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人凫水忆旧
□ 凌受勋
宜宾人把游泳称为凫水,还叫“洗澡”。在宜宾,你若看到一个熟人,手里捏着一块帕子朝着河边走去,你问:“到哪里去?”“去洗澡!”那他实际是去游泳。宜宾人把游泳称为洗澡,大约游泳兼有两项功能,一是运动,二是浴身。旧时宜宾人家中没有淋浴设备,烧热水洗澡会增加生活成本,夏天游泳时浴身的功能更突出;而立冬之后,宜宾健儿也热爱下河“凫水”,此时,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强身健体。
在宜宾,每年冬泳有数千人参加,已经成了一道风景。
● 摸鱼
摸鱼与洗澡与有关系吗?有关系。从前金沙江、岷江、长江边有很多芦苇丛,宜宾老城上游的中坝就是一个栽着芦苇的沙洲。这江中的沙洲四面环水,经过一个叫“石龙庵”的尼姑庵,再走过一道石梁,便可到坝上。与老城相接一方水域叫泥灏口。每到夏天小孩们就提着小桶,结伴至中坝泥灏口去摸鱼。芦苇已经浸于浑黄的江水中,鲢鱼和黄辣丁便在植棵间窜动。只需脱衣下水,将身子没于水中,守株待兔即可将一“卡”(将大指和食指张开的长度)多长的鲢鱼和黄辣丁捉起来。但捉鱼的事只由会水的儿童担当。不会水的小伙伴就只有提桶桶的份。不会水的孩子,绝对难耐长期袖手旁观,也就自然而然学会了游泳。
● “川大把”
宜宾人学会游泳的初级阶段是“摸摸水”。从前宜宾人下河游泳,是不带任何漂浮工具的。到浅水处往前一扑,人即已飘起,手脚乱动,即浮在水面。如此只需两三天,忍受呛水的痛苦,即已到了“摸摸水”的境界。但摸摸水阶段于泳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一是不持久,摸不了几下即不能自由呼吸,就会伸脚下去探底。若探不着底,心里就会发慌,一慌便会呛水,甚至窒息。一般儿童游泳出安全问题便是在这一阶段。只要熬过了这一关就到了“狗刨骚”阶段。“狗刨骚”虽说还是手忙脚乱的划水,但划水的动作慢慢自如,出气也渐渐平稳。
“川大把”是宜宾人游泳的高级阶段。人已经审时度势,将江边的环境吃透,不再畏惧水。操练“川大把”的人与水呈垂直状态,在水中显出了半个脊背。这种姿势虽然并不合乎力学原理,影响了在水中前行的速度,但对于观察险恶水势是完全必要的。两臂交替划水,划水时将划水的臂甩得笔直,移动往前入水时,不紧不慢地在水面上打得“啪”的一声,人是如此安详,竟露出一丝微笑。这一微笑,颇有笑傲江湖的意味。宜宾民谚道,“河中淹死会水匠,会打官司坐牢房”,当不包括精熟掌握“川大把”的泳手。一个这样的泳手已经有完全的把握驾驭江水,那他就已经避免了对江水无谓的冒险。
人仰躺于水面,双腿蹬夹,双手向后划水,宜宾人的“蹬仰爬儿”,完全是一种放松和休息。“仰爬儿”翻过身来就是“川大把”,就是一阵剧烈的拼搏。可以说“蹬仰爬儿”是宜宾人驰骋江河的另一泳技。
● 凫对河
宜宾人衡量一个人泳技之高低以能否凫对河为标准。谈到某人能够凫对河,就称赞不已。这“对河”,指金沙江、长江、岷江。三江之险,在于这三条江里,有鼓喷、漩涡和险滩。鼓喷是江中翻滚如煮沸之水,愈显水之险恶。如簸箕大的漩涡,其中心深陷尺许,可把人旋没于水中。险滩水流激荡,怪石嶙峋。而凫对河则兼有这三者之险。
从前遇到有人凫对河,就有好多人站在码头上看,看他在对岸何时起坎,用何种方法回来。通常是在小校场下水,朝南岸凫,在金鱼井爬上岸,等休息足了后搭中渡口的过河船回来。这中间耽搁的时间是1个半小时以上。所以在冬天是忍受不了裸露身体严寒的考验的。凫对河只可能发生在夏天,不可能发生在冬天。还有,若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凫对河,大家可能把他看作异类,会得到个难堪的评价:“疯扯扯的。”这样凫对河的人就少之又少。有那水平的人也就深藏不露了。
● “放李庄”
“放李庄”就是从三江口顺流而下游到李庄,中间要经过三道险关。一是盐坪坝码头上的趸船,水经上的漂浮物直是朝趸船下“扯”,人若是被旋下船底,便很难生还了。同样的危险还有稍往下流的临港码头,水经朝临港码头上的泊船直接冲去。第三处危险是靠近李庄处,游泳者本该在李庄起坎,但江流却朝对岸挂弓山冲。漂浮到这三个水险处,游泳者需与水经逆水而游,方可脱离水流的误导,逢凶化险。
在两个多小时的漂程中,可体验蜀天高阔,江流青碧的情景,也可抒发人与江流搏击的豪情。但确实有风险,非游泳高手和体力雄健者不敢去冒这个险。至风和日丽之日,南岸坝河边上便见有人“栳”起个皮筏子,皮筏子是用来装衣服的———也备不时之需。后面跟着几个背“跟屁虫”的同伴———他们是去“放李庄”的游泳者。他们是真正是适应了三江巨流的游泳高手。游泳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当然也就包括“放李庄”。
● 冬泳
冬泳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在宜宾盛行起来的。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已经把“洗澡”看着是游泳。河里开始有蝶、仰、蛙、自由泳的游法。在需要速度的时候,自由泳开始一展身手。游蛙泳的人愈来愈多,姿态可笑的摸摸水已经完全被蛙泳代替。这时,宜宾出现了游泳教练何炳凡和一群狂热的冬泳爱好者。何炳凡本是蔬菜公司的工人。上世纪70年代,翠屏区体委将他从蔬菜公司调到体委,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何炳凡也就成了何教练。他组织了一伙人从夏天到冬天每天都在游泳,从未间断。又通知冬泳的人在元旦那天自行到南岸茶厂下面河边集合,上午8点钟下水横渡到小南门起坎。何炳凡还从体委为每个参加横渡的人争取到一块毛巾。起初一年只有11个人参加,以后逐年增加,如今已发展到上千人。在春畅坝、天心窝、长江公园等处每年夏季游泳的人上万,冬天也有数千。如今乐呵呵的何教练已经患癌症逝去几年,而他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冬泳已经成了水码头宜宾一道永远的风景。
新闻推荐
“双十一”大战之后,物流快递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爆仓”问题、如何将快递及时顺利地送达每一位消费者手中,成了物流快递企业的首要难题。14日晚,记者走进宜宾宜宾电商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