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狮子将“西游记”搬上高杆
□罗强 刘婧 刘燕蓝
筠连县塘坝乡是川滇交界的一个山区小镇,当地的舞狮与众不同——和《西游记》相联系。这个被称作“高杆狮子”的舞狮,由孙猴子表演为主,沙和尚与狮子对舞为辅,是塘坝乡舞狮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日前,笔者慕名来到塘坝乡川丰村,探寻高杆狮子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10米高台“孙猴子”翻筋斗
在川丰村的一户农家院坝里,年约六旬的高杆狮子第五代传承人李成全带着他的几个徒弟正在操练:站在杆顶的“孙猴子”把5个彩圈同时握在了腰间,突然间他两脚一松,从杆顶一纵而下,眼看就要倒栽落地的一瞬间,最后一个圈惊险地把他横挂在了半空中。“这叫倒挂钻圈,是高杆狮子所有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从7米高左右的木杆头上头朝地一跃而下,其危险系数可想而知。”李成全说。
塘坝乡高杆狮子,角色除有“狮子”外,还有“孙猴子”、“沙和尚”等,特有的表演器具有:一张大方桌(最高的垫台可达到9张高桌叠放),一张高脚板凳,一根一丈六尺八寸长的光滑楠竹(整个表演高台,最高可超过10米),一张特制的板凳及横木、连环彩圈。演出时,除狮子、沙和尚等在地面舞耍外,最吸引观众的是在高台(桌上)及杆上的各种杂技表演,尤其是无任何防护措施的“孙猴子”在数丈高的楠竹上翻筋斗、钻圈等高难动作,更是惊险、刺激。
重拾行头再组队
今年1月,央视在蜀南竹海录制的《新年七天乐——幸福宜宾乐》节目中,李成全等人表演的高杆狮子成为亮点之一。这更坚定了李成全重整旗鼓的决心。“上个世纪80年代是我们‘李家班\’最辉煌的时候,那时,有时一天要表演三四场。”李成全回忆,当时筠连全县的高杆狮子演出班子共有3个,而“李家班”一年的演出可达100余场次。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筠连县高杆狮子表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986年后,高杆狮子表演在筠连消失。此后近20年时间里,“李家班”成员纷纷外出务工。直到2005年冬,李成全回到家乡,在塘坝乡政府及乡老体协的帮助下,召集以前的一些“班子”成员,重新收拾表演行头,逐渐恢复了高杆狮子的表演。“我们这一代人都已经老了,有些耍不动了,现在,我们正在寻找传承人,希望能将这个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李成全说,值得高兴的是,他16岁的外孙前不久主动提出愿意学习这项技艺,“他明年就从武校毕业回来,不论年龄还是身体素质都很符合‘孙猴子\’这个角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雨)近日,筠连县进一步深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县、乡、村、组4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在促进管理创新方面,该县在乡镇建设便民服务大厅,并推行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和电子监控...
筠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筠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