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村: 勤廉基因滋沃土 家风春霖育新苗

玉林日报 2019-03-06 07:00 大字

室内陈列着流传几百年的萝村家训。

家训是萝村人心头不灭的明灯。

萝村建设成家规家训示范点,吸引周边市民前来参观、学习。

坐落在大容山脚下的北流市民乐镇萝村,风景怡人,历史悠久,素来有兴学重教、诗礼传家的传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近年来,萝村成为北流市党风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少人慕名而来,实地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萝村传统的家规家训,接受清廉思想的熏陶。

好家风是村民和谐、家族兴旺的催化剂

萝村是一片始建于明代中期,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古村落,宅院府第连片,其中云山寺、古戏台、陈锡门祠、无锡国专旧址、国学大师陈柱故居等,在悠久历史打磨下尽显书香门第的韵味。

在悠长的历史里,萝村人重家风、传家教之气盛行,当地人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及家风家训作为规范自我行为的铁律,逐渐推动着各姓氏间、各村镇间做到互相尊重、相亲相爱。萝村人口2600多人,姓氏有十多种,其中数陈姓人数最多,他们在村子里秉承着“诗礼传家,俭以养廉”的家训,各姓氏间和睦相处。“全村有十多个姓氏,人数最少为何姓,全村只有一户人,但长期以来在一块生活、劳作,相互间亲如兄弟姐妹,没有人会因其人少而欺负,反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萝村村支书陈起华告诉记者,家训十条中明确指出“和则万事兴,勤则万事立”,在这条家训的鞭策下,家族兴旺、村民和谐。

坐拥数百年凝聚而成的文化底蕴,每日浸润在如此环境下,加上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求知上进的精神在萝村蔚然成风。从萝村走出去的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陈柱告诫儿女以诗书养性,甘贫乐道,以求实学,陈柱的十个子女受到熏陶,在他的教导下,个个成为教育、医学、艺术等领域的佼佼者。后人也以陈柱一家为榜样,用诗礼宏志教导子女。

传廉颂廉,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好家风支撑起萝村良好风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丈夫一生,廉耻为重。”这个古村落里,总结出百条家训、箴言,通过上墙装裱、绘画展示、专题讲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家风家训,全方位传廉、颂廉,号召村里群众主动学廉、知廉、守廉、倡廉,潜移默化中,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氛围浓厚的基地逐渐形成。

萝村颂廉倡廉氛围浓厚。记者在萝村采访时,总能听到老人把家风廉洁的话挂在嘴边,告诫身边人“君子当权积福,小人仗势欺人”;“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防止身边人贪腐、非法牟利将自己“拉下水”。

近年来,萝村深挖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中的廉政文化精华,全方位展示陈氏家族的传统家规家训及良好家风,被列入玉林市首批传统家规家训示范点,也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党风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自萝村家规家训示范点成立以来,当地共接待近2万多参观学习者,许多单位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到萝村家规家训示范点参观学习,接受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和传统家规家训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激发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自觉树立良好干部形象。

通过家训给子孙植入“勤廉基因”

“萝村陈氏是当地的‘书香世家’,名人辈出,其中陈柱最为出名,他无论从文学修养还是政治清明等方面,都受到后人称道。”萝村的退休老师陈起涟说,陈柱毕生克勤克俭,谨守家风庭训,唯爱书成癖,平日教书所得薪金,除家庭开支及子女教育费外,倾囊购书。同时陈柱常以其父陈干丞的德行教育子女,“乃祖立身虽不显,廉节清明常藉藉,坎坷世路六十年,长在里闾为柱石。”希望其子女后辈可以保持祖辈清廉美德,修身立行,不忘报国。

“清廉不足耻,贪污、腐化、损人利己最可羞……”走入萝村传统古村的无锡国专旧校址,屋内两侧排列着杰出典范介绍、萝村家(祖)训十条以及大量家训箴言,浓墨重彩地描述着“书香世延”“尚勤崇俭”。村中族老、乡贤们表示,家训是萝村人不灭的灯塔,通过家训给子孙植入“勤廉基因”,自觉追求高尚情操,拒腐防变,成为如先祖陈柱一般德艺双馨的社会楷模。记者了解到,萝村自明朝以来共出进士4人,举人12人,贡生20人,文武秀才76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15人,教授专家19人,全村大学生近270人。

新闻推荐

广西玉林市第八届“大地杯”象棋公开赛落幕 特级大师王天一强势夺冠

本报讯(记者曾维栋)3月1日,2019广西玉林市第八届“大地杯”象棋公开赛落下帷幕,特级大师王天一展示出超强的统治力,以13战不败...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