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陇西园:一座建筑文化“大观园” 位于北流市石窝镇龙田村车头岭,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保留了岭南四合院的原貌,融入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

玉林晚报 2017-06-12 10:58 大字
陇西园正门风雨桥建筑风格的走廊。陇西园的后花园。由石雕制成的大型屏风。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陇西园生态民居度假山庄位于北流市石窝镇龙田村车头岭,其建筑保留了岭南四合院的原貌,还融入了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以及苏杭等地的民居文化精髓。今年春节期间,每天吸引游客3万多人。

陇西园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单后花园就占地40多亩,目前主体工

程完成了90%。近日,记者走进陇西园,领略到了它的神秘与壮观。

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

陇西园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保留了岭南四合院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和苏杭等地的民居文化精髓。而府内丰富的石雕和木雕作品,则又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座建筑文化的“大观园”。

在陇西园入口处,是一座呈半月形状的假山,上面草木葱茏,怪石嶙峋;与之相伴的是一个小巧玲珑的水池,池中,鱼翔浅底,静波微漾。

陇西园以一座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的四合院为主体,楼阁轩榭环绕四周,漏窗回廊迂回曲折。周边围墙则由模仿侗族风雨桥建筑风格的走廊组成。整座建筑利用自然地势,将每一座走廊、横屋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既各自独立,又互相照应,俨然是一座古建筑文化的“大观园”。站在陇西园后花园最高处的凉亭朝四面眺望,周围是高山回环,草木茂盛。

从陇西园正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由石雕制成的大型屏风。屏风的后面并不是主屋的正门,须从右边绕走10多米,才会看到气势宏伟的四合院。

四合院为两层建筑,门口两边是对称的四幅石雕,门框由铜制成。进入天井和主屋的中堂,要经过两重木门,原始地复制了古代建筑设计的风韵。第二层两边横屋的屋顶采用悬山顶,顶上雕出瓦垄、勾头、滴水,设有屋脊和鱼龙吻。走廊的柱子则为大理石构造,现代与传统之间,弥漫着由古建筑演变而来的现代时尚元素。

二楼上下两座的大厅均为梁架结构,一根根错落有致的木头,支撑起一种建筑的生命力,给人带来古代建筑特有的美的享受。

一座“石雕文化博物馆”

行走在陇西园中,仿佛徜徉在石雕的万千世界。

单单是陇西园的屏风,便是一幅精致的石雕作品。这幅名为“夜宴桃李”石雕是以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的内容进行雕刻,采用浮雕中的镂空表现手法,使得图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身姿婀娜的侍女衣褶流畅、楚楚动人;黄髫垂发,怡然自乐。作品将李白笔下的“春夜宴桃李园”表现得丰满而生动,令人观之忘俗。

在四合院的天井,一幅“五蝠归堂”图四周每个角都雕刻着一只衔着铜钱飞翔的蝙蝠,中间还有一只神态安详的大型蝙蝠,将蝙蝠正飞于天空的神态雕刻得神形兼备,呼之欲出。

“石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石雕作为装饰,不但格调高雅,还可以弘扬传播这种传统文化。”山庄的主人李先生说,石雕文化源远流长,是刻写在石头上的历史,应该好好珍惜。

一本立体的建筑文化之书

仔细观察整个陇西园,你将会感受到古建筑营造的遗风。无论是四合院的整体设计,还是建筑的装饰,都力求保持古时四合院的原貌,每个细节的设计都结合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将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和古建筑之雅致以及结构之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渗入了现代化的民居气息。

李先生是一名建筑商,对建筑文化情有独钟,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费进修建筑学,整个山庄均为他亲自设计。“我建造陇西园山庄,就是想将平生所学展示出来,同时也是想通过山庄把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粹传承下来。”李先生说,对丢失的传统进行抢救、恢复传承和赋予新的内涵,既是一种无声的责任,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担当。

李先生说,四合院周边的走廊之所以全部使用风雨桥的建筑风格,也是想将风雨桥这种很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展现出来。“走廊还将打造成文化长廊,使之成为各种民俗文化知识的载体。”

在陇西园门前广场上,是数株体形粗大的荔枝树。李先生说,这些荔枝树全部是从高州购买回来的,树龄都超过了60年。在陇西园后面的山坡上,是一个供村民和游客游玩娱乐的近40亩后花园,各种果树、风景树以及奇花异草散发着勃勃生机,行走其间,让人恍然走进了优美的桃花源之中。

新闻推荐

35年前,他救起20多人,却没能救起自己的两个女儿;35年后,他身体欠佳 爱心人士为英雄送来2.3万元慰问金

6月8日,郑四海和妻子坐在屋前。南国早报记者吕海锋文/图35年前,北流市塘岸镇蟠龙村圭江渡口发生沉船事故,41名村民掉到湍急的洪水中。危难之际,村民郑四海没有丝毫犹豫,一人救起20多名落水者,却没能救...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