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月日在广东打工的容县灵山镇的多位农民请假回乡来到邻

玉林日报 2012-05-10 04:34 大字

5月7日,在广东打工的容县灵山镇的10多位农民请假回乡来到邻近的北流市大坡外镇,找到该镇供销社主任苏怡龙,要求加入供销社牵头成立的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吸引他们如此强烈加入的要件是这个合作社正在发展的小青瓜项目。记者追寻这个“特别事件”,不但发现了这个成立了4年多的农业合作组织对周边农民的巨大吸引力,而且看到一种新型的生态特色农业正在以大坡外镇为中心持续发酵、发展的过程。苏怡龙——这名年过五旬的“老供销”是这个“传奇”的主要缔造者,理解了他的“市场逻辑”就把握了解密这个“传奇”的关键。■合作社成立的“市场逻辑”

2007年12月,北流市大坡外供销社联合该镇10位荔枝种植大户共同出资组建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当时的玉林还是非常稀罕的事物,那么它成立的“市场逻辑”是什么,作为它的创始人之一——苏怡龙思考的原点在哪里呢?

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苏怡龙说这些都不是当时思考的重点,他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合作社改变这个荔枝生产大镇沿袭了多年的传统的销售模式。

个体经纪人曾经是北流所有荔枝产区最大的中介商。每年荔枝成熟前后,众多的经纪人各显神通,与全国各地的水果销售商联系,拿到订单后,经纪人再负责到产区收购。然而这些经纪人在当地荔农眼中却经历了从“天使”到“奸商”形象的转变,苏怡龙说:“20世纪90年代是荔枝的卖方市场时期,经纪人为了巩固自己的货源,自然得千方百计地维护好农民的利益。然而荔枝是一种不易保鲜的水果,随着产量的增加,在新世纪荔枝很快就步入了买方市场时期,经纪人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了不断压低荔枝收购价,这些都是市场利益使然!”

在这名“老供销”看来,市场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然而这时代表千家万户荔农利益的代言人却没有了。“如果说卖方市场时期,经纪人尚可以作为荔农的利益代言人,那么到了买方市场时期农民只能单家独户直接面对市场的波动,荔枝价格如过山车般地从20世纪平均价格6元/公斤跌到了0.8元/公斤,荔农除了无奈叹气外没有任何办法!”

传统的荔枝销售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它既不能指导荔农合理化生产,更不能让他们取得合理的回报。于是代表众多果农利益的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就应运产生了,短短数年间,专业社服务管辖范围就从大坡外延伸至北流清水口、新丰、隆盛及容县灵山等镇的20个行政村,入社农户4000多户,荔枝种植面积2000公顷。“代表着果家利益的专业社能以平等的姿态与强势的水果销售商对话,‘一致对外\’的结果是从2008年起荔枝价格止跌回升,不断走高!”苏怡龙说。■“精益求精”的最给力结果

2008年春,加入了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大坡外镇大坡内村的青年农民李林把握了其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荔枝价格连年低迷已经让很多荔农放弃了这个当地农民多年家庭收入中最为重要的“摇钱树”,转而另谋他途,山岭中漫山遍野的荔枝林的管护可用无人问津来形容。而这些,却被这名20多岁的农民看成一个机遇。

他逐家逐户与村中的农户签订协议:他负责管理荔枝林并进行品种改良,有效益时双方按约定分成。协议几乎没费多大口舌就签订下来了,李林手中一下子就有20公顷连片荔枝林。而在这一年里,他埋头在山岭中进行荔枝的高位嫁接,把大路货产品——禾荔、黑叶荔改良成优质品种中华红、桂味等品种。

李林的行为全部是在合作社指导下进行的。苏怡龙说:“合作社作为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一定要正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农超对接此时已是大势所趋,而超市对购进的农产品在农药残留、外形等指标上有严格的要求,这自然倒逼着合作社指导荔农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种改良!”现在专业社有水果嫁接专业技术人员31人,目前优质荔枝品种中华红、桂味等已经达到533公顷。合作社每年还定期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今年还花了重金专门引进以色列的荔枝保鲜技术,这种技术把荔枝保鲜时间延长到1个多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荔枝的市场竞争力。

这种对品质的精益求精在2009年得到合理的回报,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荔枝生产基地的水源、土壤、农药残留等指标全部通过全球第二大销售商家乐福公司的检测,当年4月二者正式签订102万公斤的荔枝供应合同,每公斤的荔枝销售价5.5元。2010年合作社的荔枝又成功进入“家乐福”所属的73家超市以及玉林市金城商厦和柳州、桂林、深圳等地的大超市销售,农民李林由此也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精致生产”催生生态农业

现在家乐福从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采购的农产品已经从荔枝扩充到小青瓜、百香果、龙眼、法国豆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都是“精致生产”出来的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一方面它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又大量使用农业传统技术,例如农田需要精耕细作,施放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并且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些让苏怡龙发现山区农业在“精致生产”方面的优势,“我们山区乡镇缺乏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发展的条件,然而在‘精致生产\’方面却有着天然的生态优势!”

苏怡龙带领记者来到最边远的山区村——古哿村,这个位于天堂山深处的山区村利用当地优质山泉水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农业。随处可见依山而建的一茬茬的水稻梯田,水稻中套养鲤鱼、泥鳅。梯田的旁边星罗棋布着一张张小鱼塘,养殖着全部用薯叶、青草喂养的草鱼。在地势较平的地方则是农户建设的小猪场……这里一亩农田的产值早已经超过万元。“这是一个循环型的生态系统,猪场的部分排泄物用来发酵沼气,部分粪便经过发酵育出的虫蛆全部用来做鱼料,肥料及沼渣则可以浇灌给山上的果树、茅草、红薯苗,红薯叶全部喂给以青料为主食的‘生态猪\’!”这是苏怡龙在万家村水果专业合作社成功后,又利用另一个以养殖户为主体构建的万山庄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态生产模式。现在大坡外“稻鱼田”发展到133公顷,养猪专业社员300多户。并且高品质的农产品也催生品牌农业,“万荔香荔枝”、“古哿猪”两个品牌如今已经成为北流生态农业的“最佳代言品”。

新闻推荐

山旮旯里的“南达现象”

北流南达时装针织有限公司2003年进入北流市白马镇,当时是租用当地粮所的两间仓库进行生产。后来,当地政府加大“筑巢引凤”服务工作力度,设立工业园区为东部转移企业提供优...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