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精神 展志愿风采” 志愿者讲述的故事

宜宾日报 2019-03-06 01:19 大字

灾害无情人有情

金句:关键时刻,群众有需要,一定挺身而出!

□讲述者:吴勤松

大家好!我叫吴勤松,是宜宾蓝豹救援队的一名队员,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天,我讲述的题目是《灾害无情人有情》,我给大家分享我身边的三个应急救援故事。

一次,我和一位同伴在金沙江铁桥下游泳,正在换衣服,突然听到有人呼救:“遭了,有人落水了,快点救人!”我往江边一看,有两个小伙子落水了,正在水里一上一下的挣扎,情况十分危急。我赶紧脱衣服,抓起一个救生用的“跟屁虫”,从5米高的岸边跳下,游到第一个落水者身边,从身后把他提起来,把“跟屁虫”递给他抱住,往岸边拖游。碰到一个市民来接应,我就交给了接应者,马上逆着水流游向第二个落水者,我一边游,一边大声喊:“快丢‘跟屁虫’给他!”岸上的同伴丢了一个“跟屁虫”下来,可那个落水者根本就抓不住。水流很急,还伴着一个个浑浊的漩涡,仿佛恶魔已经张开了大口,随时准备吞噬他。不行,我不能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消失,我奋力向他游过去,就在他快要沉下去时,迅速从身后把他提起,用同样的方法救了第二个。在岸边,我坐了好几分钟才缓过劲儿来。我看见两个溺水者生命体征正常了,安慰了他们一下,就离开了。之后,每每回想起被救的人眼中感激的眼神,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去年8月22日,横江镇北斗崖一辆轿车坠崖冲入横江河,镇政府相关部门搜救无果,23日继续展开搜救。闻知此讯后,宜宾蓝豹救援队3人小组火速赶往现场与消防队展开联合搜救,当时队长胡宾,韦仕忠和我参加了救援。到达现场,在车辆坠崖区域,我们随即进入水中进行摸排,因水流湍急,河水浑浊,能见度极低,经过多次摸排后,最后无功而返。望着波涛汹涌的河水,我们真心希望这样的事发生得少一点,再少一点。

事后,我的朋友们看见我们在黄泥一样的河水中搜救,就问:“老吴,难道你就一点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么?难道你心里就一点都不害怕么?”其实呀,说完全不担心不害怕是假的。豪不犹豫冲上去是因为平时练就娴熟的技能,作为一名退役的中国军人,在我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当国家有需要,若有战,召必回;关键时刻,群众有需要,一定挺身而出!

我的队友韦仕忠、单红艳、邹林强、胡南还参加了屏山县中都镇的抗洪抢险。8月16日晚上9点,救援队进入一片漆黑的中都镇,因为水电通讯已经全部中断了。队员们踩着膝盖深的淤泥艰难地向重灾区行进。疏散危险区域群众22人,转移伤势较重的伤员3人。奋战到凌晨六点,回到驻地,倒在地铺上就睡着了。因为,实在是太疲倦了。第二天,他们负责搜寻两名被洪水冲走的失踪者,她们是两姐妹,姐姐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妹妹还不到10岁。按照救援指挥部的安排,救援队负责对所有疑似掩埋人员的区域进行搜寻,用铁铲撬,用锄头挖,最后用了四台挖掘机翻了个底朝天,仅仅找到两个孩子穿的拖鞋,孩子的父亲悲痛欲绝,当场晕倒在现场。当救援队要撤离时,大家都很沮丧,而令人感动的是,失去孩子的父亲泪流满面地拉着队员们的手说:“我知道你们尽力了,谢谢你们!”虽然这次搜救没有找到失踪的孩子,但我们找回了灾区群众对社会的信心。

在一次次的救援现场,我们常常感受到周围群众对救援队员眼神里的一种敬意,因为这份敬意,让我们的志愿者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危险,我们都会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一次次深入救援现场,这样的志愿活动到今天仍然在继续。是啊,灾害是无情的,可是我们有啊。

今天,我站在这个舞台上讲述我和我的志愿者队友们的故事,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想说我们不过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应急志愿者,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当前,我们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文明创建手牵手,幸福宜宾心连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向社会扩散这份爱的涟漪,让更多的人感受我们这座城市的气度与温度。

是记者,也是志愿者

金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那就是不平凡!

□讲述者:李美琪

大家好,我叫李美琪,是宜宾日报记者,也是宜宾政法义工的参与者、见证者。

年饭,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最温馨的一顿饭,但是,对于那些父母双亡、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来说呢,却是梦想!

2018年春节前,我们通过众筹方式,在宜宾市三中食堂请50多名贫困学生吃了一顿年饭。

一名学生含着泪花说,他的妈妈在他10岁那年去世,爸爸这些年一直在外辛苦打拼,他已经很多年没吃上这样的年饭了,吃年饭也成了梦想,今天这个梦实现了。

2019年春节前,我们再次来到了这个学校的食堂,再次请来50多名贫困学生吃年饭,其中就包括这名学生。他满脸期待地问我,你们,以后还会再来吗?

我说,肯定会,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们,就是宜宾政法义工,这顿年饭,只是我们这些年做的其中一顿饭。这些年,我们先后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煤矿工人、儿童福利院孩子等很多人吃过这样的“饭”!

说起我的志愿者之路,还得从2003年说起。

那年冬天,我采访了一个人。他叫曾健康,是一位艾滋病患者,在那个“谈起艾滋病就恐慌”的年代,我却走进了他的家,对他进行面对面采访。

半个月后,我发表了宜宾第一篇关于艾滋病患者的新闻报道。在后来的10多年里,我一直和曾健康保持着联系,分享他的喜怒哀乐,鼓励他要坚强。

帮助别人,收获信任!从此,我与志愿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7年12月,我在采访中认识了一个小孩,他是屏山县中都镇李家坝村人。这孩子有一点与众不同,别人的户口本上有男女性别,而他的呢,却是空白!

原来,这孩子因为先天长有两性器官不知是男是女,一出生就被遗弃,一位老人收养了他,但是没有钱为他治病。这孩子啊,多么希望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在户口本上有性别的人!

我们咨询了医院,要治好孩子的病要花10多万元。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努力。

几天后,我们宜宾日报在叙府商场外为这个孩子组织了一场公益募捐。那天,我们报社很多记者到现场捐款,半天时间,就为孩子募捐了4万多元。

虽然,这笔钱还不够,但是爱心可以传递。不久,成都一家著名的医院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看了我们的报道,很感动,愿意接过爱心接力棒,免费为孩子进行手术治疗。

一个月后,这个孩子梦想成真,在这家医院变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上有了正式性别的人。

QQ、微信,在许多人眼里就是聊天工具,但是我们政法义工却把它变成了“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2017年10月,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名驻宜军人发了一条求助信息。他说,今年,他陕西农村老家种植的苹果丰收了,但卖不出去,他帮不了父母,感到很愧疚。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但是,这些军人远离故土,千里迢迢来到宜宾守护一方平安,没有办法常回家看看,这是无奈的现实!

当天,我把这位军人的求助信息发到了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他呼吁。没想到,不到一天,我们两百多名政法义工就在网上把他家的苹果购买一空。

2018年8月,翠屏区思坡乡一名两岁的小女孩被流浪狗咬伤,没有钱治疗,我们政法义工知道后马上在微信群为她众筹捐款,一天就捐了两万元,让孩子及时得到了治疗。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那就是不平凡!

8小时内,我们做好本职工作,8小时外,我们传递爱心、传播法治和文明。

有一句话不是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当前,我们宜宾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到创建工作中,争做文明人、共创幸福城!

我和村小的普法约定

金句:每一个村小我都要去,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要讲。

□讲述者:彭永贵

大家好!

我是来自兴文县司法局的彭永贵,人们都习惯称呼我“老彭”。这几年,我又多了几个称呼:一月一学法的倡导者、闲不住的普法宣讲员、上了发条的追梦人……

我很喜欢这样的称呼,这是对我开展农村普法工作的肯定和赞誉。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深深地爱着农村这片天地和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工作三十多年,我见过很多父老乡亲因不懂法而受到伤害,他们的痛苦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因此,我深知农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

2017年暑假,我应邀去给暑托班的学生讲法治课。课堂上,除一位学生能回答出简单的法律问题外,其余30多位学生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对这样的情况我感到忧心,心里堵得慌。

2017年下半年,我在乡村走访中了解到:有的未成年人因违法犯罪失去美好的青春,有的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因不懂法上当受骗、受到伤害。想到这些孩子的遭遇,我的心像针扎一样疼!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总想着为农村的孩子做点什么,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2018年春节,一次微信聊天给了我灵感。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微信说:“老师,新年好!可别忘了我们当年的约定哦!”我一时想不起是什么约定,就问她:“当年什么约定啊?”

学生说:“老师,您忘了吗?您当年教育我们从小要学会守规矩,您和我们约定‘守规矩的来见您’。三十多年了,您的学生没有一个违法的哦!您可以见见我们吗?”“哦!原来是这个约定呀,我没忘记,没忘记!你们都是好样的!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啊!”

这件事勾起了我的回忆,也坚定了我的想法:为农村孩子普法去,让他们从小尊法、学法、知法、守法,长大后做遵纪守法的人。

坚定了想法,我马上行动。2018年3月,“我和村小有个约定”送法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那天,只有37名学生的村小,来了42位学生家长参加活动。我用从派出所借来的罂粟苗和自己制作的PPT正式开始了我的村小普法。

90分钟的互动式讲课下来,让我更加意识到偏远农村学校法治教育的缺失,深感农村校园普法教育任重道远。我在心中默默地承诺:“每一个村小我都要去,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要讲,绝不漏掉一个村小一名学生。我要用两年时间为全县96个村小送上一次法治教育课”。

从此,我拼命挤时间到村小开展普法工作。因为,这不仅是我的承诺,更是我的人生使命。

为了让讲解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以“学会感恩,诚实守信,尊法守法,勤奋好学,做新时代的小公民”为主题,针对不同区域的学校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备课,采取互动式讲课。

我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通过法治宣讲,在孩子们幼小心灵里种上了“法”的种子,让他们了解到“法”的最初模样。

在太平镇川农村小,当我问到“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宪法是第几次修正案”的时候,孩子们唰唰唰举起了小手,在我的示意下,年仅3岁半的万馨怡小朋友规规矩矩地站起来,伸出五个小手指 “五次、五次”;很多孩子听完我的法治课以后表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法就在我们身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争做新时代尊法守法的小公民。”

石海镇川堰村小李晓玲老师说:“这样的普法感恩教育很有意义。课后,我班上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懂事更守规矩了。”

孩子有了变化,家长乐开了花。“我孙子回家变了,知道了感恩。”“我女儿主动做一些家务活了。”“我那调皮的儿子开始守规矩了,还经常提醒我要讲诚信守法律,不能干违法的事。”“这样的活动希望老师继续做、坚持做。”

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我更加有干劲儿了。我用6000元奖金做工作经费,法治宣传品做奖品,行程近6千公里,为114个学校的16000多师生及家长送去法治教育课117场次。

在新的征程上,我将继续履行我的普法“约定”,走进大山,走遍兴文,让“法”的种子在更多农村孩子心灵里发芽、开花、结果!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努力和贡献!

情系贫困娃 春苗暖人心

金句:多走一公里就有可能改变一个贫困孩子的一生。

□讲述者:罗耀奎

大家好!

我叫罗耀奎,今年65岁,是一个退休工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宜宾市春苗公益助学中心的发起人和创办人。大家都叫我“罗老师”。今天我讲的故事是《情系贫困娃 春苗暖人心》。

说我是老师,其实我不是老师,只不过在1971年当知青时在高县大窝镇的新南小学代了一个月的课。因此,我对当时学校的印象非常深刻:教室没有门和窗户,四面透风,在破烂剥落的黑板上,基本上看不清楚老师写的字。学生的桌椅就是几张长条板,上面坑坑洼洼地布满了三八线,桌面高低不平,桌脚摇摇晃晃,孩子们的学习条件非常简陋。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却让我很感动,在不蔽风雨的教室里,一声声“罗老师”,一张张渴望知识的小脸,都让我内心燃起了温暖的火焰,从此我与教育结下了不解决之缘。

2002年,我再次来到了新南小学。我惊讶地看到,学校还是那个学校,桌椅仍然是摇摇欲坠的桌椅。家长因为交不起学费不想让孩子上学,老师因为收不到学费而领不到工资。目睹这一切,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乡村教育现状亟待改变,很多的贫困学生急需帮助。我心中迸发了支持和帮助贫困山区教育的念头。

2002年,通过网络,我联系到了很多的爱心人士,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发起成立了宜宾市第一家公益组织“春苗助学网”,开始了我的助学之旅。

我还清楚地记得,春苗资助的第一个贫困学生叫刘妹,是一个腼腆文静的小姑娘,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已经开学十多天了,学校都没有发书给她,孩子非常自卑,不爱说话,同学们都嘲笑她,说她是“空手书生”。这使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害怕去学校,开始厌学。在春苗志愿者的帮助下,刘妹交了学费,给我打来电话,她在电话中开心地喊着“叔叔我领到书了,叔叔我不是空手书生了”时,我黯然泪下,内心一阵阵刺痛,很想告诉她,孩子,叔叔来晚了。

在志愿者的走访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明威一个残疾人在路边捡养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婴小熊,当时只有13岁,小学刚毕业,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读中学的学费,养父托人说媒,要把13岁的小熊嫁人。孩子天天在家以泪洗面,想读书,不愿意嫁人。在我们的劝说下,养父同意在春苗的帮助下让孩子继续读书。看到小熊听说可以继续读书后,破涕为笑的那个瞬间,我长吁了一口气,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在春苗的帮助下,小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完成了学业,毕业后还考上了公务员,现在在自贡市工作,并把养父接去一起生活。

说实话,当今社会不乏爱心人,缺乏的是信任。民间志愿者组织要得到民众的信任就必须有更多的付出,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助学不仅是要走访采集贫困学生,收集学校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些贫困学生和贫困山区学校找到资助人。为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春苗志愿者在采集贫困学生资料时,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有时为了调查了解一个贫困学生我们就得走几十里山路,经常走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下午三四点钟还没有吃到午饭,尽管辛苦,只有一个信念,多走一公里就有可能改变一个贫困孩子的一生。可以说,助学志愿者是最辛苦的志愿者,看到一个个面临失学到孩子重拾书包走进校园,每每想到春苗资助的贫困学生中读研攻博的,公派留学的、取得成就的,我就特别有成就感,不虚此生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5年来,春苗助学筹集资金超过3000万元,为200多所像新南小学那样的贫困山区学校送去了2万多套新课桌。先后资助了将近2万名贫困学生。春苗以最质朴的情感向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绵绵不断的关爱,为贫苦山区的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我坚信,志愿的道路会越走越宽,春苗的明天也将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屏山县图书馆 进村开展业务培训

晚报讯近日,屏山县图书馆到新市镇天宫村农家书屋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和以“共享阅读”为品牌、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

屏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屏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