金泰
陈 东
编者按:
今天是第21个记者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记者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玉林市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疫”线,践行“四力”,把镜头对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采写了大量坚定信心、鼓舞斗志,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新闻作品。他们,无愧于新时代的“新闻铁军”称号。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励继续奋勇前进,本报记者化身演讲者,面对镜头讲述那些采访报道中令人难忘的抗疫故事。
党群战疫的故事
“随时在线”是我的工作状态
□本报记者 陆小青
“我年纪虽然大了,但身体好着呢。作为一名老党员,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少了我呢。”北流市北流镇九代村91岁的老党员蔡昭松得知村里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急忙向村党总支部主动请缨出征。
“这袋20斤装金龙鱼大米是老黄家的,我现在正拿过去放在他家门口……”容县杨梅镇和丰村党群联络站的联络员邓树芬拿着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为有需求的群众代跑购物,避免群众出门次数多的现象出现。
……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为凶猛的疫情揪心,彼此牵挂,心心相连。这一年,我们也因许许多多挺身而出的党员群众而感动。他们誓言铿锵,丹心闪耀:“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他们主动靠前,敢于担当:“请把我派到最危险的地方”“一线作战责无旁贷”;他们义无反顾,甘于奉献:“战胜疫情,我带头”“若有战,召必回”……
疫情虽冷,但人心很暖。那段时间,我见证了太多凡人英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出的努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一腔热忱和无私付出,才换来了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发现并记录下他们,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感动分享给更多的人。为此,我开始了一系列“马不停蹄”的采访报道:从机关单位到农村社区,从工地车间到车站商场,从医院一线到家庭后盾,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我不断找寻他们的足迹,聆听他们的心声,记录他们的故事。“停不下来”的报道节奏贯穿了我的2020年,“随时在线”成为我的工作状态,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将730多万玉林人民凝聚起来的抗疫磅礴伟力传递出来,挺起全市人民万众一心防控疫情的脊梁,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毕竟,作为一名党员记者,我也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隔离病区的故事
采访经历是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林声远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医护人员!”这是从每位走出隔离病房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口中必能听到的连声致谢。我见过在医院预检分诊台发热患者的焦虑,也揣摩过确诊患者走进隔离病房的复杂心情,但在每一位走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隔离病房大门的治愈患者脸上,他们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开怀的笑容让人终生难忘。
令人难忘的还有一线医护人员疲倦而坚定的身影。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作为玉林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自除夕、春节至病房“清零”,该院56名在隔离病房奋战的一线医护人员暂别了亲朋好友,从未回过一次家。除夕当天,我走进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开辟的隔离式一线医护人员住宿区,看着医护人员在各自并不宽敞的双人房内,一边吃着市委、市政府送来的汤圆,一边眼含热泪想念着家中期盼的亲人,我用相机留下了这刻珍贵的影像。
因为工作关系和采访任务安排,我和许多媒体记者辗转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病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室等区域,各医院在确保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给予了记者许多采访便利,让我们能做第一时间的采访,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得以及时形成新闻报道迅速传播。为了更好地挖掘素材,我们的记者陈津远、陈东、张翔等人在医院的协助下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进行采访拍摄,撰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深度报道。还有更多的媒体记者,都在疫情防控一线默默地冲锋奋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位“新闻战士”忘我工作的身影,成为我以后在媒体战线上不断攀登向前的榜样,疫情防控报道的采访经历,也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驰援湖北的故事
26年来我写稿最多的日子
□本报记者 詹丽萍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玉林市派出97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最前线湖北。
作为一名跑线记者,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我联系写稿最多的医院,该院共有39名医生护士分三批赴湖北省,奔赴抗疫最前线,我每天同他们连线采访,在这个“新闻富矿”里保持了高昂的积极性,坚持在报社开设的栏目“战疫纪事”每天都记录他们在湖北抗疫的故事。
2月16日,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批出发的队员有5人,到达武汉之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不仅展示高超的业务水平,还把他们的乐观也带到武汉去;2月21日出发的第二批队员有21名,安排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工作,其中,有16名医护人员就在协院区ICU病区和钟南山院士的团队一起工作,他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经历。特别在3月21日,有11名护士和3名医生在武汉国际友谊酒店火线入党,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亮点;第三批队员有13人,从2月28日抵达十堰,到3月15日完成任务,虽然只有短短17天,但他们每个人的表现都很突出。
在他们征战湖北的40多天时间里,我连线采写他们的文章超过50篇,这也是我从事记者职业26年来写稿最多的日子。这些文章除了在玉林日报新媒体刊登,在报纸上发表,其中有两篇文章《她们能征敢战 在一线展巾帼风采》《尹源发:援藏退役老兵的最美逆行》还分别上了3月16日、5月20日的《学习强国》。
核酸检测的故事
我与“排雷兵”面对面
□本报记者 禤 繁
我一直认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是记者的终极追求。2020年春节的风云突变,却让我直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场上弥漫着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敌人,戴上口罩,骑着我的小电驴,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第一线采访。
这里是新冠病毒的排雷区!如果说病毒是一颗颗深埋在地下的“地雷”,那么他们就是冲在最前面的“排雷兵”,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楼病毒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仿佛身着白色战甲的战士,开始了细致而繁复的排雷工作。微升!当检验科副科长、病毒实验室具体负责人叶瑞国提到这个单位时,纯文科生的我一头雾水。他说大家平时熟知的1毫升是1000微升,非常非常少!当得知他们要将样本分成每份200微升,再分别吸取20微升试剂和5微升样本进行试验,我只能用佩服得不能再佩服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防护服和N95口罩成了稀缺资源,所以他们当时只能尽量延长使用时间,往往工作长达10个小时,而我在疫情结束后得以体验这一身装备时才知道什么叫“密不透风”,整个人好像被罩在一个塑料袋子里,走动、动作都极易变形,感觉非常憋气,简直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完成那么多高精度精密动作的。
“啊……”我尽量将嘴巴张大,检验员将棉签深入我口中,在喉咙深处稍用力刮了几下,一时间感觉喉咙比较痒,有点恶心、难受。3月4日,为了采写核酸检验一稿,我亲身体验咽拭子取样。说老实话,这还是我生涯中的第一次,隐隐有点忐忑和不安,但无体验无真相、无采访无好稿,这是记者的职责,也是新闻的意义所在。
八方支援的故事
我见证那幕幕暖心的瞬间
□本报记者 蒋金泰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但病毒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有幸见证和记录了玉林社会各界爱心汇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一幕幕暖心的瞬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依旧心潮澎湃。
在疫情暴发初期,最短缺的还是口罩。1月31日,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医用口罩等物资十分紧缺,玉林爱心企业家覃冠华、庞富英等来到广昆高速公路玉林北出口疫情检测点,将煞费苦心筹集到的7000个防护口罩送到坚守抗疫一线的执勤人员手中。在采访中,我了解到,防控一线急需口罩的情况,让覃冠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到购买的渠道后,想方设法采购了这批口罩捐赠给防控一线人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抗疫一线采访中,让我感动的还有一群寒假返乡的大学生,他们主动请缨,加入到各个防疫志愿者队伍中,有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成为疫情防控前线的一支生力军。刘夏沅是中国民航大学的一名返乡大学生,她说:“我觉得自己应该为这次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特别是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的家属需要关爱和照料后,她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送去暖心物资,提供子女学业辅导等暖心服务。此外,陆川县飞铖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泽铖了解到广西支援湖北十堰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缺少运动服等生活物品后,主动对接,全力克服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布料不足、物流不畅等困难,加急购买原材料,组织全公司最熟练的工人,加班加点,以最快的时间赶制出900多套爱心服装,向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送去温暖关怀。
英雄凯旋的故事
我在车顶拍摄抗疫英雄车队
□本报记者 陈 东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春回燕归,英雄凯旋。虽然过去了整整7个月,但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清楚地记得,4月4日那天雨特别大。为了便于熟悉场地和顺利登上悬而未决的拍摄车,我提前了约一个小时来到广昆高速公路玉林北出口。没料到,一些群众来得更早,正在“占据”好的观看位置。雨越下越大,而通过各种渠道知晓消息并自发来迎接玉林市援湖北医疗队凯旋的人们却越来越多,男女老幼无不翘首以盼……
大雨浇湿了人们的衣服,也给拍摄增添不少麻烦。距离车队到达前半小时,下了大半天的雨停了。通过协调,我和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小白也顺利上了一辆警车。那是唯一一辆流动的拍摄车,负责车队从高速出口至玉林市卫生健康委行进中的跟拍,这是报社整个采访拍摄计划中的诸多位置的其中一个。
医疗队45名队员到达后受到了热烈欢迎。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后,队员们乘坐的两辆大巴在一辆警车开道、18辆铁骑护航下向市区行进。这样的礼遇,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头一回见到。
警车开动,速度时慢时快。两个人挤在车顶拍摄,闪转腾挪都受到了一些限制。车辆快速行驶,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快门声与沿途欢迎英雄归来的人们发出的呼声融在一起,让我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高速引道、二环北路两边迎候的人们出乎意料的多。路边人们欢呼相迎,车上队员们挥手致意,车上车下的互动是那么自然。这一刻,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警灯闪烁、警笛鸣响,10多分钟、约五六公里的行程留给人们致敬和拍摄的时间并不多,但我更愿意看到队员们能早些下车,和亲人、同事团聚相拥。车辆停稳,车门打开,队员们一下车即被鲜花拥抱包围。那时的情景,现在想起,心里仍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新闻推荐
竹林很美 “蛤蒌”太香 西埌木棉这个美丽乡村,“乡愁”的主题让人泪目
来一场竹林盛宴陶器的文化,孩子们听呆了陶社里“玩泥巴”的大人震撼的图书馆一角久居城市,钢筋水泥的包围是不是让你总在梦...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