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僰道”璀璨明珠——高县沙河驿

宜宾晚报 2016-08-25 00:00 大字

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长江东去,蜿蜒流过美丽富饶的巴蜀大地南缘。在这闻名中外的南丝绸之路“僰道”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高县沙河镇。

古驿站

清溪河横穿腹地,由于该河含沙量较重,故把流经的地方取名为“沙河”。沙河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商人从宜宾贩运洋纱、盐巴、百货去云南,再购进干鲜、药材、日杂运到宜宾。云南的镇雄、威信,贵州的毕节等地到四川的宜宾,经珙县在沙河歇脚是最好不过的中转站,次日早起步行出发,经月江乘船至南广换舟逆行长江水,晚上可达宜宾城,故取名“沙河驿”。

沙河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抢驻之城”。南丝绸之路之东道,称为“五尺道”。五尺道从宜宾(古称叙州府)南下,经南广、沙河驿、盐津转云南至缅甸,因地势险峻,栈道宽五尺而得名。

据清嘉庆《庆符县志》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于庆符县沙河置沙河驿站,乃由叙州入永宁,通滇黔大道”。驿道北起今宜宾市,经南广场、寿增场(1982年划入宜宾市),干溪场(今月江镇)、月口场(今月江镇)、沙河驿场(今沙河镇)入长宁县地,过永宁(今叙永)通滇、黔大道。

秦开五尺道,从宜宾开始有两条路:一条沿宜宾县横江经云南水富、盐津、大关、彝良进入南高原腹地;另一条经南广、月江、沙河驿、珙州、底洞、上罗、罗星渡、王场至四里坡进入大雪山,再进入扎西和镇雄。两条古道同起于古叙府,殊途同归于古朱提州,也就是今日的昭通。

沙河驿就是五尺道上的一个驿站。从古叙府到扎西,较大的驿站有四个,沙河驿是第一站,珙州驿是第二站,四里坡是第三站,扎西是第四站。

如今的宜宾就是昔日的叙府,商队从城中的驿馆出发,首先要经过州城的辕门,然后横渡长江,再踏上五尺道。折腾的时间多,走路的时间少,所以到达沙河驿时,便是黄昏了。

据地方志记载和当地老人回忆,在清光绪年间,沙河驿是庆符、高县、珙县、筠连四县中最大的镇,南北走向的主街长五里,镇街规划齐整,有猪市、牛市、马市、鸡禽市场,铁货铺子十个,丝绸铺子五间,大烟馆子五间,戏楼一个,茶楼二十家,酒馆子二十家,有栈房二十四间,镇街常住人口三千。

五尺道的走向决定了客商们南来北往。南下客商基本是来自两条路线,一条是从绵州、成都、自贡、叙州府的官马大道,另一条是汉口、白帝城、重庆、泸州的水路,从官马大道上来的人带来的货物以自贡井盐、蜀漆、蜀缎、禾烟为主,其中自贡井盐居多;沿长江从水路来的人带来的多半是煤油、卤水、马灯、灯擎、肥皂、西洋镜、烟枪、玻璃镜等海通之后的洋货。北上的客商多半来自云南的扎西、镇雄、土城和贵州的水城,他们带来的是产于南高原的天麻、三七、当归、当参、麝香、生麻、山麻皮、五倍子、土漆、茶叶、干竹参、干鸡苁、干野菌、土茯芩、猪毛、兽皮、烟土、昭通曲、木炭诸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洋里洋气的南下的客商,土里土气的北上的客商,都为着共同的目标沿着雄才大略的古人开通的僰道,聚集到沙河驿这条窄窄的古街上来。

谢家民居

谢家民居,位于沙河镇白庙村沙滩坝,前临沙河,后靠凤凰山,左依同善桥,右连欧家河,为当地谢氏家族住宅。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始建,至清同治二年(1863年)先后在沙滩坝、水鸭湾、鹳底下、林家坳、蔡家沟、火把湾、欧家河、君岩头、刘家田、杨家湾、花厅头等地建起十余处风格各异的园林式民居。其中以沙滩坝规模最为宏达,现保存的厅房头、祠堂两处建筑为其代表。

两处民居建筑皆为砖木结构硬山式穿斗构架,脊饰云纹宝顶,柱坊构建刻花卉图案,门窗着清式花格。厅头房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厅依次于中轴线上,坐北向南,中轴线东西侧各是前、后二个四合院,建筑总面积3280平方米。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谢家民居具有清代后期四川民居建筑风格,对研究民宅建筑史和艺术,皆有一定价值。遗憾的是,如今的谢家民居仅剩残缺的祠堂,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五尺道

锁江桥上走马帮,五尺道上商贸兴。沙河镇清溪河上留存完好的文物保护单位——锁江桥及石牌坊,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这座桥是原川南宜宾通往庆符、南溪、长宁等地的交通要道。”据沙河镇文化站站长吴永芳介绍,锁江桥始建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原名叫癞疤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经谢氏家人修缮,后更名为“锁江桥”。

锁江桥位于沙河镇高屋村欧家河上,桥东西走向,为石质,9墩8孔平板桥,总长36米,高2.3米,宽1.1米。桥之东头置牌坊一座,以记捐资建桥之功德而竖。重檐歇山式顶,2柱1门,坊四面横额刻“锁江桥”3字。近代(1840年)以来,该桥在政府和当地群众的保护下,保存完好,现在已纳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锁江桥是五尺道的一分子,上古村也是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吴永芳说。上古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名与女娲的传说有关。村中山顶有巨石群,传说是上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未用完的巨石。后来,便将村名改为“上古村”。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来往客商常常在村子落脚,“上古”这个村名应该是数百前沿袭至今,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地名。据介绍,上古村作为川南典型传统村落,保存了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近200余座。

穿越时光隧道,在千年古道上走走,畅想一下南丝路的繁荣景象。马帮的铃声日渐稀落,商贾的千金散尽,灿烂的文化却在这条古道上侵入山谷的河流中长流不息。

弘扬驿站文化

据沙河镇镇长陶兴林介绍,近年来,沙河镇实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策略,把各种特色品牌建立在文化色彩上,提升品牌价值,做优品牌经济。突出“千年沙河驿,豆腐美食城”主题,大力弘扬沙河历史悠久的驿站文化和豆腐文化,建设“沙河驿牌坊”、“豆腐城”标志和文化墙,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利用传统的文化表演团体,传承镇村文化,支持和发展诗书画社等文化社会团体,为群众呈上艺术大餐,营造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激发古镇的内在活力,再现沙河千年古驿风采。

为深度挖掘和弘扬沙河驿站文化,沙河镇政府在天府大道沙河驿牌坊旁修建了“豆腐城”标志和文化墙。“豆腐城”标志高约三米,分为基座和主体两部分,主题形似两块洁白如玉的沙河豆腐叠在一起,表面刻有红色“豆腐城”字样。文化墙长约50米,分为“千年古镇沙河驿”、“昔时清溪绕镇行”、“锁江桥上走马帮”、“五尺道上商贸兴”、“石磨豆腐传后世”、“诗词歌赋佳句吟”、“沙河豆腐名遐迩”、“饮食文化耀古今”八个篇章,形象地展现了沙河悠久的文化历史,深刻彰显了沙河古驿文化。

晚报记者 叶晓姝 江华

新闻推荐

市委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观看大型英雄史诗话剧《赵一曼》

晚报讯“轰隆隆……”一阵巨响,只见电闪雷鸣。“赵一曼,你明天将被执行死刑,如果你在悔过书上签字,还有最后的机会……”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赵一曼咬牙果敢地回答道:“不,我决...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