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话”一曼

宜宾日报 2016-08-31 00:00 大字

赵一曼和丈夫在莫斯科分离赵一曼受伤被俘日本侵略者对赵一曼用刑

□本报记者 王宇 陈旭 文/图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响彻宜宾酒都剧场,在白山黑水之间,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遭受敌人严刑拷打仍顽强不屈,激烈的爱国情怀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昨(30)日晚,大型话剧《赵一曼》上演,此次话剧别开生面地采取了双一曼的舞台设计,让两个一曼在舞台左右对话,现实与灵魂直接碰撞。记者也在后台采访了两位一曼主演董凡及周诗嘉,去寻找她们眼中的一曼。

战火中的一曼

董凡 饰演(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曾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

战火纷飞年代 英雄内心强大

饰演赵一曼对我而言难度最大的地方是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所以塑造这个人物只能从文字资料上研究,慢慢了解她。她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在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受过坚定的革命教育,她内心强大、有很高的理想,所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仍然能够顽强不屈。此次表演形式新颖,是两个不同年龄段、两个赵一曼同台演出,让现实与灵魂在舞台上对话,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赵一曼的灵魂。

回归一曼故里 表演诚惶诚恐

之前的正式演出在成都,这次在宜宾我更加诚惶诚恐。因为赵一曼是宜宾人心中的英雄,是宜宾人的骄傲,本地人民对于赵一曼有更多理解。头脑中已经生成了一个英雄形象,所以我们的演出可能会挑战部分观众的既定印象。我作为一个宜宾媳妇,希望此次演出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也希望宜宾的观众能够通过此次演出学习领悟一曼精神,让其坚忍不拔、为国奉献的精神得以一代代传承。

与子离别 复杂情绪最难处理

关于赵一曼的艺术作品有很多,书籍、电影都有,相比而言我们这一版本的赵一曼更加朴实和自然,希望这一舞台形象能与普通人起到共鸣。在成都我们连续排练了一个多月,随着排练的增多,我对于赵一曼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在表演上爆发出了许多新的火花,其中让我觉得发挥最难的一场戏就是送别孩子的时候,因为赵一曼除了是一个革命者,也是一位母亲,而母亲面对生离孩子,感情太难抑制了。另外一场戏是经受严刑拷打之时,从敌人耳中听到革命战友老曹已经牺牲了。这个时候我情绪已经十分悲痛,但是在敌人面前不能柔软,所以是忍了又忍,忍了又忍,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因为这是一曼亲密的同志、战友。

青年时的一曼

周诗嘉 饰演(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曾出演作品《红岩魂》等十几部话剧)

肉体灵魂对话 走进英雄内心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开始排练《赵一曼》,从起笔到试演到正式演出,剧本经过了相当大的修改。我作为赵一曼的精神灵魂与赵一曼同台对话,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加突出了赵一曼的内心冲突。我喜欢这样的修改,这样的对话更像是肉体和灵魂的碰撞,能够让观众更加接近赵一曼的内心。

相比董凡的饰演,我表现更多的是赵一曼普通人的一面,她不单是一个女英雄,也是一个母亲,这样的剧情设计让普通人有更多的代入感,因为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一面,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我们更佩服她。她让我最感动的是为了理想舍弃了家庭,付出了生命。而在这样的理想坚持之下,她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这样的理想是已经纯净到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情绪“收起来” 从业最难一部戏

这是我从事话剧演出之后最累的一场戏,太不容易了,因为情感投入更加深刻,更纠结,甚至崩溃。情绪表演想要放实际上很简单,反而是情绪表演“收”的状态更难演。这部剧更多展现的是“收”的状态,因为一曼作为普通人一面的情感是不能展现在敌人面前的,反而回到后台之后我们演员才真正哭了。令我最动容的两场戏就是与丈夫陈达邦在俄罗斯分别、和儿子分开的两场戏,因为我们需要把深沉的爱意埋藏在心中,不能展现在观众面前。

导演严格 所有排练必须带妆

整个团队,包括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音乐音效、服装设计、道具设计都非常专业,所以呈现在舞台上的效果非常好。在平时的排练中,导演要求很严格,我们也都是带妆排练,这个夏天太热了,许多演员还需要裹着东北袄子上台表演,十分辛苦。但是导演认为,这样的带妆排练能够让演员更易走进角色。

共鸣一曼

昨日,来自党政、医疗、教育、驻宜部队等的1000余名市民观看了演出,虽处和平时代,这部话剧仍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王宏轩(宜三中学生)

我们军训才刚刚开始两天,被教官带到这里来观看演出,算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心中,赵一曼不一定要十分美丽,但是一定要有气节,在她那个年代,需要用生命去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而在我们这个年代努力学习,听从党指挥,从细节做起,也是践行爱国主义。

何清岚(宜宾县白花镇党委书记)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赵一曼的话剧演出,相当震撼,整个舞台呈现异常形象生动。之前我们都是通过书本了解赵一曼,始终隔了一层。话剧这样的表演形式,更能够让我们触摸到她这个人物。她为了革命胜利“抛夫弃子”,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普通人难以体会以及想象的。我们要通过这场话剧,学习一曼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把赵一曼家乡白花镇打造成为“红色旅游名镇”。

驻宜部队官兵

这场话剧场景十分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烈士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作为战士,我们和普通观众感受到的或许有些不一样,赵一曼在非常环境之下能够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是我们的榜样,也是宜宾的好儿女。现在,我们的思想观念时常会受多元冲击,我们更应学习赵一曼,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自己的立场、坚定跟党走。

李文浩(市二医院实习医生)

我们从小接受的爱国教育大多都是通过书本或者由长辈口耳相传,这样的话剧表演形式还是第一次接触,感觉更为生动和深刻,视觉表现形式也更符合年轻这一代人。观看表演,我获益良多,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拯救更多的病人,这也是践行爱国主义。

新闻推荐

郑启友:石城山下的采歌人

□本报记者罗雯心实习生罗玉维“山歌不唱漏的多,大路不铲草成窝。燕儿不配丑麻雀,一心要嫁种田哥……”近日,在郑启友新书《石城山民歌》的品鉴会上,52岁的郑启友拿着话筒,脸带微笑,一张口就深情地唱起...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 “对话”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