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让员工在创新平台上尽情“表演” □本报记者 黄大海
确实,1997年,冯涛出任丝丽雅集团前身——宜宾化学纤维厂掌门人时,这家老牌国企已连续亏损多年,负债率高达96%,濒临破产。20年间,冯涛带领丝丽雅实现华丽蜕变,一跃成为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如今的丝丽雅工业年产值达到150亿元,拥有员工1.2万人,拥有专利接近1500项,占整个行业专利的70%以上。
2月16日,在与记者两个小时的对话中,冯涛谈得最多的就是创新:“丝丽雅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倒数第一”的逆袭
我们提出了“以智图强”的口号,用几千名员工的智慧解决“图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记者:丝丽雅为何将创新作为生存发展的路径?
冯涛:在丝丽雅,创新并不神秘,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1997年,宜宾化学纤维厂已濒临破产,当时我们面临很多选择,可以选择勉强维持现状,也可以选择转型进入其他领域。最终我们选择了一条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式——创新。我们提出了“以智图强”的口号,用化学纤维厂几千名员工的智慧解决“图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记者:创新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冯涛:创新依靠人,而创新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人喜欢说“不可能”的习惯难以改变。
记者:丝丽雅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
冯涛:在生产上,同样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我们的纺速是每小时72米,就是比别人少两米。技术人员找了很多理由反对提速,但别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先提速,再解决质量上的问题!纺速上去了,大家也慢慢习惯提高后的节奏。之后,我又提出纺速是否可以更快,依然有一大片反对的声音。但经过几次提速以后,很多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实现了。
“好莱坞”模式聚才
我们把困难变成一个个“舞台”,把人才推到“舞台”的中央,让他们尽情“表演”,为企业解决问题
记者:丝丽雅如何鼓励员工创新?
冯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每年都会新招大批技术人员,保证人才队伍的质量。当然,对技术人员的培养、使用方式不当的话,他们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可能还不如一名蓝领工人。因此,我们搭建“好莱坞”模式的人才聚集平台,为他们提供“表演”的空间。
记者:“好莱坞”模式是指什么?
冯涛:好莱坞每年出产很多电影,完全依靠演员的演技么?不,是好莱坞的舞台以及它背后的体制机制在发挥作用。我们把“图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变成一个个“舞台”,把人才推到“舞台”的中央,给他们最好的配套设施,为他们营造最好的科研氛围,让他们尽情地“表演”,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记者:如何保证这种创新的机制一直发挥作用?
冯涛:最重要的是尊重知识的价值,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对科学技术越重视,科学技术带来的回报就越多。在丝丽雅,只要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为企业节约成本或增加利润,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一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的奖励,那么集团也会按照1:1的比例给这个团队奖励。企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并承担风险,但回报却是个人的,员工们创新的激情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宽容“不安分者”
创新型企业家往往不是“乖孩子”,他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是团队中的“不安分者”
记者:你认为创新型的企业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冯涛:我见过很多墨守成规的企业领导,遵守一个标准,任何员工都不准改变,这样的企业怎么会有活力?创新型企业家往往对现状不满,他们不是“乖孩子”,面对别人的要求时,他们不会都说“YES,OK!”。他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是团队中的“不安分者”,思路和想法也经常会与众不同,但这样的人往往创造力、创新能力更强。
记者:如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家?
冯涛:举个例子,我在丝丽雅做“一锭多丝”项目时,初期的产品确实出现很多问题,当时厂里的一个老专家给市委书记写信,说我到丝丽雅“搞破坏”,书记把我叫过去之后只是简单地问我在做什么工作,并没有批评我,也没提举报信的事儿,直到他退休以后我才知道。如果当时的市委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我也不再坚持做这个项目,怎么可能会有后面的“一锭多丝”技术呢?更不会诞生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了!所以,社会和政府要更多地理解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家们。另一方面,有竞争才有发展,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以行业内的龙头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竞相发展,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
新闻推荐
以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的方式,让合作社和建卡贫困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精打细算把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赵科曾云峰赵晨希1月20日,在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鸿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93户贫困户一大早就...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