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南溪本地高粱成“香饽饽”
□刘昌盛
6月1日,看着眼前长得郁郁葱葱的高粱,南溪区农工委主任杨绍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经过前段时间的抗旱工作,这些移栽不久的高粱根系已长好,打好了基础。”连续跑了几个高粱种植的重点乡镇,亢奋的神情冲淡了疲惫,杨绍宇满脸笑容地说道:“这些高粱不仅能使群众增收,还是酒企的宝贝。”
让杨绍宇如此看重的高粱并不是稀有品种,而是本地高粱。今年以来,南溪区委区政府根据中央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精神,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部署,经过严格、科学的研判,引导群众玉米换种了2.1万亩的本地高粱,用实践解读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益,也用市场的手段疏通了农户和酒企之间的利益连接。
“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
在南溪区长兴镇,连绵起伏的山丘上,高粱已长到小腿那么高了,经过雨水的洗礼,绿油油的一片,很是诱人。
“以前这个时候看到的全是红薯和玉米,现在这成片的高粱看起好安逸,而且还比玉米值钱不少。”该镇水口村书记徐全勇说,以前村民们都嫌弃种高粱,价格变动大,产量没有玉米高。但在南溪区粮油公司和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约定每斤高粱以保底价1.9元的刺激下,群众种植积极性非常高,房前屋后都种上了。
该村五组的周怀根便在好政策的鼓励下,把田坎边的地都翻腾了过来,种上了5亩高粱。如今看着正在抽苗的高粱,他也顾不上雨后翻飞的泥浆,在地里薅土、施肥,精心照料着地里的高粱。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周怀根相信自己的勤劳和经验能够获得丰收的回报。“农业局的专家来给我们讲解了种植技术,按照专家的种植建议亩产五六百斤不成问题。”周怀根笑呵呵地说道:“有保底价收购比种玉米更划算,解决了后顾之忧,干起活路来也就更加有劲。”
周怀根还给我们算了笔账,他家今年种了5亩高粱,按亩产500斤算,一亩高粱便有950元,而玉米亩产好的有650斤,按市场价1元每斤算能卖650元,每亩地至少能多收入300元,“政府还免费送我们种子和技术,这又能节省一笔。”
“为让价格优势惠及更多群众,区委区政府计划在近几年内,使本地高粱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杨绍宇介绍道。
企业从吃“粗粮”盼望到“细粮”
大规模的种植,不仅要关注高粱的生长情况,还要为以后的销售做好准备。2.1万亩的高粱产量将是个庞大的数字,保底价收购后将怎样处理?而这源于南溪区本地企业的需求和本地高粱的品质。
“毫不夸张地说,本地高粱对我们来说是‘细粮\’,现在就是等着本地高粱下锅。”南溪区长兴酒业分管产品质量的副总经理代天祥介绍说,本地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酿出的酒品质非常好。
目前,南溪区酒企有46家。而据南溪区农业局农技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的白酒产能为12万吨,高粱种植面积约为9600亩,两相比较,酒企所需本地高粱的缺口非常大。
“以前是拿着钱都买不到本地高粱,只有舍近求远,采购东北高粱。虽然价格低些,但酿酒品质远远不如本地高粱。”代天祥说,“今年区委区政府鼓励群众种植高粱后,这样的窘境希望能逐步改变,所以我们很期待。”
玉米换种高粱,转变的背后源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致富希望的推动。南溪区也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以玉米换种高粱走上了坦途。接下来,该区还将在高粱种植核心区规划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立体农业,布局生态原料种植、生态养殖、生态白酒酿造、农业休闲旅游四大产业群,以生态方式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新闻推荐
□刘婧据《宜宾日报》报道,近日,南溪区人民法院正式启动“法庭义工”服务项目,这在宜宾市尚属首创。“法庭义工”专注于志愿者服务,他们当中有老师、公司职员、个体户、创业者,在参加了集中的岗前培训...
南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溪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