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疾病何所惧 有干劲照样“牛”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4-02 09:06 大字

□周万刚特约通讯员 张择君

曾在浙江一化工厂打工,因身患肾病返乡的他,带着村民打通断头路,修建规范化养牛棚,带头养殖能繁母牛……他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村民的支持并被选为组长。这位干劲十足的人,就是筠连县武德乡胜利村四组组长胡天均。

3月24日,面对笔者,胡天均说,修路、养牛,其实都是为了要印证自己心中的一句话——“疾病不可怕,关键是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

胜利村四组海拔900余米。山高路陡,让村民吃尽了苦头。2013年,在省、市、县扶贫项目的支持下,村里的泥巴路开始慢慢变成了水泥路,但是部分组道依然是断头路,这成了胜利村干部群众心头的痛。

“2014年农历三月,我拖了一车10吨的酒糟,准备拿回家喂牛。结果到村道分岔处车子翻了,全组的人都来帮忙,整整背运了一天才背完。”胡天均说,这仅仅是他萌发要修通组道断头路的原因之一。“路通了一切都有希望。”当晚,胡天均就开始挨家挨户进行接通组道的集资、投工投劳的动员工作,村民们很快达成了修路意愿。胜利村驻村干部杨培江说,因肾病而全身浮肿的胡天均带领群众起早摸黑地忙碌着,最终用3天时间就修通了3公里多的组道毛路。同时,他以自己的行动获得了群众的支持,被选为四组组长。

现在,胡天均又开始带头养殖能繁母牛。“我最先养牛,就是想起到一个示范作用。”目前,胡天均在相关部门的扶贫政策支持下,修建起了15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牛圈,喂养了13头能繁母牛。胡天均说,在自己的带头示范和对口帮扶部门的帮扶下,目前全村有40余户修建养牛棚,养牛360余头,而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已有20多户。“养牛,会成为我们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胡天均说。

新闻推荐

以党建促作风建设 以作风建设促发展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位求进的实践经验

本报首席记者彭燕光记者张进才日前,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传来喜讯,今年1-5月,开发区引进投资项目23个(其中增资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194.5亿元,到位资金为22.37亿元,同比增长24.33%;1-4月累计出口2093万美元...

筠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筠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