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唱响乡风文明好声音 ——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德应村的文明新风尚

宜宾日报 2016-12-29 00:00 大字

[摘要]——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德应村的文明新风尚

“我们可能月底就可以搬进新家了。”郭吉芬的女儿说。文化墙上的乐章。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墙上的《四川苗族姓氏》。唐桂英与梁华勤一家正在吃晚饭。

培育文明乡风

建设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罗友莉 文/图

“赵、田、曾、郭、邹、吴、邓、杨,kub、lax、zab、shongd、bluat、dangl、diongx;唐、刘、孙、关、滕、车、龙、王,hob、ndul、nyol、geut、chuab………”

月日下午,记者来到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德应村,刚放学回家的陈露和陈远祥走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墙处,一本正经地朗诵起了文化墙上的《四川苗族姓氏》。稚嫩的语调不似说,亦不似唱,读一排汉语姓氏、诵一行苗语读音,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乡风文明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文化和文明习惯。”看到陈露陈远祥认真的样子,村支部书记艾泽培告诉记者,德应村正开创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智志“扶”起来

——脱贫好良方

德应村地处兴文县麒麟苗族乡西北角,距宜宾市区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户人,共有精准识别贫困户户人,“我们属于今年整村脱贫村。”德应村第一书记罗珊告诉记者。

“今年脱贫”,这话放在一年前,德应村贫困户村民郭吉芬认为是空话、大话。而今,自家位于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平方米的新房子已经建好,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我们可能月底就可以搬进新家了。”郭吉芬的女儿在新家外和水泥,抬头对记者说道,从家出门走几步路,就是村上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戏台、乒乓球台应有尽有,“日子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德应村完成了户整村推进新建房、户易地搬迁、户危房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住房条件,而这一切,有赖于徳应村发出的“苦战六百天,幸福每一家”战斗动员,制定的“一通二扶三改四保障”发展思路,明确的“1年强基、2年脱贫、3年奔康”奋斗目标。

“我们硬件发展上去了,也注重在软件上的突破。”罗珊说,积极发扬“笨鸟先飞”的德应精神,注重精神的凝聚和精神脱贫,“修订村规民约,编写苗乡村歌,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勤劳致富坝坝谈\’等主题活动。”在罗珊看来,扶智扶志是脱贫攻坚以及文明乡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扶贫不只是抓物质扶贫,还要抓精神扶贫。”

乐声“响”起来

——文化惠民润民心

“满山牛羊肥壮,瓜果飘香,采摘繁忙,一派丰收景象,我的德应,我的家乡……”走进如今的德应村,时不时地都能听到村上“大喇叭”播放村歌《我的德应,我的家乡》。“我们经常通过各村小组的六个大喇叭,播放村歌、宣传政策和文明习惯等。”罗珊告诉记者,广播组组通、户户响,让德应村村民时时刻刻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文明和便利。

“垃圾池、垃圾桶现在能随处见到,还有文化广场,不仅有了,还不止一个。”说起村上变化,村民杨世莲告诉记者,除了组组通的广播让自己惊讶之外,村上新添的各类硬件基础设施也让她十分讶异,“以前都没想过村上会有这些东西,非常好。”

垃圾池、垃圾桶、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文化器材、广播器材、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地、篮球场……德应村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的精神文化将进一步丰富。”艾泽培说,尤其是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起来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将满足村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创建“四好村”和“省级幸福美丽新村”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年是德应村市级建设工作的第三年,德应村以农村道德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好村、文明村创建等为抓手,多载体带动,全方位推进,使全村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步伐明显加快,唱响了乡风文明好声音。

家庭“美”起来

——和睦家风拂面来

“我们还会评选最美婆媳、最美夫妻等模范人物,树立先进典型,带动村民学习。”艾泽培说,针对德应村个别贫困户和老百姓的生活卫生习惯差、文明风气歪的现象,德应村驻村工作组创新思维、改换方式,充分利用入户宣传、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改变过去的陋习和不良风气。

唐桂英与梁华勤婆媳俩作为德应村“最美婆媳”的代表,日傍晚,当记者见到她俩时,唐桂英怀中正抱着自己刚满天的孙女,让媳妇梁华勤可以得空吃晚饭,两婆媳之间流动的情意让旁人纷纷称赞。“家庭和睦、幸福,主要是家人之间互相信任,少吵闹。”梁华勤放下碗筷说道,“我婆婆把我当亲生女儿,我也当她是亲妈,只要我们德行好,家庭自然而然就很和睦。”

“梁华勤和唐桂英一家对周边四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罗珊说。创建市级文明村以来,德应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余次,张贴宣传标语余条,制作宣传展板5张,评选出文明户户,典型模范人物人,评选出卫生星、法纪星等户,“有责任脱贫”、“勤劳致富坝坝谈”、“脱贫争先、感恩奋进”等主题活动接二连三地开展,德应村真正地“活”了起来,“火”了起来。

记者手记

“高高的大尖山上,有一个苗家村庄,以德为先,哺育我们成长;在那白云深处,载着我的梦想,鱼跳荷塘,桃李芬芳………”记者离开德应村的时候,耳边响起了村歌《我的德应,我的家乡》,歌声表达着德应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诉说着德应村德行天下、笑迎四方的气场。

新闻推荐

的兴文县共乐镇,14000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该镇引进河南、安徽等地的大型收割机,预计出动收割机近100台,机械化收割程度达80%。梁俊 许忠纪 摄

△立秋前后,素有“小乌克兰”之称的兴文县共乐镇,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该镇引进河南、安徽等地的大型收割机,预计出动收割机近台,机械化收割程度达%。梁俊许忠纪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