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风精神到筠连模式 乡村振兴,锐意创新求活力
囯漆文化公园。徐琪摄
筠连县巡司镇银星茶园,村民们正在采摘茶叶。徐琪摄
□吴苹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1月16日,三九时节,筠连县春风村却阳光明媚,山茶花盛开如霞。
春风村因“敢叫石头开李花”的创业精神而闻名全国。一讲到李子就停不下来的村民胡怀兵告诉笔者,他们砍掉了老树,更换了更耐储耐运的新品种,通过技术管控,一棵树只结100多颗果子,精品农业效益更高。
2018年,筠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9亿元,增长9.1%,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5424元,增长9.7%,发展后劲十足。
正如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说:“不断创新才能有活力,春风村乃至全县农民,富的不仅是腰包,更是思想和自信。”
造血健骨骼 产业富民
筠连县腾达镇的泉水村具有全县海拔最低的坝子,368米,发展早春茶再合适不过,但直到2012年前都是做传统农业。村会计朱廷雨在政府的号召鼓励下第一个吃螃蟹。第一年因为天干,死了80%的苗子,补栽时因为时节不对,只成活40%-50%。
想放弃时,县农业局的产业补助让他撑过了最艰苦的时间,如今已有1380亩投产,2018年的产值达到220万元。回顾发展,朱廷雨发现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根据消费偏好来定品种、定技术。他的茶叶大部分卖往浙江、上海,当地消费者喜欢涩味越轻越好。“新昌茶市喜欢黄颜色龙井,山东松阳茶市喜欢绿色的。”他的种苗是浙江的乌牛早,炒茶设备和技术也是联系浙江老板,请他提供的。
“炒茶师傅一天就是500元,不管工作量多少,还包来回机票和食宿。”朱廷雨说,现在看来,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他发现,一些茶叶加工厂,叶茶还行,芽茶就炒不好,卖不起价,而最管钱的正是本地特早芽茶。
贫困户陆青龙有四五亩茶园,依靠卖鲜叶,2018年收入达到1.3万元。泉水村也在2018年正式退出贫困村,人均年收入9000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4100多元。
找准定位、深挖特色、区别化发展,在《四川乡村振兴先行探路典型》案例中,筠连县凭借构建“四动”机制,全力打造国漆之都而入选。今后,他们将全力打造肉牛、茶叶、漆树、综合能源建材、康养旅游5个“百亿产业”。
其中,全县已累计完成标准化人工种植良种漆树基地16万亩,建成全国第一个漆树种质资源库,《漆树培育技术规程》被列入2018年国家林业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范畴。集漆树产业展示、三产融合示范、生态文明教育、国漆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漆产业文化示范区已基本建成。
肉牛产业链力求完整:上游,加快推进以安格斯为父本的优质肉牛品种改良和“筠连黄牛”保种选育示范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础牛源;坚持自繁自养与短期育肥相结合原则,提振养殖信心,优化养殖效益;2019年力争实现全县肉牛存出栏22.5万头,其中出栏优质肉牛6万头,基础母牛存栏6万头,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中游,加快提升“永牛”“首牛”“川苗”“老外婆”等现有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力扩展省内外销售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2019年力争实现肉牛屠宰加工3万头以上,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下游,在扶持壮大 “好牛道”“看牛匠”“放牛娃”等“筠连黄牛”特色牛肉餐饮体验连锁店的基础上,新增扶持发展“筠连黄牛”特色牛肉餐饮体验连锁店10家以上,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为实现100亿元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竹产业则立足多元化发展,以笋材两用林、竹林复合经营项目、林竹景观通道建设项目等为抓手,强化精深加工、深度融合三产,紧扣康养医养等新兴行业。
绿化美生态 宜居乐民
2018年即将结束之时,筠连县被国家林草局、亚洲开发银行等授予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先进示范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地处喀斯特地质带的筠连农民对此感受颇深。
2015年夏季汛期的一场洪水,冲毁了泉水村朱廷雨靠近河沟的近2亩茶苗。石漠化面积占辖区面积1/3的春风村却在长达十多年的治理中,使2003年的963亩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为2015年的仅45亩中度石漠化土地。
“几乎没有裸露的土地,全都绿化了,所以汛期即使有暴雨,也没再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王家元说道。
如今石漠化治理的工作重心转到巩固、提高和提质增效上。以前,全村纯林居多,生物多样性不够,产业种类单一。如今,林下种植丰富起来,林-茶、林-药等不同组合效益明显。
“虽然土层只有30厘米,但黄精、砂仁、白芨都种活了,既是对前期石漠化治理的一个成果检验,又能进一步巩固、提升水土保持效果。”王家元介绍。
2018年,筠连等多地发展黄精产业,春风村的黄精种子迎来市场大年。村民詹生强40多亩黄精,种子一斤卖10元,仅此一项收入了20多万元。
开办有农家乐的胡怀兵认为,生态环境改善不仅在看的见的外面,也在看不见的里面:村民都有沼气池收集污水,村里还有一个湿地污水处理设备、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每逢观花节、采摘节游客盈门,农家乐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开足马力做餐饮接待了。
以健康生态和怡人环境本底为支撑,2018年,筠连县成功举办了“筠茶飘香”房车音乐节、李花节、泼水节暨民族晒装节等节会,实现旅游收入22.66亿元。
在条件更为艰苦的地方,想要宜居,先要易居。
团林苗族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虽然海拔只有900米,但沟壑纵横,村民在山窝里交通闭塞,出行不便,发展更受阻。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胡长华和另外5户住到了新阳村的聚居安置点。“没有平整的坝子,硬是给推出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罗勇说道,如今胡长华不仅住得舒心,更发展起漆树、黄精等特色产业。
村治强精神 乡风育民
筠连镇白鹤村位于城郊结合部,是市、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也是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地,高速路修建等征地拆迁涉及村民利益的工程很多,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取得村民的支持,工程就会阻力重重。然而,白鹤村始终没有一件上访,虽也有纠纷,但都妥当化解。这些都要归于村里的老协会,以及带头人肖正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原来只有50多人的老协会,目前已发展到350多人,占全村老年人总数的94%。在公共服务、移风易俗、环境改造上,老协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凝聚了原本分散的力量,白鹤村成为民风淳朴、人际和谐、创新活跃、发展有力的小康村。
春风村也将移风易俗融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2018年1月,春风村第六届春节联欢会由村“两委”主办,演员们表演了 《不忘初心》《槐花几时开》《勤俭节约树新风》等节目。活动现场,村“两委”还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条例》宣传暨“移风易俗”集中宣传月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以前,新房落成、孩子满月等都要办酒,一办还好几天,如今,只有婚丧嫁娶可以操办宴席,并且只有一天。”王家元说道。
筠连县精神文明办工作人员蒋蜀均介绍,立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该县先后总结推广了735工程、433工程,其中,3支队伍指文艺演出队、志愿服务队、乡贤。
目前,全县有18个乡镇志愿服务大队,260个村 (社区)志愿服务队,各类志愿者70961人。乡土文艺人才近1万人,组建了筠州、槐花、春风等艺术团18个,各类农民演出队伍400余支。
“本着抓‘牛鼻子’的工作方法,这些人有群众基础、民间威望高、行动能力强,使他们有所作为,将极大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蒋蜀均认为。
事实也证明,在正确的工作方法下,筠连县整治城乡居民乱办滥办酒席等移风易俗工作初见成效,工作经验在全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春风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王家元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杨文全、吴祖诂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县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实现全覆盖,另有2个国家级文明村(社区)。
筠连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做好产业要素与政策配套,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筠连在川南、滇东北结合部的区域辐射吸纳能力。与此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争创省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先进乡镇、先进村为契机,推动农业农村大繁荣大发展。
新闻推荐
“局外人”眼中的筠连中学说来惭愧,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筠连人,居然对筠连县的最高学府——筠连中学竟然似乎一无所知,唉,谁叫...
筠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筠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