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开始用退休金资助贫困大学生77岁老人为27个“子女”倾尽所有
除了报纸,周兴云的家几乎没有家具。
今报记者赵劲松 文/图
“叔公,感谢您的滴水之恩,待我学成之日,定当涌泉相报。”2月27日,北流女大学生周丽丽踏上了离家的列车。临上车前,她给一名77岁的老人发了一条短信。这个被称作叔公的老人叫周兴云,与她并无血缘关系,4年来却一直默默地给她寄钱,助她完成学业。像她这样获得周兴云资助的大学生还有26名,虽然老人倾尽所有,家徒四壁,但乐此不疲。
不恋酒茶,为贫困学子捐资
周兴云是北流人,23年前从北流市附城粮所退休。老人有5个子女,孩子们曾数次劝说他同住,以方便照顾他,但他还是选择了独居,每个月靠2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在家待了十几年后,他觉得钻茶馆、打麻将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便去北流周氏联谊会发挥余热。联谊会的工作五花八门,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为贫困学子“四处化缘”,以让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2012年8月,联谊会照例对一批刚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进行捐资。看着花名册上长长的名单,周兴云心如刀绞。他寻思:如今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自己不抽烟也不喝酒,儿女也都有工作,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外,还有不少结余,何不拿钱做点有意义的事?
“我一生清贫,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年幼的我长大。我文化不高,更能体会到想要读书却没有条件读的痛苦。所以,一定要尽力去帮助他们。”从那时开始,周兴云就暗自决定,除了联谊会的捐资外,再拿出自己的退休金献点心意。于是,他从名单上选取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私下对他们进行资助。
那年秋天,周丽丽考上了郑州大学的医学专业,她也被联谊会列入了资助名单。除了联谊会的1000元之外,她还收到了周兴云的500元。老人对她说:“钱虽然不多,却是我的一份心意,希望多多少少能帮上忙,让你早日完成学业。”朴实的话,让她瞬间泪流满面。
去过27名受助学子的家
周兴云独居的小屋在北流城区,是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平房。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整个房间装满了一叠叠整齐的旧报纸和贫困大学生的资料。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看上去显得很寒碜。然而,看着摆在桌面上的一个牛皮信封和几张薄纸,才明白了他清贫的原因。
周丽丽1700元、周小又1600元、周永池1400元……上面记着27个人的名字,他们都是4年来周兴云资助过或正在资助着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很难相信,一个靠退休金生活、对自己如此“刻薄”的老人,为贫困学子花起钱来却是满腔热情。
“每一个孩子的家里我都去看过,确实贫困,让人心酸。”周兴云说,为了全面了解受助学生的困难,27个人的家里他都去过。走访的形式,大多数时候都是步行,“要爬山,连摩托车都去不了”。常常他带着两个面包和一壶水就出发了,每次出去,往往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跋山涉水,经常要在路上周折,对于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困难。好几次,周兴云回家后就感冒了,但过几天他又出发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如同自己的子女,路的远近,从来不是隔断他前进步伐的障碍。
年龄大了,担心不能帮更多人
“一个退休老人对助学这么热情,我们也自愧不如。”北流市民乐镇的一名村民说,周兴云的行为让大家肃然起敬。如今,他去到哪一个乡镇,都会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周丽丽说,当她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老人还资助着其他人时,惊讶之余感动得哭了。“这就是人间大爱。”每次从学校回来,她都会带着自家的土特产去看望老人,陪他聊天。临走之时,老人总要强行往她手里塞钱,看着老人日渐衰老却又坚毅的面容,她总是哭得一塌糊涂。
对于村民的赞誉和受助学生的“报答”,周兴云却看得很淡然。他说:“我做这些事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他们能学好本领,早日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让他很有成就感,变成了他继续扩大资助范围的动力。
不过,周兴云如今有些心伤。因为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精力日渐有限,他担心以后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了。
对此,联谊会的成员表示,老人的善举很让人感动,但毕竟年纪大了,不能总是这么操劳,希望他能保重身体,“他热心的事业,还有我们继承呢”。然而,这位“倔强”的老人似乎还不想放手,“我还会继续下去,以后能帮多少是多少”。
新闻推荐
梁女士在路边产子,民警帮忙接生。 北流市公安局供图今报北流讯(记者周伟武)“就要生了,就要生出来了。”8月6日晚11时许,北流市交管大队事故中队的民警处理事故回程时,在...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