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宜宾市社区干部招聘立起专业化“门槛” 市委组织部:持证上岗是趋势

宜宾日报 2017-01-02 00:00 大字

[摘要]市委组织部:持证上岗是趋势

□本报记者 秦莉萍

年9月,宜宾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名社区专职工作者,报名结果显示:报考人数人,报考比例竟高达1:,远远高于宜宾市事业单位考试比例。然而,如此高的报考比例,却实际只招收到专职工作者人。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考有个职位不符合1:3的实际开考比例,因此调解职位3个,取消职位个。

高比例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记者经过走访了解到,宜宾市立足选、育、用、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社区社工人才“百人计划”,近年来,逐步提高了社区专职干部的入职门槛,以解决社区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之初,面对社区党建工作不能充分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社区专职工作者综合能力不足、专业水平偏低的实际问题。

翠屏区南城街道、南溪区罗龙街道、宜宾县永兴安康社区等多个社区都把“拥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有效期内)或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作为报考的条件,没有系统学习社区工作的相关知识,让许多考生被拒之了门外。

“‘老办法\’难解新问题”

社区服务呼唤专业人才

曾珠是四川师范大学年毕业的本科生,本身就在从事社区工作的她,年月,她成功考取了社工师职业资格证。此次她又通过公开招聘,正式成为了城镇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的一员。

她所在的江安县江安镇会龙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居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是曾珠服务主要对象。在她看来,社区服务工作专业性非常强,“心理咨询、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法律援助都要具备,才能有更大的服务空间。”曾珠如是说。

“不掌握法律法规,调解处理纠纷就抓不到要害,明知对方不占理也说不服对方,干着急没有用,参加系统学习、提高专业化程度对社区干部很有必要,单靠‘热心肠\’和‘老办法\’很难解决复杂的新问题。”一位工作多年的社区工作者说。然而,就在几年前,宜宾市具备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社区干部人数仅占8%,社区服务呼唤专业人才。

近年来,宜宾市积极探索社区干部人才选拔的机制创新,着力构建“专业导向鲜明、选拔方式多样、公开公正透明”的社区干部人才选拔机制。采取面向社会上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人员,进行公开选聘,优先录用相关专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人类学、心理咨询等)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持社工师职业资格证的专业人才,逐步放宽社区专业人才准入门槛机制。

据统计,年以来宜宾市已公开选聘社区工作人员名,具有社工职业资格的社区干部实现零的突破、达到人,具备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社区干部人数上升到%。

“群众爱听是技术活”

专业化服务发挥能量

“达到群众爱听愿听的境界可算是技术活,人家学过社工专业的就是不一样。”一个亲身经历,让宜宾县社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健至今难忘。某社区两位老人儿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郁郁寡欢乃至有了厌世念头,社区干部屡屡上门探望均收效甚微,可经宜宾学院社会专业几位大学生几次探望,却让老两口一扫悲观情绪,变得开朗起来。

近年来,宜宾市积极探索并建立校地合作培养模式,依托宜宾学院、社工专业组织等机构,对社区工作者开展专业能力培训,统筹名额面向具有社工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定向选聘。

在此基础上,宜宾市近三年来共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人才专项培训余次,培训社区工作者余人次。成立“宜宾市社区干部专业化培训学校”,并依托全市党性教育基地开辟社区干部室外拓展训练基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聘任科研院校和党政机构专业人士及先进典型担任名誉教师,择优确定现场教学试点社区,分类、分批、分专题,采取知识讲座、互动参与、现场观摩、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每年对名左右社区干部进行专业化培训。(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四川好人顾永琼 用爱唤醒心灵

顾永琼(左一)家访留守儿童。顾永琼(中)与留守儿童结对。□本报记者吴平宜宾县柏溪镇顾永琼没有理想的童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和祖母不和,更严重的是由于一场车祸,顾永琼的腿被截肢。1986年考上大学,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