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赤脚行医30载跋山涉水8万里

竹海长宁 2013-04-06 00:47 大字

图为陶跃全免费为老人诊查“陶老师看病,随叫随到,风雨无阻。逢年过节还会为五保老人和困难家庭的老人买去礼品,并免费为他们诊治。”长宁县下长镇骑龙村张大爷告诉记者。

30年如一日,常年奔走在崎岖山路之间,走村串户为当地1300多群众看病就医热情服务,把人生最美好年华献给了乡村医疗保健事业;热心公益事业,带领群众发展林区经济,深受广大群众称赞和敬重,邻里乡亲都亲切地称呼他“陶老师”。他就是长宁县下长镇骑龙村“赤脚医生”,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最美乡村医生”陶跃全。

立志从医 勤学好问 拜入名医门下

今年52岁的陶跃全出生在骑龙村一农民家庭,从小就有个梦想:长大后做一个有本事的人,为邻里乡亲造福。1979年因高考差一分而回家务农。20岁时,由于得了急性胆囊炎,痛苦万分,陶跃全来到南溪人民医院治疗,主治的是一名非常有名的老医生,医术十分精湛。病愈后,陶跃全便立志要当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那位老医生经不住他的多次恳求,终于答应收他为徒。1983年,他开始在骑龙村南京坳开药店,为周边群众治病提供方便。由于得名医指导、自己勤学好问,加上经常陪医生出诊,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快就能独立为病人看病了。后来,又先后到省市进修,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了医学基础理论和治疗技能。1991年,陶跃全成为村里一名专职“赤脚医生”。

随叫随到 风雨不改 30年跋涉8万里

骑龙村地处典型的山林岩区,距下长集镇25公里,山路崎岖,是县境北端最远的村。陶跃全坚持赤脚行医,几乎每天要走10多里,30年来,跋涉超过8万里。后来交通改善有了摩托车,行医范围就更广了。

为了村民健康,陶跃全冒着危险,有求必应,不管本村外村,不论山路多远,不管白天夜晚,都义无反顾出诊,随喊随到。30年来,从未出现过一起医疗事故,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陶跃全妻子徐芳告诉记者,丈夫经常半夜出诊,一次,得知病人情况非常危急,因此摩托车开的很快,在掉儿嘴(小地名)连人带车摔到田里,差点把小腿摔断。还有一天深夜,熟睡的陶跃全被一阵焦急的敲门声惊醒:“陶老师,快,我家老人肚子疼得厉害,请您快给看看……”陶跃全二话不说,翻身下床,挎上药箱就出门。赶到病人家,经过致细检查和诊断,病人患的是急性胃肠绞痛。由于病人年龄偏大,按常规,此类病人应当转诊。可是,此时更深夜黑,村庄离镇、县医院都远,而且病人疼得大汗淋漓,全身冰凉。陶跃全立即给病人打针喂药、按摩推拿,经几个钟头的治疗,病情好转。此时,陶跃全已筋疲力尽了。

医德高尚 真情服务 关爱弱势群体

任骑龙村“赤脚医生”以来,陶跃全始终坚持“救死扶伤”医风医德,尽力帮助群众减除病痛。他为人忠厚,服务周到,在当地树立了很高威信。“陶老师待人诚恳,我有什么头痛脑热都在那里医,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不便,基本都是陶老师来家里看病,就算晚上也来,既不收诊疗费,还送一些药品。”骑龙村七组88岁的徐碧仙激地告诉记者。

他一直关爱弱势群体,骑龙村五保户、特困农户,凡在他那儿打针吃药一律不收钱,从医以来为五保户、特困户免收的医药费超过4万元;他还坚持逢年过节为骑龙村五保户捐款送物上门慰问。骑龙村七组村民林天慧对记者讲,她母亲89岁,长年身体不好,家境本就不好,加上老父离世,母亲几乎丧失了生活信心。陶跃全知情后,多次登门劝说、开导,并带去营养品,还为她垫付了部分医药费,老人渐渐重拾了生活信心。

当记者问及儿女是否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事业时,徐芳说,由于他们夫妻经常为村民免费送药和治疗,因此,在购进药品药具时也会囊中羞涩,幸好儿子儿媳在外经商,有时也会一万、二万的寄钱回家以解诊所燃眉之急。

热心公益 发展产业 带领群众致富

由于陶跃全热心帮助村民,医德高尚,2011年被群众选为县人大代表。此后,陶跃全热心公益事业的劲更足了,他积极配合支持镇、村、组工作,协调发动骑龙村和南溪区马家乡、江南镇部分农户,在骑龙村南京坳建设村庄,南京坳从30年前一个不毛之地已发展成有60余农户居住的村庄;他个人捐款1.2万余元,组织发动群众自发修建机耕道1.5公里;配合村社干部,发动群众通过“一事一议”,集资硬化水泥公路4.9公里,使骑龙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只要村社集体有重要工作或当地农户有红白喜事,总少不了陶跃全忙碌的身影。他利用出诊看病之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带头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自己开恳荒山造竹200余亩,带动周边50余户绿化造林2000余亩。

陶跃全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乡村医生,得到群众认可,曾多次受卫生主管部门表彰,2007年被推选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候选人之一;他多次放弃高薪外聘和到镇中心卫生院工作的机会,常说:“我要为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山村尽自己一点责任和义务”。30年来一直激励与督促陶跃全铿锵前行的,正是这个朴素的念头。

(许中成 记者 潘小刚 刘宇成)

新闻推荐

老翁中华绒螯蟹上市

工人正在捕捞中华绒螯蟹肥美的中华绒螯蟹本刊讯(宋成均文/图)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秋季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在老翁镇,1100亩中华绒螯蟹也进入了成熟期,陆续开始上市。...

南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溪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