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覃军: 让贫困户不出村就能脱贫

玉林晚报 2017-11-13 13:50 大字

覃军(左一)在向种植户了解牛大力生长情况。在北流民乐镇贺平村,人们经常能看到驻村第一书记覃军怀揣笔记本走村串户,有时还挽起袖子收割药材、卷起裤脚踏入田间,村里大小角落随时有他的身影。

“我的目标就是要让贫困户不出村就能脱贫致富。”覃军说,除了发展种养业,还要依托岭坪桃花溪艺术山庄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乡村旅游业“零”突破,开拓增收新渠道。

助经济能人壮大产业,促贫困人口就业

“受自然、经济等影响,村集体缺产业、环境差、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村支部书记陈计庭的介绍,让刚进村的覃军不得不直面山村的困境,觉得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番走访后,覃军决定发动村中的经济能人发展种养业,以此拉动贫困人口就业。

“在村里种牛大力的兴业籍老板陈坚已获初步成功,便决定助他扩大种植。”覃军介绍说,陈坚迁移了基地里原有的大批发财树,目前,牛大力已扩种了300多亩,总面积达540多亩。扩种需增加人手,有10多户贫困户在基地获得就业机会,一天有80元收入,还包吃早中两餐。经济能人产业壮大,拉动了贫困人口就业。贫困户何泽昌是木匠,患上了尿毒症后每周一次透析,月花费一千多元,家庭状况一落千丈,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后开支更是捉襟见肘。夫妻俩经覃军介绍进入基地,月收入达5000元左右,家庭经济发生了转变。

目前,贺平村已形成了牛大力、沃柑和柠檬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种植基地不仅壮大了村产业,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覃军说。

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发展旅游产业

贺平村地处北流城区至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二级公路重要位置,公路的通车让山村的生态旅游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旅游业非常适合贺平村。”覃军说,这里不但地理位置优越,还有百年的古拱桥、黄糯冲瀑布和古战场遗址等资源,开发好这些景点,村里的旅游业就能发展起来。

有了想法,覃军决定先从改变落后的村貌开始。在他的努力下,贺平村争取到了400多万元资金实施房屋风貌改造工程。如今,在公路可视范围200米内的建筑变了样:琉璃瓦、白墙体、红线条,山村已是一派靓丽田园风光。

“现在还申请了200万元自治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准备建宾馆。”覃军说,经营收入将归村集体,用以民生工程。

扶贫路上,他从没放松过

“小伙子很阳光、工作很来劲。”村民对覃军总是赞叹有加。担任第一书记后,覃军留给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整天都忙在村里。他先后组织了7个帮扶单位150人次入村了解贫困户情况,筹集2万多元帮扶物资,实现结对帮扶贫困户103户;工作之余他走村串户200多次、发放联系卡、撰写调研报告和民情日记,甚至还向村民学方言。

为了帮助贫困户提升劳动技能,覃军多次开展相关培训,学员达400多人次;还帮助解决了村小宿舍楼建设资金300万元、危桥改造项目资金70万元、村屯道路硬化专项资金40万元、获捐基础设施修缮爱心款3.5万元。

去年“国际扶贫日”,覃军联合当地扶贫办、水果局、

银企等举行产业扶贫项目示范点暨香水柠檬签约,促成了富霖果业公司与贫困户签订柠檬种植包回收合同,农户获得免费树苗、化肥等物资和技术支持,103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如今,村里利用村屯绿化专项资金1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沃柑、密丝枣树苗7000株;利用专项资金36万元修建公路2.5公里……

新闻推荐

“双十一”义卖 爱心不打折

本报讯(记者曾昶通讯员陈军)11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北流清华第一、第二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不打折”义卖活动,小朋友和家长、老师把他们制作的手工作品、玩具、食物拿出来...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