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珍,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本报记者邓林燕
她,女承父业,高中毕业后自告奋勇到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上合村小学任代课教师;从教26年来,她从一名花季少女变成了历经沧桑的母亲,在经历了母亡子逝,丈夫罹患重病的打击后,她依然坚强地扎根于大山深处,为了这里的教育事业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默默地奉献着。她是一个敢担当的“八桂优秀乡村教师”——
近日,记者从北流城区出发,在蜿蜒曲折的水泥公路和黄土路上颠簸了1个多小时,汽车底盘也被多次刮蹭之后,上午11时许,记者终于来到了北流市六麻镇上合小学水表分校。这所50年代建造的瓦房在两片水田的映衬下更显破旧,然而它却承载了这些山区孩子所有的启蒙教育。
一句“我行!”,她坚守了26年
黄业珍,出生于一个教育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受父亲的影响,黄业珍从小立志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84年,18岁的黄业珍高中毕业后主动提出到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上合村小学任代课教师,面对父亲的质疑,黄业珍坚定地表示:“我行,我一定行!”就这样,黄业珍走上了讲台,开始了她挚爱的教学生涯。
山区的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且多数为留守儿童,多年来,黄业珍在教学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细心的照料。学生生病了,她领学生打针买药;下雨了,她就给道远的学生煮饭,护送残疾学生回家,这些事在山区小镇被传为佳话。一年级的荣荣同学,父亲已经60多岁了,母亲又是个聋哑人,家里特别困难,他经常衣不遮体就来到学校上课,黄业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乡亲们那里找来衣服和鞋为他换上。山村小学教学设备比较匮乏,为了让孩子们打牢基础,黄业珍用毛笔抄写下乘法口诀表、生字表、背书表并精心裱糊在教室的墙壁上。“孩子们一抬头就能看到,每天看几遍,基本上就记住了,让孩子们从小把基础打牢,他们以后的学习就轻松了!”黄业珍如是说。
为了更深入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黄业珍每个学期都会走家串户,几乎踏遍了上合村的每一条沟沟壑壑,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如今,上合村的乡亲们都把黄业珍当做自家人,听说黄老师家没柴没米了,乡亲们就热情地送来柴和米。乡亲们都说:“这个老师特别好,对学生特别上心,我们这里的娃都离不开她呀!”
在乡村做老师,带复式班,工作繁重,生活条件艰苦,收入也不高,曾经也有人叫黄业珍放弃乡村教学工作,但都被她回绝了。“老师,你每个月那么点工资还不够我抽几条烟,吃一顿饭的,要不你来我厂里,帮我管理服装厂的生意,工作轻松收入也不比这里低。”前些年,黄业珍的学生小荣特地到学校看望她,心疼地说道。黄业珍给小荣倒了一杯水,微笑道:“小荣呀,谢谢你的好意,你开工厂做生意是你的兴趣,教书育人却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我爱我的学生,我离不开他们!”
面对厄运,学生成为她活下去的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才46岁的黄业珍却被命运百般捉弄,2005年6月,黄业珍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去世,在送走母亲的当天黄业珍15岁的儿子溺水身亡。痛失爱子几乎让她精神崩溃,痛哭过后,她擦干眼泪,第二天照常上课。“只要我在讲台上一天,我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决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提起当年的事情,黄业珍眼眶湿润。然而磨难并未消停,黄业珍的爱人经受不住打击,精神病再次复发,直至现在仍未治愈,为了不影响工作,黄业珍一直把爱人带在身边。“我去哪里,我就会把他带到哪里,这个家已经摇摇欲坠了,我必须撑起这个家!”黄业珍眼神依然坚定。
“我爱我的学生,跟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看到他们我就开心,而对于其他的事情,我已经笑不出来了,幸好我还有学生,还有我热爱的教育事业,是学生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也是我坚定生活的最大动力!”黄业珍目光如注,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一脸淡然,也许生活带给她太多磨难。
“老师,老师,我来了!”稚嫩的童声从教室外传来,把众人的眼光都吸引过去。“好孩子,你来啦!”黄业珍顿时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疼爱的看着这个手持拐杖的残疾孩子,很自然的腾出一半位置,小朋友开心地坐在老师的旁边,两眼羞涩的看了一眼记者。他就是小龙,从学前班开始,黄业珍就护送他上学,晴天汗珠湿透了黄老师的衣服,下雨天,雨水打湿了黄老师的裤腿。小龙一脸童真的告诉记者:“姐姐,我们都很喜欢黄老师,她跟妈妈一样好,村里有些还没上学的小朋友都喜欢跟着黄老师。”
日复一日,山村的孩子在黄业珍的教育下一个个走出了大山,向自己的理想迈进,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黄老师,平时回家都不忘记去看望黄老师,考入广西医科大学的小轩,暑假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望黄老师。“没有黄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很感谢我的老师!”每当听到这些话时,黄业珍都会特别满足,她也在心底企盼孩子们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还有这么多的孩子,我要继续当好老师,一直到退休!”黄业珍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邱临实习生张瑜)9月24日,北流三环集团团委带着慰问金、体育用品、生活陶瓷、书桌等慰问品,来到北流大里镇小马村小马小学,给这里的孤儿、贫困儿童带去了国庆节的...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