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城市的留守儿童 遭遇“二次留守” 留守儿童的暑假
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留守儿童一道过暑假。
志愿者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
每年暑假,都有大量的留守儿童涌向他们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和父母短暂地相聚。他们当中,有的由父母回来接,有的则由亲朋送去。暑假结束前,他们又会被送回到农村。这些留守儿童来到父母身边后,因父母工作忙陪伴他们的时间并不多,遭遇“二次留守”。 而无法与父母团聚只能继续在老家的留守儿童,因为得到社会的关爱,暑假也过得多姿多彩。
暑假的第一天,在深圳龙华打工的李清就回陆川老家,把孩子接到了深圳。在东莞清溪镇做生意的梁森,因工作忙无法抽身回北流老家接孩子到东莞过暑假,则委托亲戚送过去。然而,两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虽然来到了身边,但是陪伴他们的时间却很少,到现在都没有带他们出去玩一次。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在珠三角务工的学生家长,他们表示,因为忙于上班而且厂里经常要加班,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通常是在下班后才有点时间陪伴孩子。平时只能把孩子留在出租屋活动,或继续让孩子的爷爷奶奶过来照顾。这是许多在外打工的家长的普遍做法,也是无奈之举。“往年生意不忙,我们都会带孩子到珠三角城市玩一下,还会督促和指导孩子做暑假作业,今年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现在只好请侄女帮忙照看。”梁森说。
在广州做贸易的刘桂,因为生意忙无暇顾及孩子,他索性将孩子送去暑假培训班学画画,“培训班学费并不便宜,但没有办法,让孩子整天待在家里也不好,让他在暑假多学点东西对他成长还是有好处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暑假期间,有的家长会送孩子参加“小候鸟”夏令营活动,但大部分家长因各种原因而未让孩子参加,而是选择留在身边。父母要上班还经常要加班,孩子们大多只能呆在出租屋里,很少有机会体验城市的暑期生活,甚至与父母交心的时间都没有多少。相见容易交心难,“小候鸟”遭遇“二次留守”。
农村留守儿童有爱不孤单
有部分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而无法相聚在一起,只能继续留守在老家的儿童。然而,他们并不孤单,因为他们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7月10日,北流市西埌平山村、坡心村的儿童家园里,欢声笑语不断,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工正与一群留守儿童玩游戏互动。当天,玉林师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扶贫 大候鸟”实践团联合北流市义工协会共同开展的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为孩子们带去音乐、舞蹈、绘画、折纸、手工等趣味课堂,还为他们带去了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类似的活动,每年都有开展。据了解,从2016年起,每年暑假,北流义工协会都会联合共青团北流市委员会、北流市文明办、城南街道、陵城街道等部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桂塘社区、永顺社区、儿童之家等开展“七彩假期”大学生公益课堂活动,为留守儿童、务工随迁子女等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让他们的暑假生活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而在陆川县沙坡镇中心学校等乡村学校,这里的留守儿童的暑假也过得很开心很有意义。暑假期间,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支教团队,来到这些山区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英语、绘画、DIY手工制作等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让山里的孩子们也可以学到一些新鲜的知识。据悉,从2017年开始,支教大学生就开始关爱这些留守儿童,每年寒暑假他们都到这些学校支教,让他们也能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新闻推荐
冯兴新正在护理自家果树。冯兴新是北流市山围镇山围村一名朴实的农民,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仍壮心未泯。目前,他一个人每天辛苦...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