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本新《水浒》 一个文学梦
“水泊梁山中的好汉多是草莽英雄,他们虽然是社会的草根阶层,身穿布衣,但都是有本事有才能的人,或者武艺超群,或者满腹经纶。看他们一个个精彩地出场、令人顿生大宋时期人才遍布、布褐怀玉者滔滔皆是的想法。”
近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图传媒策划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丛书之水浒系列》在全国上架。“弘扬正能量,大事重史实,故事重情节是水浒系列创作的主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汪鹏生介绍,该系列共有十部,通过对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阮氏兄弟、拼命三郎石秀、浪子燕青等人物的塑造,重新演绎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
在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背后,一群写作人也正奋力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而这群追梦人中,其中八本书的六位作者,都是芜湖人。
传奇人物 现代注释
为什么在108个英雄人物中单单选择这十个人物刻画?“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生长环境,才有了性格迥异的108人和原著中精彩纷呈的故事。”知名作家李幼谦谈及人物选择时表示,更多的是希望能将各个阶层典型人物表现出来,例如宋江原先是小吏,卢俊义曾是商贾,吴用曾是教书先生,林冲是军官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武松知名度高,燕青和石秀是颇有传奇色彩的市井小民,阮氏三兄弟是草根阶层的代表,“李逵原先只是一个泼皮无赖,鲁智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他是一百零八将里真正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
将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进行再创作,许多作家对此表示过担忧。“这套书能出版实在不容易,其实改编名著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改得好,读者和观众可能难以接受,改不好,更会遭到一片骂声。”作家谈正衡认为,“这种借用古典名著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进行再次创作的创意感觉不错,别开生面”。正如他所言,在创作中如何把握好作品与古典名著的关系,便是该书成败的关键。
出版社和作者们就如何编写这一系列的小说,经常在群里探讨,最终确定创作原则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主人公荡气回肠、耐人寻味的梁山故事,传播正能量”。白马中学八年级学生陶衫读了《花和尚鲁智深》这本书后,在读后感中这样写道:读完鲁智深的故事后,我感受到作者高度赞赏鲁达为他人奉献,为他人而活的精神,告诉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默默无私地奉献。
据了解,这一系列丛书的创作团队也颇具特点。其中不乏如李幼谦、刘永彪、张双柱、范君问、武箭这样的知名作家,也有像侯昊楠、姬军这样的网络写手,还有像卞小静这样的文坛新人。“对于我们作者而言,这部系列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写作才能的年轻人。”作为水浒系列的创作人,李幼谦在谈到自己的团队时,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
草根创作 历经磨炼
“姬军长期活跃在网络上,没有出过正式出版物,卞小静擅长写散文从没有写过小说,但他们都在三个月内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确实不容易。”李幼谦说。
姬军,笔名苏南、苏南清风,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著有《红城》、《永不绝望》、《乔恩传奇》等多部网络小说。虽然在网络上已驾轻就熟,但在创作第一本正式出版物时并不顺利。“可能是常年写网络小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正规出版物,所以在刚开始写的时候有些不习惯。”姬军坦言,无论是文字表述,还是故事架构,网络文学相对要“随意很多”,因为是连载的形式,故事情节往往是边想边写,即使有些出入,在后面的故事中都能“圆回来”,有时为了完成每天15000字的任务,不得不“注水”。但正式出版物则非常严谨,动笔之前必须完善故事架构,拟提纲。除此之外,正式出版物对文字的要求更高,“我们把书稿交给出版社后,编辑逐字逐句地修改,这在网络小说中是不可能的。”姬军说。
“《水浒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在创作时,既要充分表现人物个性,又要写出原著之外的故事,非常不容易。”姬军说,原著对吴用这个人物的刻画并不多,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他在创作《诡道军师智多星吴用》时,先后查阅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我就像是串珍珠的工人,将那些小故事一个个串起来,让人物形象逐渐立体丰满起来。”在创作《及时雨宋江》时,随着了解的深入,他越发觉得宋江就是“忠孝节义”的代表,“他并没有反叛朝廷的意思,目的只在于‘清君侧\’,可是清除党羽这个借口根本无法将那么多兄弟拉拢在梁山旗下,所以他的一生是挣扎的。”姬军表示,他在创作时和宋江一样挣扎,数次停笔卡文,甚至推翻数万字重写。
和姬军一样,《阮氏三雄》的作者卞小静也克服了重重困难,几易其稿,最终才完成书稿。原著中对阮氏三兄弟的性格爱好等细节交代较少,为了塑造人物,卞小静在不背离原著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性格、爱好、人物关系进行了设定:阮小二是一个疼爱兄弟,照顾妻儿的大哥,在闲暇时会为了怀孕的妻子上山打猎;阮小五心思缜密,擅长木工,痴迷造船,在三兄弟中最有远见,最终也由他揭开晁盖中箭身亡的真相;阮小七年轻阳光,敢做敢当,故此,他会有一段令人扼腕的爱情。“三兄弟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只是性格各有特点。”卞小静这样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
世人对水浒有太多的注解和诠释,出场人物多,关系复杂,怎么用有限的笔墨最大限度地丰富人物和场景?这让卞小静一度迷茫。摆在她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对梁山的刻画。“原著对梁山的地形地貌,内部生活秩序及社会运行体系并没有详细交代,但要描述好梁山的生活,必须对这些内容深入了解。”卞小静说,她广泛收集资料,对历朝历代的梁山地图进行比对,发挥空间想象力,并对平时的生活场景加以设想,描绘了阮氏兄弟在这里生活的一个个桥段。
因为梦想 所以坚持
艰辛创作数月,新书如期出版,看着自己的作品成功付梓,无论是活跃于网络的写手,还是整天忙碌的社工,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感恩。正如姬军说的那样,这部作品是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给了他继续写下去的信心。也如卞小静所说的,她离自己一直梦想成为的“纯粹的写作者”又近了一步。
见到姬军时,他正守在自己的店里,苦思冥想下一部小说。这是一间位于九华中路上的文印店,逼仄的店面在这寸土寸金的商业地段显得尤为寒酸。店内布局陈旧,一台数码影印机放置在门边,将本就窄小的店门挡住一半。四周的墙面挂满了旧得发黄的电信海报和各式相册招贴,玻璃柜台里却空无一物。“现在生意不好做,电信代理也不做了,主要靠打印复印、洗照片、刻章维持。”似乎是感觉到记者好奇的目光,姬军不好意思地解释一番。然而,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这已经算是他条件最好的时候。
1969年,姬军出生于和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退伍后在当地文化站供职,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条件,小时候的姬军“几乎看完了图书馆的所有书,包括《资本论》”,四大名著更是耳熟能详。在这样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少年姬军便表现出一项过人的才能——讲故事。“我那时特能‘吹牛\’,一下课,同学都围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有些情节记不住了,我就胡编乱造,别人照样听得津津有味。”回忆起当年,姬军脸上露出少有的自豪。技校毕业后,姬军练就了刻字的技艺,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先后去过常州、衡水、德州、东营、石家庄等地,历经了漫长的打工生涯,“那时候虽然打工,但还有点文艺青年的范儿,喜欢郁达夫、徐志摩的书,迷恋写诗。”
1995年,姬军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在芜湖定居,开始做起文印、刻章的生意。生活虽然艰难,但文学热情依然不减。1997年,《大江晚报》一篇关于芜湖打造奇瑞汽车的新闻点燃了姬军的创作热情。“在外面闯荡的那些年,外地人对安徽的印象一直很差,所以定居芜湖后,对本地的发展一直很关注,当看到芜湖要开始打造民族品牌的汽车后,非常兴奋。”怀着这样的家国情怀,姬军开始收集奇瑞的相关资料。随着对奇瑞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对当时的几位市领导也由衷敬佩。2004年,姬军以“苏南”的笔名,在网络上开始创作第一部以芜湖和奇瑞公司为原型的小说《红城》。历时两年完成后,这部30多万字的小说在起点中文网上线。“可惜效果不好,网络点击量也不高。”姬军说,虽然这部小说并没有他预期中畅销,但还是引起了网站的关注,起点中文网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与他签订创作合同。从此,苏南走上了网络创作的道路。
和姬军的丰富经历相比,卞小静则显得有点普通。当记者来到南瑞社区瑞华苑社居委办事大厅时,卞小静正在服务台前低头忙碌着。作为社区计生专干,她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辖区孕产妇信息工作,写作于她而言,更像是一份额外的工作。“社工的任务很重,很繁杂,白天压根没有时间考虑创作,只能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心境写点东西。”3个月来,白天的她只是闷着头做事,晚上强忍着倦意写上几千个字,以至于她的同事们看到书后,都惊呼“意想不到”“不可能吧”“不会是重名吧”。
和姬军的以创作为生不同,卞小静对文字的热爱更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品读的阶段。幼年时的卞小静喜欢看小说,甚至是沉迷于小说。“初中时特别爱看小说,每次看完后都特别惆怅,希望能失忆,这样可以再看一遍。”卞小静笑着说。她的母亲是一位公务员,经常和文字打交道,非常支持她看书写作,每当她写出一篇散文后,母亲都带着她联系当地报社争取发表。
2000年,卞小静在网络上认识了丈夫,开始了3年的网恋。“他也喜欢在论坛上写些东西,我们就通过文字交流。”文字,于当时的她而言,是惟一抒发情感、寄托思念的载体,一个字,一段情,从羞涩矜持到饱含深情,两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沉淀出浓浓的爱意。正是这段经历,让以后的她越来越喜欢将一些情感表现在散文里。
2003年,卞小静如愿地从河北保定嫁到了芜湖。和同龄人一样,她的生活顺着时间的年轮行经在正常的轨迹上,结婚、生子、谋生,写作只是闲暇时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文学论坛里认识了李幼谦,并开始看起了李幼谦的小说。“李老师的每一部小说我都看过,她是我崇拜的人。”卞小静说,正是在李幼谦的指引下,她才鼓起勇气,走上了创作之路,“如果不是李老师在背后一直推动着我,可能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写完一本小说。”如今,第一部作品的成功面世让她对文学创作充满了自信,最近,她又完成了隋唐英雄人物系列《红拂》的小说创作,正等待出版。
《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三本书的作者姬军。
《阮氏三雄》作者卞小静。
□ 本报记者 卫晗慧/文 梅韬/摄
新闻推荐
从前马蹄疾,蒙恬将军在统一天下的战争间隙,改良了书写战报的毛笔,他青史上留的名,是名将也是笔祖。从前日色慢,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