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剧星舒绣文朱典淼
朱典淼/文
山清水秀、文风蔚然的徽州,曾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其中亦不乏女性。黟县舒村的舒绣文,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是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以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广大观众,与白杨、秦怡、张瑞芳被誉为“话剧舞台的四大名旦”。她追求进步,献身艺术,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深受观众喜爱的名演员
提起舒绣文,人们会想起著名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影片中,舒绣文扮演“抗战夫人”王丽珍小姐。她把这一角色的泼辣、圆滑表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舒绣文从艺并非科班出身,完全凭自身感悟,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摸索成功。她演戏极为认真,总想调动一切手段,让人物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上。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王丽珍的出场,疯狂地在跳西班牙舞。舒绣文从未跳过这种外国舞蹈,导演打算让舞蹈演员作替身。舒绣文认为:虽然只是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但这是人物的首次亮相。京剧十分重视“亮相”,电影更不能放过。如果相亮得好,人物一出场就能把观众抓住。她决心自己担当,专门请了一位舞蹈教师来教授。西班牙舞节律十分强烈,动作难度大,相当难学。舒绣文经过半个月的刻苦训练,终于熟练掌握,而且跳得异常精彩。这段戏效果极好。著名导演应云卫这样说:“绣文的戏演得出类拔萃,认真是她的看家本领。”演《中国万岁》时,剧情规定男演员要打她一记耳光。每次上场前,绣文总是对男演员说:“你别照顾我,我忍受得了。只有使劲打,才会激起我的愤怒之情,才能把这场戏演好。”有一次,男演员进入了角色,凶狠地抽了她,使她几乎站立不住,她的愤恨到了极点,舞台气氛达到高潮,全场观众都沉浸在戏剧的情节之中……
舒绣文有驾驭台词的高超技巧。她能说一口漂亮的京腔,能把悄悄话送到千人池座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这是千锤百炼获得的真功夫。演艺界同仁都认为:舒绣文的台词艺术确实超群。
舒绣文是文艺界公认的善于用自己的出色演技创造多种人物的难得的演技家,也是一位激情澎湃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她在《天国春秋》中扮演的洪宣娇、在《关汉卿》中扮演的朱帘秀、在《骆驼祥子》中扮演的虎妞……众多鲜活的人物,至今还铭记在广大观众的心里。
不堪回首的童年生涯
舒绣文的老家在黟县舒村,离县城约四公里。祖父舒斯笏,清末进士,曾任过官职,后弃政从商,在安庆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绸布店。父亲舒子胄在振风塔下的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因不满家庭包办的婚姻,与同样任教的手工课教师许佩兰相恋,并生下一小女孩,这小女孩就是绣文,由祖父为其取名,意为将来长大,有乃父之文才,还有如乃母绣花之巧手。
舒子胄由于自由恋爱,且私生孩子,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不配为师,遭安庆一中辞退。只得北上谋生。先是在天津南开中学任教,后经同乡引荐,在北京邮电局谋到一个职务,同时还在北京大学找到一份差事。此时,全家总算有了稳定的生活。1923年,八岁的绣文被送到北京女子师大附小上学。她活泼可爱,成绩居全年级前列,还特别喜欢演戏,为学校的文娱骨干。
天有不测之风云,身体瘦弱的舒子胄患上了肺病,以致无法再上班,全家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先是典当家中值钱物品,接着是举债度日。佣妇已被辞退,十三岁的绣文承当了繁重的家务。在失业、疾病的双重打击下,舒子胄开始沉沦,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让这个本来十分困苦的家庭,蒙上了重重阴影。为了生计,小小的绣文只得到华北楼舞厅当舞女。在舞场上,绣文认识了一位褚姓的记者,对他有几分好感。正当债主上门索债,逼其父将绣文抵债时,绣文决定逃离这个不幸的家庭,在褚姓记者的相助下,她来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
在上海,有幸结识了田汉、洪深、阳翰笙、应云卫等左翼戏剧人士,先是作配音,后又参加话剧演出。她参演的第一部戏是楼适夷编剧的《活路》,扮演一个工人的妻子。后来又参加了田汉的剧本《名优之死》,扮演堕落的女主人公刘凤仙,这是她第一次演如此复杂的人物。通过认真而细致的排练,她演得十分真切而感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她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并参与拍摄电影。
抗战中的赤子之心
日寇大举侵华,“八·一三”事变爆发,战火燃烧到了舒绣文的身边。电影公司关门,剧团停演,绣文举家失业,生活又陷入困顿。然而,民族危亡让绣文顾不上自身的艰辛,她参加抗日义务服务队,起早摸黑赶到伤兵医院,清洗那些沾满血污的纱布、绷带,帮伤员擦洗伤口,给伤员喂饭,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劳动,让伤员早日康复,尽快走上杀敌的战场。
舒绣文积极参加第三厅话剧队的宣传抗日的演出活动,主演了抗日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周恩来观看了这部影片,十分赞赏舒绣文在影片中的感人表演,紧紧握着绣文的手,深情地说:“舒绣文同志,你的农妇演得很真实,我们都很喜欢,我特地向你表示祝贺。”
《塞上风云》是阳翰笙根据自己的同名话剧改编的一部电影,内容是宣传各民族团结抗日。舒绣文在影片中担任罗安姬娜这一角色,她随剧组一同到内蒙拍外景,辗转到了陕北延安,受到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亲切接见。舒绣文亲眼目睹革命圣地的勃勃生机,内心无比激动。她很想留在延安,但组织上仍让她留在国统区,继续从事革命戏剧活动。绣文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人生最后的历程
解放前夕,国民党对革命文艺工作者,加紧了搜捕和迫害,根据组织指示,舒绣文转移到了香港。1949年5月,舒绣文接到通知,乘海轮北上,赴京参加第一次文代大会,会见了文艺界的许多朋友。
建国后,舒绣文被分配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担任故事片《女司机》的主角。为了演好这一角色,她深入铁路体验生活。虽三十多岁了,心脏又常有不适,还是以昂扬的情绪拍完了戏,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由于长期劳累,风湿性心脏病越来越严重,演戏时会突然昏厥,甚至休克。舒绣文的身体已不宜拍电影,周恩来总理建议她调到北京,参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于是,舒绣文开始了北京人艺的艺术生涯。
舒绣文是一位极其敬业的艺术家。虽身体不佳,却总想多参加艺术实践。她是我国最早的配音演员,在北京,她又担任了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主角瓦尔瓦拉的配音工作。还到广播电台播讲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还曾为著名动画片《小猫钓鱼》中的猫妈妈配音。在今天的网络上,仍可点击这部动画片,仍可领略到舒绣文高超的配音艺术。舒绣文是一位驰名大江南北的大演员,却从不轻视小角色的塑造。在电影《李时珍》中,她饰演了一个一句台词也没有的病妇,对这样一个小角色,她也倾心塑造,仍然演得光彩夺人。
在恶浪排空的文化大革命中,舒绣文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被抄家,遭批斗,关牛棚,以致一病不起。1969年3月17日一代剧星在医院孤寂地离开人间。1979年5月15日组织上为舒绣文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颖超同志主持追悼会,康克清、宋任穷、曹禺、阳翰笙等出席追悼会。悼词指出:“舒绣文同志是在我国人民中早就享有盛名的老一辈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她三十多年没有离开舞台和银幕,没有离开观众,在我国戏剧、电影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
一生奉献艺术于人民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她的。
新闻推荐
从前马蹄疾,蒙恬将军在统一天下的战争间隙,改良了书写战报的毛笔,他青史上留的名,是名将也是笔祖。从前日色慢,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