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们这群古生物化石业余爱好者总算是有了自己
“从今天起,我们这群古生物化石业余爱好者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了!”2月15日,在筠连县举行的“筠州古生物化石爱好者会馆”挂牌仪式上,会馆的发起者之一、68岁的周宗祥高兴地说。
一间粉刷一新的十几平方米的屋子、简单的陈列,虽然条件简陋,5名平均年龄70岁的会员却有个大梦想:“9年时间,我们在筠连已经发现10个古生物化石群。我们希望有一天,筠连县能建起一座古生物化石陈列馆。”
一次郊游
发现5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烂石头、花石头,古生物化石藏里头;志留纪、奥陶纪,生命起源于寒武纪。”拿出自己为会馆撰写的一副对联,周宗祥乐陶陶地讲述起与古生物化石的结缘。
2003年5月的一天,从烟厂退休的周宗祥和一群朋友去筠连县城郊的山里游玩。在山上转悠时,周宗祥发现一些带有白色花纹的黑灰色瘤状石头。“当时直觉告诉我,这些石头应该是化石!”周宗祥告诉记者,由于平时自己对收藏化石比较感兴趣,经常在电视上收看相关的节目,所以作出大胆猜想。
一周后,周宗祥邀请时任筠连县志办主任的周祥熙,原筠连县文化馆馆长、书画家王禹林,还有文光元和朱庭德4位朋友进山确认。没想到,这一次进山,激起大家对古生物化石的兴趣。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周宗祥都要约上他们一起上山探寻。“当时我们都很业余,也不太懂收集到的化石品种,王禹林就借来一本成都地质学院(现为成都理工大学)谭光弼编写的《古生物简明教程》,我们一边看书一边研究搜集到的样品。”一年多时间,周宗祥等人已经有了一大批收藏:长度从几厘米到数十厘米不等的石头,有的是陀螺状、有的是圆锥状。
收集的样品究竟是不是古生物化石?2005年4月,筠连县政府根据他们的建议,邀请四川省地质矿产局专家高级工程师辜学达、刘尚忠到筠连,对几位爱好者收集到的样品进行鉴定。结果令所有人喜出望外:他们所收集的样品有寒武系、志留系、二迭系、侏罗系化石共7大类27个属种,化石品种已有近50种,大部分化石距今有5亿多年,其中又以古珊瑚化石最多。
“我们第一次发现的石头上的白色花纹其实就是古珊瑚化石。”周宗祥说,专家给他们出具的 《鉴定情况报告》中指出,这些化石的发现表明,四川南部一带在古生代时期曾是广海,气候温暖,适合各种生物生长。”
9年坚守
秘密守护10处化石群
如果说以前收集化石只是出于兴趣的话,专家的肯定则让几位老人感觉到一种责任:“这些收藏,也许对研究筠连乃至川南地区的地质、地理、气候等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从此,几位老人跑得更勤了。每逢周末,这支业余考古队都会背上干粮,带上铁锤等工具外出找“宝贝”。寻找范围,从最初的徒步几公里,到后来包车去几十公里远的地方。
几位老人发现,这些化石通常处于山谷的溪流中或者半山腰上。“很多都是因溪流、山洪冲刷,开山采石或交通建设修路之后才裸露在外,通常一出现就是一片一片的。”几位老人不愿意为了收集化石而去破坏整个化石带的完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考察、记录筠连地区的化石群落上。为此,周宗祥特意购置了一台单反数码相机和DV,发现古生物化石群落,他们就会对其周边进行考察、拍照、取样。
2010年,在筠连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几位老人编辑出版了《筠连古生物化石》一书,书中收录古生物化石照片230余张。
目前,这支业余考古队已经发现10处共计10多平方公里的化石群,近的距离县城只有几公里,远的则有50多公里。他们收藏的化石,已经达到400余件,其中,比较珍贵的有链珠虫化石、王冠三叶虫化石等。“根据资料显示,古无脊椎动物共有10个门类,而我们迄今在筠连地区发现并已收集到10个门类的化石样品。”周宗祥不无自豪。
周宗祥说,据县委县政府要加强保护化石群的批示,为了保护好已经发现的化石群落,我们几人之间有了约定:收集化石只“捡”暴露易取的,不大面积开挖采样品,不增加探寻化石人员,严格保密已经发现的化石群落位置。
“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地质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自然遗产,我们几个只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只有先把它们守护起来。”周宗祥说。
遭遇偷盗
梦想建一座化石博物馆
对几位老人来说,如今最难的是如何对已经收集到的化石进行科学鉴定和它们的出路。
“据说相关单位鉴定化石,一件收费50元。”周宗祥说,他们不可能有这些经费去搞鉴定,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参照相关专业资料,对化石按门类分别整理。
2011年11月19日,周宗祥在筠连县一乡镇采石场又有最新发现。在采石场内一块巨石上裸露着一条长长的古生物化石,化石体长约有70厘米。走近细看,化石上面还有长约8厘米像羽毛样的触须。
“以前发现的化石小的只有几厘米,大的也不过30至40厘米,在筠连地区发现70多厘米长的化石还从来没有过。”周宗祥告诉记者,该化石虽然有些受损,但不影响其科研价值。从化石尾部受损的剖面看,该化石应该是距今大约4亿年左右的古无脊椎动物。“但是,以我们的知识却无法确定化石的古生物的身份,只能对其拍照并传送给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请专家帮助鉴定。”
而如何保证化石安全,也越来越让他们犯难。周宗祥告诉记者,建立筠州古生物化石爱好者会馆,其本意是为化石爱好者提供一个固定的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陈列展示古生物化石供群众观赏。“但是,去年底,一位爱好者收藏的一件化石被盗,大家只好打消了展示古生物化石的念头。”
如今,周宗祥收集的200多件古生物化石都存放在他家中的几个纸箱中,“有时,遇到相熟的朋友才会拿出来看看。”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个古生物化石陈列馆。把我们收集的古生物化石展示出来,让群众亲眼看看已经变成石头的几亿年前的生命形象。”周宗祥说。
□罗强 本报记者 张良娟
新闻推荐
川剧时隔半个世纪再上大银幕,四位梅花奖得主同台飙戏本报讯(记者钟晓晴)近日,片长90多分钟的戏剧电影《槐花几时开》在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正式开机。这部影片由省委宣传部、峨影集团和宜宾市及筠连县...
筠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筠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