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碎片化思考

宜宾日报 2021-11-29 00:43 大字

□罗友莉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对于任何新闻媒体来说,“内容为王”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10年来,尤其是近5年以来,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号等应用的兴起、普及,出现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概念,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已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发展空间受到挤占,新媒体异军突起,融合发展成为新出路。

在融合大背景下,不少媒体根据转型的需要,转向“渠道为王”“产品为王”“技术为王”,“内容为王”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作为一名传统媒体及旗下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我是“内容为王”的坚定信奉者,在“内容为王”似乎被弱化的当下,如何坚守、巩固、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碎片化思考:

一要深挖。新闻工作者需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挖掘。所谓沾着“泥土”的采访才能接地气,冒着“热气”的新闻才能有温度,这也意味着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采编出自带热度和流量的好作品。2021年9月13日,在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为什么是宜宾?》一文引起了广泛谈论,除了让受众知道短短几年,行业巨头落子、重大项目不断、新兴产业崛起的宜宾外,其凝练有力的文字内容和行文风格更是让媒体圈赞叹,而这源于该文的采访组深入宜宾基层、一线进行的长周期的采访、了解、记录、挖掘,多易其稿、精心打磨,这才推出了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二要敏锐。新闻工作者需要敏锐的新闻嗅觉,在众多看似平凡的新闻内容中发现好素材,找到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共鸣的新闻点。以《宜宾日报》2021年10月13日2版的文字稿件《宜宾长津湖战役亲历者:嘴唇与冲锋号冻结 一拉竟扯下一块肉》为例,该稿件记者参加的本是一个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按照常规来讲,可能是一个几百字的会议新闻消息,但记者以其敏锐的新闻嗅觉,结合当时影院正在热映的《长津湖》,捕捉到了报告会上的新闻亮点,并进行了深度挖掘,最终形成了这篇感人肺腑、生动鲜活的通讯稿。此外,结合新媒体特性,该记者还剪辑了一个35秒的小视频在宜宾日报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靠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对新闻的快速反应以及原创的精品内容,刷屏朋友圈。

三要改变。新闻工作者需要改变固有思维,尝试多形式表达,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共享,增强传播效果。随着媒体生态变化,传统媒体稿件因为渠道推送单一且内容冗长等原因,传播效果不佳;新媒体奉行“快”比“内容”重要,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传达的信息残缺、受众接受度不高,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等。面对这些情况,传统媒体需改变固有的报纸、电视单一刊发、播放新闻的思维,与新媒体通力合作,尝试多渠道推送、多形式表达。一方面传统媒体坚持自身擅长的新闻内容创作,并为其新媒体提供原始素材;另一方面,新媒体利用网站、客户端、短视频、社交媒体等,以其自身的交互性、移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社群化等特点,通过艺术加工、技术“加持”,将传统媒体稿经过多段“碎片化”处理,形成连续性的新媒体报道,或者以“碎片化”+“集纳式”处理,实现新闻内容产品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覆盖向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H5等跨媒体、跨形态的传播方式转变,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四要培养。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采编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新闻工作者要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无论是专职于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还是全媒体采编人员,都需要在不断学习中,熟练掌握采写、拍摄、排版、文案、剪辑等多项技能,以此为基本,根据受众需要什么、想看什么、关心什么为准则,将丰富优质的新闻内容进行二次创新或者多次创新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推送,满足受众需求。

我相信,在“变”与“不变”中,“内容为王”,永不过时。

(作者单位:宜宾日报社)

新闻推荐

宜宾市以“三举措”支撑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市科技局)近日,笔者获悉,今年以来,宜宾市依托搭建研发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加强项目支持三项举措,支撑新能源及智能汽车...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