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 惠及民生
——四川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60岁以上老人约1473万人,占全省总户籍人口的16.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多百分点,预计2015年末将达到164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0%。养老问题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民政部门按照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工作思路,以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和“敬老爱老助老工程”为载体,努力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刘星图片由省民政厅提供
支撑有力
各项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完善
从2004年开始,四川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政策和法规,社会养老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008年,四川省出台了《关于贯彻<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工作的全面开展。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办法》,依法解决和保障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
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四川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和保障措施,为在全省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绘就了蓝图;同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民政厅《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在养老服务业的规划、用地、补贴、税费、融资、医疗等6个方面明确了扶持政策,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优惠政策保障。各地立足实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和出台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
成都、绵阳、遂宁等7个市根据通知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成都市明确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政府每张床位补贴10000元,改建的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5000元,对收住当地户籍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成绩喜人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四川省在城乡社区(包括村委会)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居家养老服务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取得了较好进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8.7%、16.7%。
成都等有条件的城市社区率先探索、逐步带动其他市州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业迅速发展,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
攀枝花市在城镇“低保”空巢老人中试行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全市所有“低保”空巢老人提供每月40至120元不等的服务补贴。
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从2010年起四川省将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的创建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积极推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截至2012年底,已创建示范社区161个,全省城乡社区日间照料床位近5000张。
在农村,四川省及时启动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为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提供短期托养支持。2012年在成都、攀枝花等7个市、23个县先行先试,已有91个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在建设或投入试运行。今年3月,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政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具体问题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辐射周边居家养老服务。
机构养老服务方面,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创新运营机制,努力推动机构养老发展。近年来,四川省投入11亿元,完成了176个县级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幸福家园”工程,实现国办养老服务设施在县级层面的全覆盖。同时,推动养老机构示范类、专业类项目,启动筹建省级养老示范实训基地,实施中央试点建设养老机构项目26个。
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养老服务机构3267个,养老床位数32.9万张,较“十一五”末增长18.86%。养老机构床位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每1000名老人平均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22.34张,较“十一五”末增长11.92%。全省养老机构收(代)养28万名老人,为住养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服务,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民办养老机构得到进一步发展,全省民办养老机构181个,拥有养老床位2万余张。
全省有老年医院320所,床位数15582张,老年临终关怀医院75所,床位数4007张。
发展提速
养老服务内容广泛方式多元
随着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全省养老服务惠及范围逐步扩大。
城镇“三无”老人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集中供养率达到54.5%;农村51万名“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其中,集中供养26.3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1.7%;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全面落实,老年优抚对象各类优待抚恤政策兑现到位。“晚情行动”已为2.2万名残疾“三无”、“五保”老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或装配假肢矫形康复辅具,并逐步将城乡困难家庭中的残疾老人纳入免费手术范围。
高龄补贴、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贫困家庭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目前,攀枝花市、眉山市、阿坝州全域以及成都、广元等市州的17个区(县)建立80岁以上高龄补贴制度;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宜宾、达州、巴中、资阳全域以及成都、自贡等市州的26个区(县)建立了90岁以上高龄补贴制度;21个市州均建立了10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制度。全省享受高龄补贴老人达到了34万余人。
全省有各级老年人协会2200个,协会会员450多万人,各地基层老年人协会在乡镇(街道)全面铺开,并向村(社区)延伸,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广泛开展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宜宾市翠屏区、南溪县等老协组织,积极将协会组织向村(社区)延伸,在举办各类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下棋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积极组织志愿者会员发挥余热,服务于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的高龄、身体差、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各地老年大学也积极发挥作用,全省有各类老年大学(学校)2328所,老年“学生”数已近60万人,书法绘画、保健养生、声乐舞蹈等课程设置吸引了很多老年人。
保障加强
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持续跟进
专业化建设得到加强。四川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使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成立了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职业资格鉴定站,2012年培训鉴定养老护理员454人。目前,全省1262名护理人员取得初级以上护理员职业资格。
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各地根据国家有关养老规范和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相配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四川省福利机构等级评审标准》、《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标准》和《四川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城乡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定》,遂宁市制定了《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养老社会福利机构的实施细则》。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四川省目前建立了全省养老服务发展监测指标统计机制,定期汇总分析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各地积极探索“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通过电话专线、呼叫系统、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等形式,构建起了“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成都市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行意见》,着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以老年人家庭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依托、“一键通”热线为纽带,应急服务与普惠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成都市锦江区建立了“长者通”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和96519养老热线;资阳简阳市、内江市开通了12349为老服务热线等。
新闻推荐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流至宜宾南溪时,在裴石乡麻柳村境内的江面上形成一个叫作瀛洲阁的江心岛。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个小岛是春游、野炊的好去处。鲜为人知的是,岛上居住的大部分居民姓余,而他们自称是成...
南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溪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