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何心池的“新”农夫生活

玉林日报 2011-12-14 04:48 大字

猫在优雅地行走,狗在懒懒地享受着冬日阳光,十几只大公鸡在小院子欢快地四处觅食,菜地红薯藤、兰豆苗长得绿油油,木瓜树上果实累累……这是记者最近在北流市大里镇大里村何心池老人“新农庄”看到的情景。

一年前,记者采访报道了在北流市新圩镇平安山村的何心池的“农庄”(详见《玉林日报》2010年12月27日)。从北流市四中教师岗位退休的何心池,由于向往恬静的农夫生活,走进了向朋友“借”来的一块坡地,10年后硬是从不毛之地种出了硕大的葛薯、红薯等。

何老的儿子何铭显又不放心年事已高的父母长期远在交通不便的平安山村,于是,何铭显在今年夏天干脆回老家大里村租下一块六七亩的闲地,建成了有鱼塘、生活小院、菜地的“农家乐”。

“这样一来,父母一是可以享受他们的农夫生活,二来做儿女的也能时常回来看望老人家了。”走访老人时,何老的儿子专程从公司请假回来,看到父母很开心。“其实,老人在平安山村10年住习惯了,那边生活设施虽然很简陋,但两位老人当时不乐意搬过来。其实我明白他舍不得10年来他一心护理的‘宝贝\’!”后来,何铭显又是托何老的好朋友出面动员,答应把父亲的“宝贝”全部搬迁过来,父母才“搬家”。

现在,7个多月过去了,何老把儿子鱼塘之外的空地都种上了各式各样的青菜瓜果。十几只肥大的公鸡,神气地在小院子里打闹,不时地追逐,抢食虫子。老人家告诉我们,老何家现在有30多人,两位老人家养肥这十几只大公鸡,等到春节给儿孙们吃的。

也许站在讲台上30多年,让何老感觉前半生“说”得太多了,晚年的何老沉默少言。

去年的采访,记者就注意到老人家一直喜爱种植薯类,葛根呀,淮山呀,红薯呀。现在亦然,“在平安山村,土质不好,我们一直种不出品质好的红薯,上次请你们吃的也都是小小个的,今天尝尝我们的新品种。”老人端出了一大盘香喷喷的红薯,有紫色的、红心的、花心的……

“花心的最好吃,”看到记者专挑独特的深紫色红薯,何老忍不住指点道,“比较粉,有嚼头,糖分足,真的是甜到心啦!”“我喜欢‘红心\’,‘花心\’不喜欢。”有人挑红薯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吃了不会变‘花心\’。”何老的幽默让在场的人都乐开了。

暖暖的冬日,记者手里拿着何老准备的礼物,几个紫色大红薯,看着何老夫妇质朴的笑容,记者觉得两位老人家的新农夫生活不是一种单纯的重复。现在,在老人家的“新农家乐”里,不再是两位老人孤单的身影,交通便利环境好,老人的儿孙们每周都回来看望老人,住在村里的侄儿、侄孙也时常过来看看他们。何老的生活是在淡雅中的升华,从单纯的兴趣回归到大家庭的天伦之乐。

这其中更多的体现了何老儿女们一份深沉的爱,一份对父母的孝心。

新闻推荐

铜石岭脚下乐趣多

本报北流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参加了才艺表演,我的课余生活真精彩……”12月20日,北流市民安镇铜石岭脚下的民安初中校园内传来阵阵稚嫩的童声。民安初中第二届“与健...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