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位“包养”66公里乡村道路 □本报记者李岳青简宣汉
北流市清湾镇的57位农民联合起来“包养”公路,他们通过“包养”方式,对清湾镇至中龙村、白米村的6公里乡村道路实施填平路坑、拓宽路面、取直弯道、种植路树、定期巡养,把一条不安全的村道打造成平安“样板路”、“幸福路”。这57位农民,被当地群众称为为民造福的“慈善工”。
清湾善人多善事满清湾
设在北流市清湾镇的“八桂慈善会”,于2009年1月28日成立,是目前广西唯一一家乡镇一级从事慈善事业的民间慈善机构,是一个社会最基层的非盈利性的公益民间组织。虽然处在偏僻的小镇,但它一直在帮助着社会最底层有困难的群众。
八桂慈善会成立3年多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西通用商贸公司、香港永好珠宝、玉林笔雕舞台、玉林漫山红、广西北流皆用公司等众多企业给予了巨额善款赞助,多的捐出上百万元、几十万元,少的也有5万元等。
企业大手笔捐款,会员们也不甘落后。会员蔡玉灿、李超武、阮永能、吕向红、黄向红、谢天雄没有雄厚的资金捐款,但他们每年以其一个月工资作为善款捐助给慈善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慈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企业老板和各界爱心人士的义举、善心、善款,深深地感动了清湾人,更感动了清湾镇的57位农民。“企业老板有钱出钱,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但我们可以出力,我们可以共同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农民李统生说道。
曾经得到过八桂慈善会帮助的农民李超武感触最深。2010年春节期间,李超武骑摩托车被撞,造成粉碎性骨折,生命垂危。八桂慈善会的人知道后,立即分头行动,及时联系医生抢救,并两次送去5000元现金。“如果不是八桂慈善会及时相救,我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李超武感激地说道。
李超武痊愈出院后,他把在北流打工得到的第一个月收入1600元捐给了八桂慈善会。“是八桂慈善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除了大宗捐款外,今后每年我都会捐出一个月的工资给八桂慈善会,我要通过八桂慈善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李超武成了八桂慈善会的一名会员,从被救者成了施救人。
乡村道路虽硬化 窄小弯多不安全
清湾镇至中龙村6公里的清龙路,是清湾镇清湾、白米、中龙及平政镇林垌、林南木、种路树等,全由这群特殊的“养路人”完成。每天,他们在路上巡逻,有的人病了还坚持上路养护,确保道路畅通无阻。经过改造和“包养”的清龙路,变得平坦了,变得笔直了,村民们走在这条通往致富之路的康庄大道上,心情更加舒畅了。等6个村约2.4万人出入的必经之道,几年前,该路由村民集资、政府补助进行了水泥硬化。然而,农民们反映,路虽然四通八达了,但他们走得并不顺畅。八桂慈善会秘书长李柳对记者说,由于资金少,清龙路只有2.5米宽,而且弯道多,特别是“碰冲涧”路段,由于路窄道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先后造成10多人死亡,成了“魔鬼路段”,行人车辆路过,提心吊胆,望“涧”而恐。同时,村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也出现了沉陷、破损、坑洼、裂缝等现象。
70多岁的农民黄重辉,义务修路补桥做善事20多年。2010年初,作为八桂慈善会会员的黄重辉建议,把清龙路的“九曲十三弯”险段拓宽取直,造福村民。黄重辉的建议得到八桂慈善会的一致同意,更得了清湾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为征地、赔偿等做了大量工作,使村路顺利完成改路拓宽工作。
这57位农民的善举,深深感动着当地的群众,感动着每一位过往之人。这57位农民的善心,似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人们心田之中,影响着一个个人。这一慈善之花,必将开满山乡每个角落。
八桂慈善会会长李广才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八桂慈善会共投入120多万元对清龙路进行改造,有的路段从2.5米宽
农民“包养”公路村道变成坦途
路,重新又修好了。可是,养护管理工作怎么办?
为了确保2.4万人出行平安,清湾镇的57位农民联合起来,自愿报名当起了清湾镇至中龙村6公里乡村公路的“包养”工人。从2010年4月开始,这57名养路工正式集体“包养”这6公里路段。
这支农民养路队伍,成员没有任何报酬,出的全是义工,除了重大工程请人施工外,其余的“手脚工”,如挖土、填坑、修坡、取直放线、清理路障、清淤清沟、搬走山上落石、清除路边挡住视线的路障竹拓宽至4.5米并已硬化,拉直路段1400多米,种树4100多株。“人民村道人民养,养好村道为人民。”如今,57名“养路工”定期巡逻在清龙路上,成为山乡村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手记】“要想富,先修路”,正是由于千万条的乡村公路,使农民群众的眼界宽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是,农村公路建成后,养护管理却往往跟不上,造成“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因此要让百姓走得了又要走得好,就必须做到“建、管、养”并举,建立起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乡村公路应有的作用。八桂慈善会的57名养路义工,义务养路3年,事迹让人感动,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目前,玉林市许多村屯都硬化了村道,作为后续工作的“养路”就成了一个新的话题。八桂慈善会“包养”公路的举措值得学习,值得推广。如果每一条村道,都有一批有善心的人认养、领养,就会延长乡村公路使用年限、保持乡村公路完好畅通,使乡村公路真正成为农村脱贫、农民致富的小康路。
领养“树宝宝”
本报讯(记者李岳青简宣汉)在北流市清湾镇清湾初中新校区,种有1000多棵树木,这些树木由八桂慈善会捐资40万元种植。有意思的是,这1000多棵树木都各有自己的“主人”,它们全部由当地的企业老板和清湾初中的教师、学生等爱心人士所“领养”。领养人负责该树木的管理、看护,每一棵树木都挂有领养人的“领养卡”,标明自己的“身份”和“归属”。“领养几棵小树,不仅能美化我们的环境,还创造了自己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领养人李柳说道。他表示,学生们领养一棵树,还可以和树木一起经历风雨,学习树木的坚韧、勇敢,树木长大了,学生也就长大了,可以让他们从树的成长中感悟到生命的可贵。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