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被认可而不是被同情
梁芳蓉和父亲在一起开栏语
知识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更是如此。然而当他们拼尽全力,考上重点大学后,那五六千元的学费,成了一道实实在在的坎。为帮助贫困学子顺利踏入大学校园,玉林市微进商城、玉林晚报联合启动“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出10名贫困大学新生,每人可获微进商城提供的5000元圆梦助学金。近期记者陆续上门走访这些寒门学子,在调查核实他们家庭状况的同时,更被他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深深感动。
蹲下身来,梁芳蓉摸摸小黑狗的脑袋,作为它“尽职”地看好鸡房鸭舍的奖励。端起拌好的米糠,一声令下,一群鸭子、几只小鸡将她团团围住,欢快地啄食。随后,梁芳蓉转身走进厨房,为爸爸、弟弟准备晚餐。
5年前,妈妈因病去世,爸爸只能在村子附近找泥水活干,照顾3个年幼的子女,赚钱供他们上学。如今,弟弟还有些贪玩,姐姐已远嫁他乡,17岁的梁芳蓉成了乖巧懂事的姑娘,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妈妈因病辞世,女孩决意学医
11日上午,沿着一条仅能容纳一人单行的泥土小径,记者来到了梁芳蓉位于北流市新荣镇扶中村的家。令人意外的是,眼前这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骨子里却是一个“女汉子”。得知记者要“家访”,懂事的梁芳蓉特意爬上家门前的龙眼树,摘好一大束龙眼待客。
2010年2月,梁芳蓉的妈妈因心脏病离世。当时她正在新荣三中读初二。一直以来,自己成绩并不稳定,时好时差。妈妈去世后,她“死命地学习”,到了初三,每次都能考年级第一,后来顺利考上了玉林高中。
今年高考,梁芳蓉考了587分,超出一本分数线107分。填报志愿时,她决定填“南方医科大学”,立志学医。“以后可以帮人看病,还可以帮到家里。”她十分清楚,自己选择的专业不好学,所以现在就开始自学大学英语、高数,还在家练字,同学送了她几本字帖。她也知道,从医不易,可她说:“我在农村,什么活都干过,吃过苦,所以能扛得住。自己辛苦几年,赚到钱,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去做泥水工了。”
收割播种插秧,女孩样样都干
结束了紧张的高考,很多学生趁着暑假好好休息、放松,然而17岁的梁芳蓉却忙着割稻、脱粒、晒谷、播种、插秧,喂鸡、做饭,里里外外的农活、家务,小姑娘干起来得心应手。
“先用泥把秧盘铺平,撒上稻种后,还要用扫帚把稻种打入秧盘的孔内,最后施肥……”家里一亩多的农田,成了梁芳蓉的“主战场”,除了体力活,就连播种这样的“技术活”,小姑娘说起来也头头是道。
“连播种你都会?”面对记者的惊讶,一旁的梁父愧疚地笑了笑:“没人做,不会也不行啊。”爸爸干泥水活,每天工钱有120元,弟弟在家晒稻谷,姐姐又已远嫁,懂事的梁芳蓉便成了家里的主力。
连着三四天夏收,梁芳蓉也觉得自己体力透支。“早上7时下田开始割稻,还要打稻谷,中午回家休息一两个小时,下午接着干。”一天下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梁芳蓉很想直接躺到床上歇一下,可她还得赶紧生火做饭,“爸爸在外面也累了一天,我想在他回来之前把饭做好。”
渴望被认可,而不是同情
大学四年,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梁芳蓉估计至少要四五万元。她首先想到自己打工赚钱,“北流街上,凡是贴有招工信息的店,我都去问了,可人家不招暑假工。村子贴有工厂的招工启事,我也打电话去问,也被拒绝了。”乐观的梁芳蓉想,既然找不到工作,那就好好帮家里干活吧。
夏收、播种,忙完家里的农活,梁芳蓉也没闲着,跟着姑姑到北流街上卖菜。“清晨5时起床,到田里摘菜,6时多就要到街上摆摊了。”第一天,姑姑教会了梁芳蓉使用手杆秤,便放心地把菜摊交给她独自看管。
“很多老人见我是学生妹,觉得我不会缺斤少两,都来光顾我的菜摊。”让梁芳蓉难以接受的是,买菜的老人总喜欢问她,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出来摆摊?知道了她的身世后,老人怜悯的神情、语态,让梁芳蓉很受伤,她眼里透着一股倔强:“我们这种家庭的孩子,喜欢被人认可,而不是同情。”
缺少母爱,梁芳蓉的性格有些懦弱、内向,直到高二,文理分班后,遇到了班主任罗老师,她才渐渐变得开朗、自信。
罗老师对梁芳蓉关爱有加,把自己大学时穿的衣服送给她,在班上让她做数学课代表、学习委员。一次晚自习,罗老师悄悄把梁芳蓉叫到操场。“我以为自己做错什么了,被罗老师叫出去批评。”想不到,罗老师为她煮了一碗玉米粥,特意叫她到操场上喝粥。梁芳蓉说,这些帮助、关怀,她会铭记在心。
新闻推荐
实行服务评分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