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甜橙产业成就“生态梦”
2月16日,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甜橙园里人来人往,游客攒动。看着游客在自家的“家庭农场”内采摘果子,农场主何生涛满是期待。如今,他的“家庭农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了自己和合作社社员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漂泊返乡
开办“家庭农场”
上世纪90年代,何生涛在重庆、成都等地四处奔波,经营着自己的机电、轮胎等生意。2001年,在外漂泊多年的何生涛准备转型发展回乡。“那个时候农业发展逐渐往产业化、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国家有一些政策支持引导,我就开始考虑向农业转型了。”何生涛说。
2002年,经过一番思量后,何生涛开始着手流转土地,2003年回到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种植甜橙开办公司时,何生涛已经在当地流转土地1500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何生涛公司的营销体系、加工体系已经发展成近2万亩的规模,其中果园种植达到5000多亩。
何生涛表示,在创业的道路上,政府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给予了他大量的支持。创业初期,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政府找来专业的柑橘科研团队和国内顶尖的专家,长期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互联网+”
甜橙飞到省内外
“电商让我的销售插上了翅膀,让甜橙从山里飞到了省外。”谈起网络给自己带来的甜头,何生涛显得很自豪。他告诉笔者,拥抱互联网,其实就是为自己的创业铺路。
在此之前,何生涛一直和推广公司合作,推广自家的水果产品。2015年通过互联网,他的甜橙在泸州、重庆、宜宾等地已经占领了非常好的市场。今年年初,何生涛又与更大的推广公司合作,建立网上商城与微信同网运营双向模式,占领更大的市场,让甜橙通过“互联网+”飞向省内外。
大年初二,就在许多人正与家人温馨团聚欢度新年的时候,何生涛已带着甜橙赶往西安开拓市场。
“要把企业做好,必须持之以恒,立足于长久,不当生意做,要当成事业来做;其次,腿跑勤点,嘴动甜点,做好宣传。”何生涛说。
带动致富
乡村游因橙而“火”
为了形成规模,何生涛成立了“泸州市纳溪区民丰甜橙专业合作社”, 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一起走上致富路。
整个合作社一共一千多户,种植甜橙5000多亩,何生涛介绍,在未成立合作社之前,社员一年平均收入才1000多元。但是在2011年入社以后,通过合作社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改良调整,去年社员平均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收入整整翻了10倍。户均年增收达到1.2万元。
“引来人,留得住,才能让发展充满活力。”何生涛介绍,几年前,他便看中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正巧2015年,纳溪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他借助此次契机,办起了农家乐和采摘园,搞起了乡村旅游。
“这里的果子虽然价格贵,但是味道纯正。”体验着采摘的乐趣,一名来自外地的游客不断地赞赏。“正月初三初四,果园里人山人海,根本接待不过来,一天单卖橙子就1万多元的收入。仅这几天零售额就达到4万多。”何生涛欣喜地说。
为了让游客留得住,何生涛还建了观景台,开起了农家乐,让游客有看的、有吃的。何生涛告诉笔者,接下来,他还准备建造具有川南民居的乡村酒店,解决住的问题,吸引游客来此周末游,实现游、玩、吃、住一条龙。
据何生涛介绍,采摘园的开放不仅降低了甜橙销售的成本,而且让游客自己采摘也节省了采摘搬运等的人工消耗。据了解,目前,果园和农家乐都有可观的收入,何生涛的固定资产也达到了9000多万,通过休闲经济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采访手记:
梦想变为现实的背后
将水果做成产业,再将优质的果品推销到省内外,对于何生涛来说,他真正做到了。然而,在他创业成功的背后,笔者看重的是他跟上时代,利用互联网,打造乡村旅游的创业梦想。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看准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就一定会让产业发展的梦想变为现实。
(李雪利 张婷 本报通讯员 刘传福)
新闻推荐
抓住夏天的尾巴我们再放肆一把 ——8月20日蜀南竹海电音啤酒节开幕
竹影摇红董志宇摄在这令人焦躁的酷暑天,最受欢迎的无疑是玩水、漂流和啤酒美食了。8月20日晚7:00,四川首场森林电音大趴——2016蜀南竹海电音啤酒节,将在宜宾蜀南竹海·七彩飞瀑广场应时开幕。抓住...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