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6岁男孩渴望有个家

玉林晚报 2017-04-06 15:12 大字
北流义工给阿过(右)发放由爱心人士提供的资助款今年16岁的阿过(化名)是北流市北流镇城东初中初二学生。他家境贫寒,母亲智障,要不是邻居帮忙照顾,他或许在襁褓就已夭折。父亲为他取名“阿过”,是希望儿子能够过得好一些。然而事与愿违,因为贫穷,他差点辍学;因为旧屋成了危房,他将居无定所。

寒冬过去,春暖花开。这段时间,在政府、北流市义工协会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阿过“我想有个家”的梦想有望成真。

多亏义工资助,男孩可以继续学业

阿过出生于北流市西埌镇平山村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李尚开今年64岁,因无文化、无技能、劳动所得甚微,直到40多岁仍未能成家。无奈之下,娶了一名智障女子为妻。

妻子赵金兰是崇左市大新县人,比李尚开小10岁,因为智障,无劳动能力,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婚后她连生两个孩子,因不会护理,两个孩子都是未满月就不幸夭折。当她生下第三个孩子即阿过时,邻居心生怜悯,帮忙照顾、护理,孩子这才活了下来。李尚开为孩子取名“阿过”,希望儿子健康成长,日子过得好一些。

因为贫穷,没读过几年书,李尚开性格木讷、不善言辞,跑了8年都没能给儿子办好户口,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上学年龄。

直到阿过10岁时,爱心人士帮他办妥户口事宜,阿过这才告别“黑户”身份,在爱心人士和义工资助下上学。

北流市义工协会会长李俊红说,阿过读小学二年级时,他们第一次走访,见阿过蹲在家门口玩石子。他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厨房破旧不堪,父亲在外耕田,母子俩连午饭都没能吃上。从那时起,协会资助阿过上学,他曾在蒲公英之家生活、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来到北流镇城东初中继续学业。

阿过性格内向、文静,平时话语不多。义工除了资助他,还每月去看他,给他灌输“心灵鸡汤”,鼓励他做一个自信的男子汉。

梦想照进现实,“爱心小屋”正在筹建

在学校,阿过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正常上学。但一回到家,他知道自己家与别人不一样,父辈几兄弟共有的老房子,父亲仅分得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如今房子成了危房,其他人有钱建房,早已搬了出去,就剩他们一家仍住在老房子里。

对阿过而言,母亲宛如陌生人。她天天把垃圾捡回家,捆成一袋袋,放在公共通道上,每天与垃圾同睡。

渐渐长大的阿过很懂事,他会心疼母亲,渴望自己有一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有父母的床,有自己的空间,一家人住在一起,过上正常生活的家。

因为是农村低保户,阿过家可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但他们家连启动建地基的钱也拿不出来。

为帮阿过圆“我想有个家”的梦想,3月24日起,北流市义工协会、社会各界积极奔走,帮阿过筹建“爱心小屋”。北流义工罗智此前身患重病,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这次他个人捐款3000元。在他的带动下,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截至昨日上午10时,累计捐款17590多元。阿过的亲戚也热心捐助。此外,阿过一家已被列为***对象,当地政府在想办法帮他们脱贫。

按计划,将为阿过建一个约60平方米的房子,目标筹款2.5万元。如今建房资金已筹得差不多,筹建组多次与村委会沟通之后,计划于4月14日开始建设“爱心小屋”。(记者 陈君铭)

新闻推荐

北流—— 工人假期坚守一线全力推进“白改黑”

本报北流讯为营造良好环境迎接将于4月18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三月三”和清明节假期期间,北流市的建设者们坚守在施工一线,全力推进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此次北流市区“白改...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